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意外所得(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第87o章 意外所得

名片很簡潔,正中是一個簡筆虎頭的標誌,旁邊寫著幾個中文字,下方是姓名和一串電話號碼——這是盧燦留給貝隆特的名片,只有虎園博物館標誌、全稱、姓名以及電話號碼,沒有職位。

貝隆特翻看著名片,雖然看不懂那些漢字,不過沒關係,根特大學有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準備找人看看,剛才的年輕人給他的感覺實在太過意外,究竟是誰?對方自我介紹時,說是虎園博物館的鑑定師,可一家亞洲博物館的年輕鑑定師,就有這麼高的水平?

等他再抬頭搜尋盧燦的背影時,對方已經消失在人群中。

人群中,溫碧璃挽著盧燦的胳膊,抬頭笑眯眯問道,“阿燦,你很看好他?”

“這人的基本功很紮實,而且他已經觸控到大師境界邊緣,早晚會突破。”

盧燦微微一笑,沒有隱瞞自己的小心思,“香江藝術基金的簽約藝術家中,還沒有歐美人,這是瓶頸,不利於未來擴張,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香江藝術基金的宗旨是扶持本土藝術,這沒錯,但並不意味著這家基金不需要盈利,“藝術第五季”系列巡展,就是他們的盈利手段,而培養和包裝藝術家,則是另一種更長遠的盈利方式。

溫碧璃原本還想開句玩笑——盧燦的算盤打得真好,想想後,還是沒說,笑道,“細密畫和金碧山水的觀摩學習,有助於他的突破?”

盧燦聳聳肩,“也許能給他啟,但不能保證。突破這種事,還得看機緣。”

提到“機緣”,溫碧璃對這一話題很感興趣,正要問,忽地聽到身後顧金全的聲音,“盧少,阿忠他們在那邊。”

順著顧金全的手指,阿忠他們三人,正在二手市場另一側出口處張望。

丁一忠也看到他們,朝這邊揮揮手。

估計是拿到準確訊息,得,不逛了,這種二手集會也沒什麼可看的,盧燦和溫碧璃加快腳步。

驚喜總在不經意中出現。

由於盧燦和貝隆特聊得時間比較長,這會兒出口處已經有不少遊客往外走。

盧燦習慣性的往左右看看,眼角餘光,突然就瞄見一幅非常熟悉的畫面——出口處右側深處,有一幅展開的中國水墨畫在微風中晃盪。

遙遠的比利時根特城,竟然出現中國水墨畫?

盧燦一把拉住正往外走的溫碧璃,轉身往那邊走去。

溫碧璃一愣,連忙跟上。

跟在兩人身後的顧金全,還有出口處的阿忠等人也是莫名其妙,都到眼目前了怎麼又拐彎了?

盧燦沒空和溫碧璃解釋,因為那幅畫作的風格,越看越眼熟,等他靠近到五米遠時,已經確信,是大千居士的《荷花圖》之一。

大千居士是張老和潘奶的好友,甚至還教授過潘奶一段時間繪畫。三年前,大千居士病重,潘奶和張老還去臺北看望過一次。也就是那次,虎園博物館從摩耶精舍“募捐”了十來件大千居士的作品——當時張家確實有意捐贈,可盧燦為了避免未來作品所有權的糾紛,同樣以捐贈的名義,支付給對方五千萬新臺幣,算是買下這些作品。

再加上最近幾年收集來的作品,虎博藏有大千居士的各類作品過五十件,巨幅、大幅、開本、摺頁、對聯、扇面,品類齊全,其中就有六幅大千先生的《荷圖》。

盧燦可沒少研究大千先生的作品,對他的荷圖,更是熟悉,故而能隔著幾米遠就能確定。

大千居士號稱“荷痴”,一生中創作了一千多幅荷花圖,約佔他存世四萬多件作品的2.5%。

可不要小看這2.5%的比例。

大千居士一生所創作的題材,幾乎達到“無物不入畫”的境界,花草樹木山水人物等等,荷花這一單一題材,能佔2.5%,已經是高比例。

張大千畫荷花分三個階段,早年多水墨寫意,也就是三十年代他寓居蘇州時期;中年受敦煌壁畫的影響,兼作工筆重彩荷花,並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沒骨法畫荷,也就是四十年代;到了晚年,旅居北美十年,他開始運用了山水畫的潑墨技法,開創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宗做祖。

眼前這幅荷圖,在豎幅中展開,畫幅隨風飄蕩,讓畫作中的荷葉,頗具動盪的氣勢。

巨大的荷葉,濃淡交相掩映,舒捲飛舞。

荷葉叢中湧出四朵白蓮,或含苞、或初綻、或怒放,蘊含著盎然生機,彷彿在散著陣陣香氣。

好畫!

大千居士將荷花在狂風暴雨中的挺拔矯健之姿描繪得淋漓盡致,整體結構疏密有致,用筆剛柔相濟——豪放處,灑脫恣肆,有劈山斬浪之勢;婉約處,圓潤凝重,又有不勝清新秀美之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