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賑災義演(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絕大多數時候,慈善都被賦予一種凝聚人心、塑造形象的社會屬性。

細心的人,應該都能觀察出,任何一次賑災捐贈,慈善機構給予的物資,都只是“將將夠用”,管溫管飽不管富餘,更不會出現讓災民一次性恢復到災前水平的情況。

是慈善機構沒這份能力嗎?

真不是!

像這次風災,以東華三院董事局諸多成員的資本實力,以及歷年來的善款累積,完全可以安置得妥妥的。可作為慈善機構,東華三院不能這麼幹,它必須要讓全港動員起來,一起為這次賑災群策群力,做出貢獻。

這是它的社會責任——藉助每一次慈善行動,來提升全民對慈善重要性的認知,同時用這種方式,扼殺掉很多懶人的“不勞而獲”思維。這也是慈善機構幾乎從不直接錢給捐贈物件的原因。

8月12日下午四點開始,由東華三院組織,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聯手打造“情牽8·8,大愛穗港”賑災義演,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兩臺、多地區歌手演員聯袂登臺,奉獻愛心。

盧燦作為重量級嘉賓,受邀出席。

他所在的包廂中,除了他與田樂群外,還有霍正廷夫婦和邱達生夫婦。

邱達生就是亞視所有人邱老的長子,現任亞視執行總裁,今年三十四歲。

此人在後世名不見經傳,實則相當有才能,譬如,他擔任執行總裁後,提請他老爹,邀請知名影視製作人李壯烈和徐小明,擔任亞視節目製作總監,此舉奠定此後三十年的亞視風格,影響深遠。

邱達生夫婦親自作陪,也表明了遠東銀行邱家對霍家和盧家的重視。

紅磡體育場包廂不算寬敞,一張長約兩米的板桌固定在視窗處,可以放置飲料茶點和隨身禮品,旁邊是兩張L形沙,構成觀賞區間,包廂入口處的板壁上,釘著一排掛衣架。

田樂群、朱琳琳、王玉萍,三女坐在右側沙,小聲討論著正在表演的節目,以及女歌手身上的服飾——臺上正在演唱《愛你在心口難開》的女歌手,是紅極一時的彎彎影視歌三棲明星鳳飛飛。

此女有一個很特別的嗜好,那就是購買各種各樣心儀的帽子。2o12年她去世後,家人在整體遺物時,現她購買及收藏了一千兩百多頂各式各樣的帽子。因而又有“帽子歌后”的美譽。

今天是她上半年做過人工耳膜植入手術後的第一場演出,又是公益慈善性質,因而格外賣力,謝幕時,觀眾也不吝於報以熱烈的掌聲。

盧燦輕輕鼓掌,身體向霍正廷那邊側了側,輕聲問道,“蒂姆希,這次北上,有確切訊息嗎?”

“體委反饋來的資訊……問題不大,你可以讓嘉義先準備著。”霍老大扭頭朝盧燦笑笑,“我估摸著國慶之前,會有確切訊息。”

他倆說的是中華體育基金的事,前段時間,霍正廷因為這件事再度北上,拜謁各位大佬。

盧燦鬆了口氣,這件事前後折騰了三個月時間,總算聽到好訊息。

邱達生坐在側面,等他目光移過來,盧燦和霍正廷不約而同選擇岔開話題。

“這次番禺受災,情況很嚴重嗎?”番禺是霍家祖庭所在,這次也遭受颱風災害,霍正廷從京城南下,肯定會路過番禺,實地看看,故而盧燦才有此問。

“情況比港島還要遭。”霍老大搓了搓手掌,“我明後天還要過去一趟……對了阿燦,你不是有一家農業公司嗎?能勻給我一批稻米嗎?災區最缺的就是糧食。”

八三年,國內的溫飽問題還未解決,再加上這次受災,糧食一直是個大問題。

盧燦沒猶豫,點點頭,“別提什麼勻不勻的,我回頭讓人送一船過去,算我一點心意,你來分配規劃。”

巴列維農場在香江開設有自己的糧食銷售中心,荃灣有糧庫,海運很方便。

“你可是解決我的大難題!”霍老大感慨地拍拍盧燦的胳膊。

“說這話,見外了不是?”盧燦擺擺手笑道。

“兩位聊什麼呢?”邱達生與盧燦不熟,與霍老大倒是認識,不過關係也很一般,他今天被父親安排過來作陪,也有著想要拉近彼此關係的用意,可怎麼也融不進談話圈子,插話都顯得有些生硬。

“哦,在說番禺的災情呢。”霍正廷笑笑,又指指盧燦,“阿燦剛才答應捐贈一船大米。”

似乎察覺自己說的有問題,他馬上又補充道,“是捐贈給粵省救濟總會,不用在今天的場合公佈。”

他為什麼特意解釋一句?

原因很簡單——像這種公開的賑災義演,捐贈都是有標準的。

私自破壞標準,會讓其他家族臉面不好看。就像今天的義演籌款,東華三院私下和幾個大家族都有過溝通,盧家的標準是一千萬港紙,算是最頂額標準,大約有四五個家族拿到頂額。如果盧家捐贈一船大米的訊息同時公佈,就會破壞“約定俗成”的規矩——你盧家特喵踩誰呢?

當然,如果盧家透過其他渠道進行捐贈,那就無所謂,你愛捐多少捐多少。

東華三院這麼做,也是有理由的。

其一就是剛才所說的,賑災不是為了餵飽,而是為了餓不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