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突發風波(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第8o2章 突風波

盧系資本出手拯救臺北國泰蔡家,在兩地的媒體上引熱議。

香江媒體報道多數持正面態度,即便有調侃,無非是“港富救臺富”之類。臺北媒體就顯得有些陰陽怪氣,多數都是像“盧燦失策,陷身十信天坑”、“盧系出資,救助還是吞噬?”之類的報道。

這很正常,畢竟,盧燦此舉,既違背了民眾懲罰蔡家的意志,又觸動了很多人的經濟利益,還不容許別人罵幾句?

讓媒體有些看不懂的是臺北高層,齊齊保持緘默。

即便是有部門領導被媒體堵住,要麼打著哈哈糊弄過去,要麼就隨口說“十信案”能夠順利解決,總歸是好事,堅決不提對盧系資本注資國泰蔡家的看法。

事後有臺北媒體在統計過盧系資本在臺投資的相關資料之後,表一篇“資本讓人閉嘴”的感言文章,算是說到關鍵點。

這片報道統計,進入八十年代之後,盧系資本先後在珠寶、礦業、木材、貿易、科技、港口碼頭、石油化工園區、金融、文化等十多個產業,都有著巨大投資,算上這次對國泰蔡家的投資,盧系資本的總投資量,接近三十億美元,創造工作崗位六萬多個。

文章認為,這就是盧系資本讓臺北閉嘴的底氣所在。

這篇表在《聯合報》上的文章,雖然一副吐槽的口氣,可列出的資料和名錄,有據可考,著實讓臺北民眾和媒體,大吃一驚。

此文一出,臺北媒體很快轉變態度,畢竟,創造六萬多就業崗位,以及對產業經濟的拉動,這樣的投資者,還是值得歌功頌德一番。

這種事現實中生過,三十年後某康的老總,對著媒體明說“我不怕……”。之所以敢如此放肆,憑恃的不就是某康所創造的十多萬就業,以及龐大的稅收嗎?

資本真的能讓人閉嘴!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盧燦並不是很擔心“救助”國泰會帶來什麼惡果。

捎帶說一句,這篇表在《聯合報》上的文章,出自德銀投資公關部,以某位特約評論員名義表。文章表之後,第二天被香江的《東方日報》全文轉載。

就在盧燦以為臺北的風波即將平息之際,港內風波又起。

8月3日上午,盧燦剛剛坐進辦公室,溫碧璃走進來,手中捏著一張報紙,臉色不是很好看。

同車來公司的路上,都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變天”?

盧燦笑問,“怎麼了你這是?”

“你看看這!”溫碧璃將報紙壓在盧燦面前的桌案上,又順手拿過桌上的茶杯,準備茶水,嘴中忿忿不平道,“剛進辦公室,小范就跟我彙報,鄧連茹這是要瘋嗎?胡說八道些什麼?!”

溫碧璃口中的小范,名叫範永軒,秘書處的文秘,很低調勤奮的小姑娘。

最近,衛雨寧和霍先陽談戀愛,不再適合擔任秘書工作,溫碧璃將她調派到新世紀航業人事部擔任主管招聘的經理,遂即又將範永軒提拔為助理。

鄧連茹?盧燦眉頭皺了皺,拿起報紙。

這是今天行的英文版《南華早報》,溫碧璃折起的頁面,是有關香江立法會議員選舉的專題。

香江立法會議員直選的日期為9月份,不過,一部分候選人已經從八月份開始,就在各區展開各種集會宣傳,算是預熱。

盧燦很快就找到了鄧連茹所在版面,通讀一遍。

昨天下午,鄧連茹在元朗區安寧路進行選舉宣講。

整篇報道內容基本正常,從報道內容來看,鄧連茹的宣講內容也不算多新鮮。無非是承諾當選後,針對提高就業率、增加社會福利保障、改善醫療環境等方面向當局提案,為民眾爭取更多權益等等。

不過,鄧連茹在提到增加就業時,說了一句——“我們港島還有二十多萬失業人群,每年需要救助!我衷心的希望,港島企業家更愛港一些!既然能夠為其他地區提供六七萬工作崗位,為什麼不能將這些崗位留在香江?”

她說的這番話中,如果沒有“為其他地區提供六七萬工作崗位”這句,一點毛病沒有,誰也不敢說些什麼。可是,帶上這句話後,只要看過昨天的東方日報,基本上都知道,她口中的“港島企業家”指的是盧燦。雖然沒點名,可這和指名道姓的指責,差不到哪兒去!

更惡劣是,這段話和前面“更愛港一些”進行關聯——別看鄧連茹沒說盧燦不愛港,可聯絡上下文,偏偏就是“不愛港”的意思!

難怪溫碧璃氣得臉色變了!

連盧燦都被這句話氣樂了!

合著我盧系資本在全港創造的三四十萬就業,就這麼被漠視了?!

每年繳納鉅額利稅的貢獻,就這麼被一句嘴炮給說沒了?

誰給鄧連茹膽子?敢這麼信口開河?

當然,說她信口開河不太準確,畢竟,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她說的好像都是事實。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基於事實上的主觀臆斷,來誘導民眾。

如果要追究責任,她能有一萬種方法為自己狡辯。

期望你“更愛港”有錯嗎?好像沒有!

期望你增加港島的實業投資,增加本土就業率,有錯嗎?好像也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