第171章 魚和魚餌(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如果只是一本五十年前的冊頁,當然證明不了什麼。

不過,有了這件正方體木箱,就能證明,西村與山中商會,一定有關係。在木箱的右下角,有一朵壓印的風葉草痕跡,山中吉兵衛家族徽章,後來成為山中商會的店標。

西村費半天勁,搬出這件帶有山中商會標誌的木箱出來……要說兩者沒關係,盧燦是不信的。

盧燦故意歪著腦袋,看了眼徽章店標,一副詫異的表情,“哦噢,竟然是山中商會的舊藏?看來,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呀!”

“維文先生也知道山中商會?”西村有些詫異。

盧燦笑笑,“聽我的老師,說過一些有關於山中定次郎的事蹟。”

因為山中商會曾經倒賣過很多見不得光的物品給很多東洋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怕擔上風險遭追索,因而,在東洋文博圈,幾乎很少有人會提及這家商會,博物館更是閉口不談。

這種情況三十年後也是如此,作者君曾經有一次去京都,在一家骨董店聊起山中商會和山中定次郎,結果,那位四十多歲的老闆竟然對兩者一無所知,不像故作不知的那種。

這種掩蓋真實歷史的事情,東洋人沒少幹,久而久之,就無人知道真相。

好在,還有中國人記得。

“維文先生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吶。”西村原一郎眼神閃爍,看看盧燦後又點點頭,“您猜得沒錯,這確實是一件來自山中商會的藝術品,要開啟看看嗎?”

“當然!”盧燦靠在櫃檯上,挑了挑眉。

木箱是木條插栓式,一根釘子都看不見,全是榫卯,結構頗為精巧,這是東洋三四十年代特有的木箱。這種包裝模式,後世備受稱道,不少哈日學者認為,這是東洋工藝師獨具匠心的設計。

只能表示呵呵。

東洋人這麼做,可不是為了什麼獨具匠心,而是為了省金屬!

至於省下來這麼點金屬幹嘛用?

東洋缺資源,各種金屬資源都欠缺。三四十年代,為製造戰列艦,不惜派出專門的貿易隊伍,在北美收購各種廢舊金屬。現在明白省下來金屬幹嘛用的吧!

插栓取下,頂板揭開,西村雙手抱出一件高約三十厘米的物件,外面包裹著一層層的報紙。

從造型上猜測,應該是瓷器或者銅器,而且是圓腹的“尊”或者“瓶”之類的器物。

一層層報紙揭開,果然是一尊銅器,學名叫做“灑金天雞尊”。

“灑金”是一種金飾工藝,其特點就是在器物表面,留下一塊塊不規則的金色斑塊或斑點,非常華麗,多為皇家用品所用。

“天雞”為古代吉鳥,自古即為吉祥的器用裝飾題材。早在南朝,任昉的《述異記》就有記載“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

明清以來,以天雞為形廓鑄造的仿古銅器,經常被用作皇室貴族陳設風雅之器。

這件灑金天雞尊,為一體式銅鑄,形制頗為奇巧,尊口外撇,束頸處,置一對貫耳,雞腹為尊腹,下承高圈足,氣勢昂揚。

尊口沿正面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這是“虛款”,其風格為典型的順治康熙銅器風格,皇家貴族賞器!

這件天雞尊,兼有仿古與華麗之風格,且周身皆用點金裝飾,非常精巧,又因為是皇家用品,頗為尊貴不凡。

難怪西村原一郎將其視為珍藏。

“維文君,請上手。”西村似乎有些得意於自己的這件藏品,抬抬手,示意盧燦。

其實盧燦已經大抵看過,確認了年代,不過,他還是單手握住尊口沿,斜側著器物,緩緩轉動一圈,仔細檢視紋飾及細節部位。

不得不說,這件器物儲存得非常到位,品相非常好!

也就看個三五分鐘,遂即放開手,笑眯眯問道,“東西不錯,我在劍橋郡剛購置一套莊園,很適合放在陳列架上。西村桑,還請報個價吧。”

“維文君能在劍橋讀書呀,實在是英才!”西村原一郎微笑著恭維一句,心底再度猜測起對方的身份,可惜毫無頭緒,不過,他基本認定,盧燦是哪家財閥或者大企業家的後人。

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懷疑盧燦是華人,倒不是因為盧燦的日語說得有多好,盧燦說得只能算是流利,更因為華人很少去研究東洋的藝術品,更何況盧燦如此年輕。

沒錯,在西村看來,如此年輕的俊傑,只有東洋大家族才能培養出來,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北市和香江,更何況,還有盧燦時時刻刻在誘導他往岔路上去想——盧燦確實一句假話沒說,但不代表他所說的不具備誘導效果。

和一個有錢有勢還有才的大家族繼承人交好,對於西村而言,顯然不需要做什麼選擇。他再度微笑點頭,“維文君如果喜歡,支付兩萬英鎊即可帶走它!”

盧燦眼睛眨巴兩下,腦袋瓜極轉動起來。

這個價格,報的很有意思,既不是宰一刀的報價,也不是巴結的低價位,但又有別於正常價。

對方將這尊天雞尊當成試探魚餌嗎?試探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足夠的購買力?

兩萬英鎊,二十五萬港紙,貴麼?

價格不算便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