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富陽侯李讓(1 / 2)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雲睿,你們倆幹嘛呢?”徐景昌看完玻璃是如何製造出來後,扭頭看到李雲睿和梅瑾瑜正在膩歪,就跑了過來。

“擾人清夢,當電燈泡,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嗎?”李雲睿正在醞釀跟梅瑾瑜說一段情話,結果被徐景昌打斷了,有些很不爽。

“電燈泡?電燈泡是啥?”徐景昌聽了之後,有些不明所以。

“呃……”被徐景昌這麼一問,李雲睿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撇了撇嘴,說道,“你要幹嘛?”

“我就是想問問,照這種度,一天能生產多少玻璃?”徐景昌有些悻悻然的問道。

李雲睿心裡默算了一下,開口說道,“現在開了十座窯爐,每座窯爐燒一百斤原料,需要半個時辰,一天就可以燒十爐,那麼就是一萬斤玻璃熔液,如果全做玻璃的話,大概可以生產五千片小玻璃。”

徐景昌聽了之後,開口說道,“五千片,一片兩百五十文,一天就是……”

“一百兩十五萬文,摺合白銀一千兩百五十兩,一年以三百六十天算,收入大概四十五兩……”徐景昌還沒算出來,站在一旁的李婉清噼裡啪啦就說了出來。

“四十五萬兩?”徐景昌聽了這個數字之後,有些鬱悶了。

這跟李雲睿以前說的不一樣啊,不是說一年幾百萬兩的收益嗎?

“現在工廠產能只開了十分之一,技術人員需要培養,工藝流程需要探索,凡事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李雲睿看了徐景昌的臉色,就知道徐景昌擔心什麼,於是出口勸慰道,“任何一項技術,從無到有的過程中,需要探索很多東西,最終尋找最合適的生產途徑,既要有質量優勢,又要有成本優勢。”

聽了李雲睿的解釋,徐景昌點了點頭,說道生產玻璃,徐景昌是兩眼一抹黑,就算看了整個流程,徐景昌到現在也不明白其中道理。

其實所有工藝流程,李雲睿心裡門清,他不擴充產能,就是準備開始做大玻璃,李雲睿現在做的玻璃,長一尺六,寬八寸九分,換成厘米,就是51*29公分,著實有些小。

在後世呆慣了落地玻璃房間的李雲睿,看到自己書房的玻璃後,就有些心煩。

這就是既得隴,復望蜀的心態。

但製造大玻璃,不是說用軋輥壓出來就行,最關鍵的問題是退火。退火的目的是消除玻璃製品中的殘餘預應力和光學不均勻性,以及穩定玻璃內部的結構。

簡單的說,玻璃越大,預應力越不均勻,玻璃就越容易碎!

退火過程也不難,把玻璃置於48o度到54o度的退火窯中,經過足夠長的時間,以緩慢的度冷卻下來。後世有各種裝置監控退火溫度,做起來很容易,可李雲睿現在沒有監控溫度的裝置……

知易行難啊!

沒有先進的裝置,就要不斷測試,尋找合理問題,然後再培養工人的經驗,利用人體感知來控制溫度。

也就是俗話說的,熟能生巧……

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一個月,也可能半年,乃至更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李雲睿也很無奈。

“現在玻璃銷售商號那邊,都賣了二十萬片玻璃了,按照這個度交貨,要交到猴年馬月去……”正面強攻不行,徐景昌開始側面迂迴,總歸放著錢不賺,那就是王八蛋。

“我改天再讓他們開兩條生產線……”李雲睿想了想之後,說道,“通知銷售商號,放開數量限額吧,交貨期改為一個月!”

李雲睿做玻璃,是準備薅羊毛的,現在能買得起玻璃的人家,都是大富之家,貧苦老百姓誰有錢買這種奢侈品?

先用小玻璃薅一波羊毛,再用大玻璃薅一波羊毛,然後再用鋼化玻璃薅一波羊毛,在透過各種產業招聘大量產業工人,向底層百姓輸出財富,這樣社會上的錢一旦流通起來,那就會創造無數的機會……

現在大明是百姓窮,錢都掌握在宗室、勳貴、官員、商人、地主手裡,並沒有向底層傳遞,形成不了強大的消費能力。

說白了,大明現在就是富人之間進行交易,掙了錢都藏在地窖裡存著。

李雲睿想試試打破這種方式,當然想法是挺好,具體能不能實現那就要看後續了。

看著一片片玻璃生產出來,徐欽、丘晟等人的心情十分美麗,這都是錢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