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憂國憂民李景隆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這位宋賢弟,太過意氣用事,曹國公貴為朝臣之,他這樣出言諷刺,就算這次中了進士,仕途怕也是堪憂!”一位年近四旬的舉人,手捋鬍鬚,搖了搖頭。

“兄臺所言差異,宋兄風骨錚錚,乃我輩楷模,曹國公即便是朝臣之,也不能肆意妄為,更何況他本來就是賣主求榮、苟求富貴之人,有何顏面在詩會上品評我等士子的文章?”有人在一旁反駁道。

對於宋文成,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更多的人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想看看李景隆如何丟臉,畢竟一個高高在上的國公,朝臣之,在眾人面前丟臉,是一件讓人感覺很爽的事情。

解縉與胡廣二人,此時比較尷尬,畢竟他們在文會中,處於評判者的角色。好在,宋文成比較機靈,沒有指名讓他們點評。

略帶尬色,解縉看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雖然打仗不行,但自小也是家學淵源,被名師教導過,經史子集讀了不少,這麼淺顯易懂、直白的詩句,他自然懂得背後的含義。這是在打臉,赤果果地打自己臉,揭自己的傷疤。

李景隆從來不認為白溝河之戰是自己的失敗,。因為當時戰場的情勢,燕軍已經瀕臨絕境,馬上就要被全殲了,活捉燕王朱棣就在眼前。突然間天降大風,把自己的大纛刮斷,造成軍心不穩,讓朱棣有了可乘之機,此乃天亡我,非戰之罪。

至於開啟金川門,谷王已經暗中投降了朱棣,準備開啟金川門,說句實話,沒有李景隆,金川門也會開,李景隆為了家族繁榮考慮,不得不做出選擇,做出對曹國公府最有利的選擇。

眼前這個宋文成,誦的這詩,就是在暗諷自己沒有骨氣,猶如秦檜一般,李景隆有些生氣。

但氣歸氣,李景隆還是面色如常,因為李雲睿提醒過他,文人的尿性就是願意貶人抬己,靠著踩別人上位。李景隆要想混文人圈,鑑於他不光彩的經歷,肯定會成為別人的靶子,被人踩來踩去。

李雲睿說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裝孫子,裝做滿不在意,不要對人家表現出敵意,等展現才華時,才能出其不意,這叫什麼一時爽,打臉啪啪響。

深吸了一口氣,李景隆微微笑道,“這位士子的詩,好在氣節,若論文采,尚需努力!”

眾人一聽,愣了!李景隆居然說得很中肯,宋文成的詩文采確實不咋地,唯一可取之處,也就是對秦檜這樣的禍國奸臣的憎惡,可以襯托詩人高尚的氣節。

但所有人都明白,這詩是借秦檜的事情諷刺李景隆,是個人就能聽得出來!李景隆卻不以為意,莫不是他不懂其中含義?再轉念一想,李景隆一個武勳而已,還是草包將軍,他能有什麼文采?他有什麼資格評判誰的文章好?還“江西三才子”呢?

於是,有人就出聲說道,“文會,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參加和評判的……”

說話的聲音有點大,文會的氣氛頓時異常詭異。

李景隆當然也聽到了,他看到現場鴉雀無聲,心想,反擊的機會來了。

輕輕咳了兩聲,李景隆正了正臉色,說道,“且不說我是左柱國、文臣之,有為朝廷掘人才之責。這位士子說我沒資格評價,不如我做一,請這位士子評價一下如何?”

對方只是一個前來參加科舉計程車子,而李景隆貴為國公,身份差距如此之大,被人攻擊了,李景隆還不惱怒,就憑這唾面自乾的淡定,在場的所有人高看了他三分。

李景隆轉身對著奔騰而來的長江水,恰巧水面之上有一艘小船,上面有兩個老者在喝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李景隆開口說道。

解縉、胡廣都是才子,一聽這大氣磅礴的氣勢,被鎮住了,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大草包有詩才?難道是深藏不露?

士子們也心道,這曹國公肚子裡有點料啊。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景隆臉不紅,心不跳。

此時在周邊圍觀計程車子,都側耳細細傾聽,聽李景隆“做詞”。

“白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背完這《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李景隆看了看眼前的這群士子。

聽完李景隆的詞後,包括解縉在內,現場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什麼叫深藏不露?什麼叫大智若愚?眼前的李景隆,活脫脫的上演了一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戲碼。

抬頭四十五度望向天空,李景隆一副悲苦之象,長嘆了一口氣,說道,“世人都說我與谷王開金川門,是鼠兩端、不忠不孝。但當時那種情況下,陛下靖難大軍壓境,將南京城圍得水洩不通。城內有數十萬百姓,若戰火一起,多少百姓會家破人亡、多少人會流離失所?”

“你們當中有河北、山東、直隸計程車子,想必應該有體會?打仗帶給百姓的是什麼?是妻離子散,是親人陰陽相隔!”

“說句難聽的話,我可以選擇率兵抵抗陛下的大軍,看著那些士兵流血犧牲,看著百姓屍橫遍野,用你們的話說,我這是盡忠。我也可以用這個理由,去搪塞那些失去丈夫、兒子、父親計程車兵家屬,失去親人的無辜百姓。我會活得很好,即便抵抗失敗了,我也能活下去,因為我是開國功臣之後,享有子孫免死的特權。”

“但是,我想問你們一句,你們所謂的忠,是忠於什麼?是忠於某一個人?還是忠於大明的萬里江山、億萬百姓?”

“我父親追隨太祖,為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我父親完成了前半句,立綱陳紀,或許我做不到;但救濟斯民,我做到了!這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但南京城無數的百姓和守城的兵丁,他們活了下來。”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李景隆又想起了昨天李雲睿教他的一句臺詞。

好一段慷慨陳詞,讓很多士子深受感動,沒想到曹國公竟然是為了百姓,才忍辱負重。很多家鄉飽受戰火計程車子,聽了之後,更加深有感觸。

戰爭是要死人的,他不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大人還是小孩、男人還是女人。尤其河北、山東兩地,歷經四年戰火,不能說十室九空、千里無人煙,說民不聊生絕不為過。

【作者題外話】萌新作者,求收藏、推薦、銀票以及評論。感謝各位大佬支援!

喜歡大明小公爺請大家收藏大明小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