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回程途中(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6月25日,盧燦登上回港的大白鯊。

之所以比原計劃晚一天,就是因為等莫士輝的貨。

喏,也就是阿木帶領人往貨艙搬運的一隻只大紙箱。

莫士輝店鋪,除煙壺之外的貨品,數量不是很多,只有不到四百件套,這與他最近幾年盡吃老本不去進貨有很大關係。剔除一些贗品和當代藝術品,盧燦從他那裡,搜刮出三百四十來件,合計一百四十萬英鎊。

這些存貨中,有幾件很不錯,把價值撐起來。

譬如有一本唐寅的春宮冊頁,內容方面書、詩、畫結合,合計十八頁,品相也非常不錯,是他為了感謝退仕在家的前禮部尚書吳寬的恩情所特意創作的。

吳寬是明朝名臣,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字原博,號匏庵、玉亭主,曾任禮部尚書。

唐伯虎又怎麼和他掛上關係呢?

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唐寅二十七歲,正是人生巔峰時期,才氣縱橫。他在參加錄科考試期間,與好友張靈宿妓喝酒,放浪形骸。

提學御史方誌聽說後,十分厭惡,因而,唐寅在錄科考試中名落孫山。

吳寬是蘇州人,退仕在家,素來知曉唐伯虎的才氣,因而與文徵明的父親文林,以及另一位大佬沈周,同時向提學御史方誌求情,唐伯虎才得以“補遺”的身份參加鄉試。

唐伯虎自然也就欠下這三位大佬的人情。

唐伯虎不負眾望,在隔年的鄉試中,拿到鄉試第一名即“解元”,遂有“唐解元”的名頭。

這冊春宮圖冊,就是創作於這一背景之下。

當時的唐寅春風得意,用筆肆意張狂,仕女表情張揚,極其生動,書法也是縱橫跌宕,全部十八頁作品,張張精彩。

這本冊頁上,留有眾多收藏家的鑑賞印,其中,蘇州著名收藏家吳升留鑑賞跋最有意思,他題詞稱之為“吳門春宮第一”。這句話的旁邊,一堆排列整齊的“善”“此言大善”“同感”……

這些都是之後其他收藏家的附議。

順便說一句,在明朝文人之間,互贈春宮圖冊並非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反而是一種美談。

臨上飛機之前,盧燦與前來送別的阿爾達汗談了很久。

他告誡阿爾達汗,在印尼米米卡銅礦引的混亂局面未徹底平定之前,不要回東南亞,如果覺得無聊,可以盯著松林製片廠的收購,也可以去加拿大太子島走一圈。

至於何時回菲律賓或者印尼,等自己電話。

其實,盧燦本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回香江的。

呃,為什麼?

這個時間段正是中英會談的最頂峰時刻,整個香江的輿論如同煮沸的高壓鍋。他作為香江標杆性的人物,只要回港,不僅媒體要追問他的態度,甚至港府、英方、國內,都希望他有所表態……

這個態度,又該怎麼表?其中的度,很難拿捏!

爺爺、譚老、孫老包括李林燦,都曾勸過盧燦,讓他再在國外漂一段時間,避開這個旋渦。

這個旋渦,不能避啊!

盧家可不是霍家,沒那份交情,儘管這三年一直在挽救,可雙方的信任,依舊很脆弱。

盧家的根基在東方,未來的依靠也在東方,所以,該有的表態,必須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候拿出來,而且是毫不猶豫的拿出來,這樣才能價值最大化!

盧燦認為,此時的時機,無疑是最合適的!

這次回港,他有話要說!

不能在外逗留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米米卡銅礦的事情。

不查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上次米米卡銅礦和自由港的鬥毆事件最終結果出來,重傷十九人中,有九位不治身亡,其中,米米卡銅礦有兩名安保去世,六個缺胳膊少腿,對方邀請來的法國非洲兵團死了四個,此外還有三名自由港銅礦礦工死亡。

一次性死了九人,放在哪兒都是天大的案子。幸虧生在印尼那個犄角旮旯小島上,要是放在後世或者放在其它地方,絕對是全球性大事件。

阿爾達汗是萬萬不能露面,盧燦擔心他會遭到傭兵團的瘋狂報復,那麼這件事,只有自己來解決。當然,他可能不會親自出面,但他需要就近指揮,倫敦太遠,很不方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