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竹編狀元(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項家村確實來自嘉興項氏,擺在盧燦面前的是四本厚厚的項氏家譜。

盧燦一邊喝茶,一邊翻看著這套修訂於光緒六年的懷德堂項氏宗譜。

項氏源於周朝初年的項國。

周王分封諸侯,周武王姬之弟季轂,姬姓,封項國,都邑為今天項城左近,因是季轂為子爵,又稱項子國,傳世四百年。魯僖公十七年夏(公元前642年),魯國滅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被取消,僅存項地名,原項國國君的後代子孫以項為姓。

項氏在戰國時期為楚國名門郡望,其宗族源地項城,還曾為楚襄王時楚國別都,項氏大興。項羽兵敗垓下,其故鄉下相縣的項氏族人,紛紛逃離祖籍之地,分散四野,遂有天下項氏的初步佈局。

嘉興項氏,出自懷德堂,其族宗為南安公項沛,項沛有一子項衡。

項衡誕三支項忠、項質與項文。

項忠是明朝萬曆時期名臣,成化十年為刑部尚書,後轉為兵部尚書,弘治十五年去世,授太子太保銜,諡號襄毅。

項忠於嘉興瓶山設立宗堂,名“懷德”,尊其祖項沛,為開堂之宗。

項忠生七子項純(早夭)、項經、項綬、項縉、項纘、項繕、項繼;

項質生子一項綱;

項文生子二項紀、項組。

項質之子項綱,又生子三項銳、項銓、項鐈。

其中項銓生子三項元淇、項篤壽、項元汴。

也就是說,嘉興項氏的興盛,就是從項衡的三個兒子開始開枝散葉,快坐大。

開卷有益,還真沒說錯。

翻看項家宗譜,盧燦現一個自己認識上的誤區——自己一直以為項元汴是項忠的直系後人,其實不是。天籟閣一系,是項質的血脈,與項忠只能說是遠親。

項元汴又有六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德純仲子德成、三子德新、四子德明、五子德弘、六子德達。

項家村一支,屬於項元汴的三子德新和六子德達的後人。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李秀成攻略江南,逼近滬海,嘉興正處於兵鋒前沿。在當時懷德堂項氏族長項韶光的帶領下,項家幾脈苗裔,結伴南下至甬城項家村,躲避兵災。

項韶光的擔心,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嘉興很多豪商地主,被劫掠一空,瓶山項氏也沒有躲過——留在祖宅的項氏族人,也各尋生路。

“所以……項老您認為海外的項家人,也是這個時期出走的?”盧燦合上項家宗譜,微笑問道。

盧燦帶來的“北美項姓朋友”,原本就不存在,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出自哪一房”的回答。

雖然算是疏漏,可並不突兀——流落到海外百年的華人,經歷了好幾代,子孫後代中誰還能記得自己祖上出自哪一房?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一定是這樣。”項沛林伸手在地中海上捋了捋,很自信。

項沛林很完美的腦補出原因,他甚至信心滿滿的認為,遠在北美的“盧燦朋友”,一定是太平天國時期,躲避兵災的嘉興項氏後人。

項氏族人的下落,算是徹底核實,只是,接下來該如何推進,盧燦暫時還沒頭緒……

沒頭緒也無所謂,今天的行為已經有些冒失,駱兆平和董一平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可還是能感覺出,他們對今天尋找項家村的行徑,有些疑惑。

尋找可能存在天籟閣藏品的事情,先放一放也好,反正項家村的聯絡方式已經找到,再過一段時間來聊這件事,興許更妥當。

主意拿定之後,接下來的聊天,盧燦提都沒提項家祖上尤其是項元汴的事,完全一副替朋友打聽訊息,與自己無關的模樣。

幾人坐在項家院子裡喝茶聊天,剛才洗衣服的小姑娘,換了一套衣服出來,對盧燦幾人笑笑,又對項沛林擺擺手,“爺爺,我去上班了。”

“去吧。別忘了,路過自留田時,跟你媽和你爸說一聲,讓他們早點回來準備午飯。”項沛林抬抬手,打走小姑娘後,又笑著為盧燦幾人介紹,“我大孫女,項喬巧,在村辦竹編廠上班。”

“村裡有竹編廠?”盧燦微笑問道。

“以前公社的竹編廠……”項沛林指指幾人中間的竹榻,又拍拍坐下的竹椅,“這些……都是我們竹編廠做的,結實耐用的很。”

“生意怎麼樣?”既然是閒聊天,盧燦問話也很隨意。

項沛林無所謂的搖搖頭,“嗨,就那樣,十里八村賣一賣就夠,反正產量也不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