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今瓷古瓷(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第814章 今瓷古瓷

午餐時,還生一件趣事。

也不知是誰先說起,今瓷和古瓷,究竟誰的工藝更好?

這個問題一出,立即引一場大討論。

當然,對比的是二者的技術與質量,不涉及古瓷的文化意義。

很有意思的是,對立雙方的代表人物,在盧燦看來有些錯位。

來自國內JdZ的八級窯工,潤馨瓷器柴窯總把頭的桂生師傅,他認為今瓷要比古瓷更好。

理由很簡單,傳承下來的經驗,總是在累積與總結分析,這是展的規律;另外,技術的進步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他還以潤馨瓷器為例,一百年前哪兒來的e級粉碎機?哪兒來的調色機?哪兒來的片坯機?哪兒來的恆溫穩定器?

他的觀點,擁有不少支持者。

認為古瓷勝過今瓷的,是潤馨瓷器電窯負責人唐兗。他爺爺原本是湘南醴陵瓷器廠的工人,應盧芹齋邀請,舉家遷往法國利摩日,負責運通瓷器窯口燒製。

可以說,唐兗是典型的國外長大的三代華人。

但是,唐兗卻堅持認為,古瓷中的大部分官窯瓷器,要比今天的精品瓷器,質量和工藝上更出色,尤其是以明清兩朝的瓷器燒製技術之高妙,以及選料之精良,出窯把關之嚴格,達到巔峰。今天的瓷器公司,即便是潤馨瓷器有諸多先進機器相助,想要媲美明清巔峰瓷器,依然很難。

同樣,唐兗也有眾多支持者。

畢竟,虎園博物館中展存的很多高階古瓷,現如今連潤馨瓷器也難以仿製。

在盧燦看來,兩人的觀點,各有道理,但理智上,他更偏向於桂生的觀點,即今瓷勝古瓷。這不是替潤馨瓷器張目,而是事實。

以瓷器非常重要的兩個要素——白度和硬度為例。

今瓷在配方中加入骨粉之後,白度能做到真真的白如雪,一點不誇張,這是古瓷所做不到的。

古瓷中,最出名的永樂甜白,或者德化白瓷,都是典型的奶皮白——煮熟的牛奶重新冷卻後表面形成的皮膜,這種皮膜並非純白,而是帶有淡淡黃色。

這種顏色絕對不是瓷工刻意調製的顏色,而是他們的技術達不到百分百純白。

再說硬度,古瓷一直以高溫燒製來提升瓷器硬度,但受限於柴窯自身的條件限制,最高也就一千七八百度,石炭窯倒是能達到兩千多度,可又不能用於燒製瓷器。

因此,古瓷的硬度,一直不是強項。

而今天制瓷的技術,多種多樣,大功率電窯很輕鬆達到兩千五百度高溫。即便是家用普通電窯,也能達到一千四五百度,這幾乎是柴窯的極限。

另外,在瓷土配方中,也有多種現代調配方式,用來提升瓷器硬度。

譬如潤馨瓷器的瓷刀,在硬度上不比普通鐵菜刀差多少,鋒利度更勝,很受東洋、歐美使用者歡迎,其瓷土配方,就是加入氧化鋯和氧化鋁粉末,兩千攝氏度高溫燒製。

這在明清兩朝,根本不可想象!

一開始,盧燦並沒有介入雙方的爭論,這種爭論自古就有,根本就沒有結果。

明代鑑定大師,收藏家、《格古要論》的著作人曹昭,就是一位典型的厚古薄今者。

他認為宋瓷不如唐五代器,唐五代的千峰翠色之美,宋瓷遠不及矣!而宋瓷又遠勝於元明器,元明器笨重粗實,釉彩庸俗……

這個觀點實在偏頗,真要如此,豈不是說人類文明在倒退?但這也反應了在藝術圈內,無論古今,都存在著普遍的厚古薄今的現象。

雖然盧燦不太想參與到這種爭論當中,但作為今天會場上的“權威”人士,大家的目光最終都還是落在他的身上。桂生師傅更是直接問道,“盧先生,你的意見呢?”

唐兗隨即也點頭附和。菲利普科特勒也笑眯眯看著盧燦,也想聽聽盧燦的答案——他已經從翻譯那裡,簡單瞭解到事情原委,這可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

不回答不行囉!

盧燦笑笑,豎起雙手,“這是關羽關公,這是小孟嘗秦瓊秦叔寶。桂師傅,您能告訴我,他倆誰更厲害?”

關公戰秦瓊的典故,出自侯寶林老先生的相聲,此時還未傳到香江,知道的人不多,大家以為盧燦問了一個很正經的問題,都在認真思考。

關羽在華人圈的聲望,毋庸置疑,秦瓊嘛,要低一些,但作為門神的存在,也很知名。

這兩人開打……還真不好判定。

桂生老爺子一愣,遲疑了片刻,“關公關雲長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