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彎彎股市(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其實,盧燦自己也沒有釐清該如何對待新鴻基銀行。

確實,基於金融資本的天然吞噬性,他很想得到新鴻基銀行的完整控制權,併為此,在以往的交往中,給馮金喜埋了不少坑。

可是,當真正到了唾手可得的時候,他又有些猶豫——物議啊!

此前,盧家一直在維持“幫助新鴻基銀行”的形象,可是,幫著幫著,把這家銀行的控制權拿下,這會引什麼樣的社會輿論?

就像,一副熱心腸去幫忙困難的隔壁鄰居,結果臨走時不僅將鄰居家的房產帶走,還順帶拐走他的黃花大閨女……

畢竟,華人是講究面子的,盧燦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在行業中,盧家與郭家就大華銀行之爭,已經遭受過非議,如果這次再將新鴻基銀行搶到手……呵呵,盧燦都能想到,金融業內人士以後見到自己,都得繞道走。

可是,真要盧燦放棄這次機會,他又心有不甘——

實在是……新鴻基銀行是非常不錯的“投行”坯子!

盧燦為什麼糾結於這一點?大華銀行還不足夠優秀嗎?

這裡就涉及到“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以及“全能銀行”的職能區別。

投資銀行主要服務物件為“資本市場”,譬如證券承銷、企業兼併收購及重組、投資分析、專案融資、基金運營等等。

也就是說,投行是專門為企業、資本提供專業、全面服務的銀行。

與投行相對應的是商業銀行,商行承擔的是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銀行中間服務,它的服務物件是貨幣。

八十年代的香江,有關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全能銀行的全面界定,還未出籠,基本上所有銀行都是商行和投行混著做,俗稱“混業銀行”“全能銀行”,國內稱之為“綜合銀行”。

譬如大華銀行,它經營貨幣,吸儲放貸,但是,它有自己的投資分公司;又如滙豐銀行,它也是一家典型的全能銀行——滙豐的投行屬性同樣很足。

但是,隨著金融市場的服務細分越來越細緻,亞洲經濟全面復甦,企業數量井噴般的快增長,全能銀行在混業經營時,免不了會出現利益衝突和風險控制,這時,就需要一家專業的投行,來滿足各種各樣的企業資本需求。

簡而言之,盧燦組建的資本機構中,有德銀投資這樣的資本商團,有大華銀行這樣的綜合型銀行,也有九龍銀行、廖創興銀行這樣的偏商業屬性的吸儲放貸機構。現在,就缺一家專業的投資銀行。

馮金喜可能不太懂得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區別,可是,他天生就擅長於證券經紀、資本運作,因而,他建立的新鴻基銀行,帶有很強的“投行”屬性。

將這樣一家銀行,改造成專業級的投資銀行,會很方便。

這是盧燦對新鴻基銀行戀戀不捨的根本原因。

“馮總,為什麼不去試試滙豐或者渣打?或者去銀行公會問問?”盧燦為坐在對面的馮金喜,補上茶水,笑著問道。

講真,盧燦不太想再度借貸給馮金喜,儘管對方提出的條件很優厚。

馮金喜來找盧燦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繼續借錢貸款,隻字未提德銀投資收購百利達所擁有的的新鴻基銀行股份,這讓盧燦心中有些不太高興——真把盧家當冤大頭?

當初百利達投資八千萬美元,拿下2o%的新鴻基銀行股份,現如今,怎麼也要近億美金。盧燦是金融家,不是慈善家,怎麼可能這麼輕鬆就答應對方?對方又能拿什麼資產質押這期貸款?

重點在最後一個問題上——馮金喜拿什麼來質押?

馮家有一些物業,這些房子店鋪之類的東西,在地產頗為蕭條的1983年,其實算不上太值錢。

馮家的第二份資產就是新鴻基銀行,可上次借款就是用新鴻基銀行股份抵押的,這次如果再用……萬一銀行還不上款,大華銀行就能申請債轉股,成為第一大股東。

馮金喜會這麼選擇嗎?更何況,現如今的情形,新鴻基銀行很難再抵押多少貸款。

第三大資產就是馮金喜持有的美林證券2.25%的股權。這份資產倒是不錯,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已經被送去抵押。以馮家現如今的資本狀態,被抵押的可能性,不小。

如此一排除就會現,馮金喜完全沒有等值的抵押物。

不是說盧燦現實,而是,生意就是生意。

馮金喜也是人精,從這句問話中,就聽出盧燦的推諉之意。他遲疑了一會,搖頭苦笑,“新鴻基的註冊銀行是渣打,渣打現在的情況,也說不上好,況且,在新鴻基銀行成立之初,辛國元大班已經給過我不少幫助……至於滙豐沈大班我也去找過,他那邊……也遇到一些問題。”

辛國元是渣打銀行總裁新格威爾的中文名,滙豐沈大班就是沈弼。顯然,這兩位都沒有同意為新鴻基銀行的借貸。同時,盧燦還能肯定,馮金喜已經在渣打銀行有過貸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