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蛛絲馬跡(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第7o3章 蛛絲馬跡

隔天再見面,宗越帶來他所藏的《黃靖庭秘錄》。

盧燦大略地翻看過一遍,沒什麼了不起的內容。

一篇約五百字的《黃靖庭傳》,再加上二十來篇墨家自秦漢以來的行事輯錄,這些輯錄也並非正式歷史,多數都為“據考”“據傳”等野史口傳。

不過,有一條訊息倒是讓盧燦有些意外——宗越的老師趙浩公,竟然是趙友欽的後人,準確說是趙友欽的第二十九代子孫。也因此,《黃靖庭秘錄》作為趙家祖傳之物,得以流傳至今。

趙浩公有後人在世,宗越當年又是怎麼從趙家得到這本宋版書冊,估計是另一個故事,盧燦沒問,宗越也沒主動說。

將這本被宗越用心包裝過的書冊,遞還給對方後,盧燦笑道,“宗老,您既然對這件事感興趣,那……我會和福伯說一聲,臺北分館的事情再派人去,您專門負責眼目前的這件事吧。”

“對了,你看看這些資料,興許對您有用。”盧燦又彎腰從旁邊的一堆資料中翻出一本資料夾,遞給宗越的同時,說道,“有關周學章教授在東洋去世的事情,我安排了陳曉帶人去調查。他還真的有所現,整件事似乎與橫濱大同學校有些關聯,喏,這就是他查到的資料。”

“橫濱大同學校?”宗越對東洋不熟,沒聽說過這個名字,疑惑地接過資料夾,開啟。

盧燦坐在他的面前,叉著雙手,笑著介紹,“大同學校建設於1898年,倡者為中文先生,方啟提名,取義‘天下大同’。在當時,這所學校以教授赴日留學生學習日文為主要課程,中文縣的張玉濤,額,也就是觀本和尚,曾經擔任過這所學校校長。這所學校現在還在,改名為中華公立小學堂。”

宗越一邊翻看檔案,一邊聽著盧燦的講述,同時也不忘問出他的疑問,“小學堂?”

“現在是小學堂,當年可不是。”盧燦呵呵一笑,“當時能算得上最大的中國留學生日語專科學校。前往東洋的留學生,只有拿到這所學校的‘畢業證’,才會被東洋的大學所接收,所以又有著中國留學生預科學校的稱呼。”

宗越此時也正在看相關介紹,忽地咦了一聲,“黑川真賴?”

這份資料盧燦看過不止一遍,當然知道這位黑川真賴是誰,笑問道,“宗老認識這位黑川真賴?”

黑川真賴是東洋漢學家岡千仞的弟子,頗有名氣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此人於1911年擔任大同學校教務長,1925年關東大地震後,大同學校重建,他擔任大同學校校長,一直到1931年的戰爭爆才卸任。

此人與大同學校的淵源還沒結束。

1938年9月,黑川真賴出任友好聯誼協會副理事長,正是在他的建議下,“大同學校”、“華僑學校”,以寧波話授課的“中華學校”,三校合併,成立後來的“中華公立學堂”,他親自出任學堂的教育長,一直到後來,這中華公立學堂被轟炸摧毀。

1946年,也是出於他的建議,這家學堂再度重建,只是他沒再擔任任何職務。

如果只看履歷,這人絕對稱得上兩國民間與學界交流的傑出代表,妥妥的友華人士。

真實情況呢?

目前,連盧燦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他倒是從這份資料中現諸多疑點。

陳曉之所以調查大同學校,是因為1945年年底,中華公立學堂再度重建,剛到東洋的周學章一行人,受曾經的燕大同僚,現在的中華公立學堂教務長,東洋著名學者鳥居龍藏的邀請,參加重建揭幕剪彩儀式。周學章在剪綵典禮之後,奔赴東京的第二天去世。

陳曉懷疑這次揭幕典禮,可能與周學章去世,有相當大的干係。

他的懷疑,得到盧燦的認可,遂即展開對這所學校的詳細查探。

這不,將近半年多時間的調查,資料越來越多,現的疑點也越來越多。

先說說岡千仞,字振衣,號鹿門,出生於天保三年即1833年,病逝於大正三年即1914年。

此人是著名的學者,漢學和西學兼修,曾在明治維新後擔任史館編修官,東京府書籍館幹事等職,見聞極其廣博。與當時清政府駐日公使何如璋、黎庶昌以及其他使館成員,關係非常好,又與包括李鴻章、張之洞、盛宣懷、袁昶等官員及文士,頗有交情。

岡千仞一生,曾多次訪問中國,考察東三高官三角、珠三角等地。最後一次考察,為191o年,走的正是珠三角一帶,陪同他走訪的弟子,正是黑川真賴。

此時的岡千仞,年近八十,他為什麼還要走訪珠三角?

真是如同黑川真賴在《觀光紀遊補輯後記》中所說的“閒適遊記”麼?

兩年後,岡千仞去世。

很有意思的是,也正是這次考察華南地區之後,黑川真賴出師,擔任大同學校的教務長。

這師徒二人的行為,如果單看,肯定不算疑點,但是,盧燦很快又現另一個人物出現,那就是鳥居龍藏這位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

雖然目前還沒有現黑川真賴與鳥居龍藏之前有交集的資料,但是,兩人出生於同一時代,確鑿無疑,而且,鳥居龍藏幾乎在岡千仞考察華南地區的同時,在中國西南地區進行為期長達三十八個月的考察,最後在1914年出版《中國西南部人類學問題》一書,該書全文大約四萬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