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正廷掉坑(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捲毛陳的大名叫陳義國。

此刻,他蜷縮在一輛勞斯萊斯銀影II型的副駕駛位置上,神情驚駭,卻又豎起耳朵傾聽後排兩位男子的對話,生怕漏掉一句。

他是被阿木“請來”做嚮導的。

昨天下午,他將那件青花抱月瓶的來歷,原原本本的告訴阿木。捲毛陳除了做掮客,有時也會客串黑貨商人,譬如賣一些假古董給不懂行的港臺商人。這件瓷器,就是他前幾天從文德北路市場進的貨,準備坑一下來參加廣交會的那幫外國人,花了他整整二十塊錢呢。

除了挨一腳,他沒虧,從阿木那裡拿到三百港紙的酬勞,分給一百給黃癩痢和棋聖張,剩餘兩百港紙全被他收入囊中。

可別小看兩百港紙,雖然此時港幣對華幣的官方匯率為51,可是,如果放到逐漸興起的黑市上,賣給那些偷渡客或出國亟需港幣的人,絕對能一比一兌換。

兩百元足夠他逍遙一個月。

今天早晨,他正準備出門“做生意”,又被阿木堵門,對方“邀請”他做嚮導,帶人去文德北路,找賣貨給他的那位賣家,酬勞是兩百港紙。

金錢迷人眼,他屁顛屁顛的就跟著阿木,坐上這輛豪華轎車。

轎車中不僅有“好說話的阿木”,昨天踹他的那位是司機。車後座上,還坐著兩名年輕人,其中一人就是昨天他想坑的主兒,明顯是大人物。

只可惜,這兩人都沒搭理他,自顧自的聊天。

對方的聊天,全然沒有避諱的意思。

捲毛陳也就當新鮮偷聽一兩句,可聽著聽著,越聽越毛骨悚然——昨天幸虧沒訛人家,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這兩位來頭實在太大!

港、穗兩座城市原本就相距不遠,改開之後,彼此之間的來往變得非常密切,有關香江的名人軼事,羊城這邊多少都有些傳聞。捲毛陳混跡於街頭巷尾,自然聽說過很多香江傳聞,諸如“香江富盧家”“華人五大家族”“英資四大洋行”之類市井流言。

捲毛陳怎麼也想不到,坐在自己身後的兩位年輕人,一個是香江富盧家少爺,另一位則是五大家族霍家的大少爺!

自己這是運氣好到爆還是黴運透到頂?這會兒,他腦袋瓜嗡嗡的,一會想著怎麼抓住這次機會一飛沖天,一會琢磨著會不會被這兩家報復滅口?

就在他恍恍惚惚中,車子抵達文德北路。

文德北路並非傳統的古董市場,而是最近幾個月才興起的草市——沒有正規店鋪的市集。這個古董草市能興起,源於文德北路對面的象崗古墓被現,也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南越王趙眜之墓。

就是今年入夏時分,一支建築施工隊在象崗施工,結果,挖出來一條被石板封存的墓道。

據傳聞,儘管基建科長鄧欽友在現場,並快彙報給羊城考古研究所,可在他彙報的間隙,依然有一些墓葬品被工友拿走。

象崗挖出大墓的訊息不脛而走,粵省各地的古董商販聞訊而來,開始“高價收貨”。羊城的本地人精明如猴,很快跟進,在象崗對面的文德北路擺起攤位,售賣各種各樣的“墓葬品”……

呵呵,這不,文德北路古董草市,就這麼形成。

還別說,這一古董市場成為羊城此後數十年唯一沒有動遷的古董市場。後來,南越王博物館就建設在這一帶,而著名的羊城文德路古董大市場,也是在此時的草市基礎上展而來。

下車後,盧燦眉頭皺了皺。

只見文德北路西側的草坪上,稀稀拉拉還存留著十來個地皮攤。每一家地皮攤上擺放的東西也很少,多數都是一兩件,三五件的,物品上沾著泥土,裝扮成剛出土的文物……

整個草市上,只有五六個外地遊客,在這些攤位前閒逛,還未必都是顧客。

好蕭條!

霍正廷毫不掩飾眼中的失望,“就這?能有什麼好東西?”

剛才來的路上,盧燦可沒少在他耳邊灌輸各地鬼市、草市的奇聞趣事,弄得他興致大,可是,看著眼前略顯悽惶的集市,怎麼也和傳聞,聯想不到一起。

盧燦也有點尷尬,“下次、下次到京城,我帶你去逛潘家窯鬼市,半夜三四點,黑燈瞎火的才有氛圍。今天我們來晚了,而且這邊規模太小,沒感覺。”

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聊,盧燦回頭看了眼捲毛陳,又對阿木點點頭,“那個賣貨的,在不在?”

捲毛陳正墊著腳,環顧四周,聽到這話,連忙指著不遠處說道,忙不迭地點頭,“在的,攤位在的,就那個戴草帽的那家。”

盧燦徑直走過去,他們一行七八個人,目標太大,幾位商販開始吆喝起來,什麼新出土的墓葬玉器、陪葬的彩瓷——盧燦忍不住想笑,秦末漢初的南越王墓,竟然有陪葬彩瓷?

不過,此時的考古正在進行中,墓主人的身份還未確定,外界並不知道這是王級漢墓,鬧出這種烏龍事件,也就可以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