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名家輩出(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盧先生,這……”項沛林指指眼前兩件物品和一沓外匯券,又覺得不妥,回手捋了捋下巴,“這些東西,你們香江都以這樣的價格收貨?”

就在剛剛,盧燦以兩千五百外匯券的價格,收購了這件桌屏以及三層託籃。

此時,一疊外匯券還在竹榻上放著,馬怡褚還沒收回去。

雖然“大包乾”額“私人所有制”已經不算新鮮,但在項家村還沒那麼普及。他需要和項沛林商量,這些錢究竟歸屬於村竹編廠還是屬於他個人。

項沛林的意思,盧燦自以為猜到了,呵呵一笑,“項老,這種物件的價格,確實要比普通竹凳竹椅的價格要高,不過也不會到這種價位,主要還是馬老的工好,活好。”

“哦,不不!”項沛林搖搖頭笑道,“老馬的手藝,我最清楚不過。我其實想問的是……這些竹製品器件,在香江很好賣?如果要是好賣的話,我打算……”

他沒說完,又扭頭看看馬怡褚,“老馬,咱村竹編廠,大概有幾位師傅能上手這種精巧件?”

馬怡褚一怔,遂即反應過來,“老項,你是打算只做這種精細手工活?那……”

他搓了搓手,想了幾秒才繼續說道,“真正能上手的,帶我也只有三四個,阿喬也還差點,不過,倒是可以打下手,做做破篾編框的外圍活計。”

這下,項沛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他從盧燦出高價購買桌屏和託籃的行為中,看到更好的商機——做高價值的精細手工活,要比傳統的竹椅竹榻,更來錢。

真沒看出來,六七十歲的項沛林竟然還是個生意精,難怪寧波幫這麼有名,這腦瓜,轉得就是快。盧燦心中嘖嘖稱歎,笑道,“項老好想法。”

項沛林的想法確實不錯,主打精品市場,確實要比普貨市場的利潤率更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供貨,與源森居原有竹製品供貨渠道君山茶廠並不衝突。

項沛林比較急切,看向盧燦的眼睛,充滿熱忱,“盧先生,那這事……”

盧燦笑著擺擺手,“項老,這種事情我不懂,不過,我會安排人來和您聯絡。您有什麼計劃,直接和他說去。”

駱兆平在旁邊笑著緩頰,“項老先生,盧先生這次回國有其它事情要處理,和項家村竹編廠合作的事情,只是撞上了。這種事,冷水泡茶慢慢香哉,不著急的。”

這種合作實在算不得什麼,盧燦笑笑,沒去解釋,轉而與馬怡褚聊開來,“馬老,您老家不是在東陽嗎?您怎麼……?”

“東陽到奉化,只隔一個嵊州,距離很近的。”馬怡褚以為盧燦對國內地理不熟,笑笑道,“我奶奶孃家就在奉化,舅爹一脈無子,他老人家去世時,是我父親為舅爹捧頭起水(扮演孝子身份),因而我們一家就來到奉化。”

他又比劃個手勢,指指項老,“項老的父親和我父親關係很好,這不……就開了這家竹編廠。您可別看現在竹編廠規模小,解放前,這裡的竹編可是賣往南洋的好貨色。只是……後來歸公之後,停辦了一段時間。前幾年政策好點,我和老項琢磨著,又把它開起來,生意還不錯。”

呃,合著還是一家老字號?!

盧燦想了會,還是決定將某些關係挑明,笑而問道,“馬老……您知道金玉子道長嗎?亦或者他的兒子王若虛?哦,還有個名字叫張三石。”

“盧先生,你和金玉子道長?”

馬怡褚的眼神微微一凝,抬手拱了拱,還做了個手勢,應該是門內的暗語,可惜,盧燦看不懂。

盧燦連忙笑著解釋,“我和金道長沒關係,不過,我有個叔祖,和金玉子道長有些糾葛,只是,他們是一宗,但不同脈,我叔祖傳承的是馬慶雲大師一脈。”

馬怡褚的神情有點失望,不過,很快恢復正常,笑了笑,“哦,原來是趙術的門人!”

馬怡褚遂即想到這個稱呼不太恰當,尬笑道,“哦,盧先生,都幾百年了,我沒其他意思。”

這句話也徹徹底底讓盧燦確定馬怡褚的身份——明鬼派的弟子,還是嫡傳的那種!

何為“趙術門人”?

宋代王小波起義,墨門法宗和術宗鬧翻,一分為二,術宗宗主趙友欽遠走莆田,另立“明玉宗”,法宗的人不承認趙友欽的另立,因而一直稱之為“趙術門人”。

所以,能以“趙術門人”稱之明玉宗的人,幾乎可以肯定,是明鬼派的嫡傳弟子!

這是他們的習慣使然,倒也算不上惡意。

盧燦擺擺手,他對怎麼稱呼明玉宗,一點也不在乎,“這麼說,馬老與金玉子道長……?”

馬怡褚也笑著搖搖頭,“我師門一脈,與金玉子有點關係,不過,來往不多。我爺爺一門的傳承,源自於木作羅昌浩……盧先生應該也聽說過吧。”

盧燦愣了愣,還真沒想到!

明玉宗和明鬼派,在清朝後期各有代表人物。明玉宗代表人物為馬慶雲大師,一門三子各個傑出,大弟子王炳榮,二弟子6心源,三徒弟方廷輝;明鬼派代表人物為金玉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