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穆老建議(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第6o8章 穆老建議

1o月28日,饒宜蘿生日。

這天一大早,盧燦與爺爺盧嘉錫一道,驅車前往機場,送別穆老先生一行。

錢老在虎博一共住了八天,七天座談講學。

中間一天,盧燦安排明德醫院給老先生做了一次全面檢查。

明德醫院眼科主任麥歐德醫生認為,老先生的身體做眼角膜移植手術,風險係數應該不會很高,當然,也有一些未知風險,譬如術後的排斥反應不可控。

總體來說,看好老先生的手術。

得知訊息的盧嘉錫,欣喜莫名,甚至一度希望錢老能在明德醫院完成手術。

可這一想法,卻被盧燦一句話撲滅。

錢老與蔣家關係莫逆,在臺北掛號的文人,他的手術需要臺北備案,萬一出點什麼紕漏,盧家要擔負很大的責任!

盧嘉錫想了半天,最終悶悶不樂地將這一想法生生抹去。

錢老對於盧嘉錫而言,是有知遇之恩的。

盧嘉錫在三十年代初來港,二十來歲的他曾在貨棧做書寫先生,戰亂期間,在大東電報局做抄報員,也是在這一時間,他認識盧燦的奶奶。

如果不是遇到錢老,興許盧嘉錫一輩子就只能混跡底層社會。

1951年前後,新亞書院因為資助人王嶽峰先生的破產而陷入經濟困境,錢老經常前往電報局,給臺北的故友電報求援,幾乎每個月都要跑幾趟。

也就是這一過程中,錢老現這位抄報員的字,寫得很漂亮,兩人遂即交談起來。交談中,錢老又驚訝地現,抄報員不僅字寫得不錯,談吐不俗,學問也不差,還有一位歐洲媳婦。

於是,錢老不僅將盧嘉錫特招為新亞書院教員,還讓盧燦的奶奶也加入到學校。

不管錢老這麼做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省錢”——盧燦的懷疑,此舉確確實實,讓盧家擺脫社會底層,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學院講師家庭。

這就是命運學中常被引用的“貴人相助”。

所以,盧嘉錫心中一直念著穆老的好處。

相對而言,盧燦對穆老就沒那麼深的感恩,充其量只是一位較為尊重的長輩。所以他很輕鬆的說出“盧家不應該為穆老可能出現的危險而背鍋”這種話。

當然,並非說盧燦刻薄寡恩,而是基於現實。

盧燦自認為自己做得已經夠多,這八天,幾乎天天陪在穆老身邊。

當然,他的這番做法自有目的——除了穆老講學,還以敬仰的語氣向穆老請教不少當年文人名家的逸聞趣事,其中又以燕大諸多教授為主。

讓他有些失望的是,穆老從1937年抵達大後方之後,在那裡潛心教學八年整,對京師所生的事情,也算不上很瞭解,很多事情都是道聽途說。

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穆老和燕大的幾任校長都很熟,說起與司徒雷登、吳雷川、6志韋等人的舊事,老爺子依舊口若懸河;不僅如此,老爺子與燕大圖書館館長洪煨蓮、燕大總務長蔡一諤、文學院院長周學章等人也很熟。

再如鳥居龍藏,穆老對鳥居龍藏的評價相當高,認為這是一位能摒棄民族藩籬的真正學者。

對此評價,盧燦不置可否,淡然一笑。

別看只過去三四十年,可當年的那段歷史,已經很難說清楚,太多的東洋文人打著“親善”的旗幟,在中國大地上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內藤湖南。

這位絕對是近代東洋最出色的漢學家,絕對的宗師級學者,與國內諸多文人學者交好,其學識甚至為人,都備受國內同行推崇。

可他幹了什麼事呢?單說一件就足矣——滿洲國就出自他的手筆!

有很多事已經說不清,很多人不能只看表面。

當然,這種想法盧燦只能憋在心底,不足以為外人道。

啟德機場貴賓通道入口處。

盧燦的車輛匯合虎博送行的車隊,兩位老爺子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嘉錫,你也老了,何必跑這一趟!”

“素書公,正因為我們老了,所以才來啊!”

盧嘉錫的一句感慨,讓周圍的人忽然鼻子一酸。

是啊!正因為老了,見一面少一面,所以才要多相見。

錢老卻笑著拍拍盧嘉錫的手背,笑道,“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嘖嘖,這一刻,盧燦對穆老佩服的五體投地,面對生死,老爺子真的很灑脫!

這是李白的《擬古·其九》,也是李白的生死觀。

活著的人是人世間的過客,死去的人就像回家一樣。天地好像一座迎來送往的客棧,古今多少人感慨人生苦短,並出一聲聲嘆息。已經看淡生死,為什麼還要“同悲”?榮華富貴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心靈上的滿足,精神永存才是人生追求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