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秦王是坐地戶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紡織業,李雲睿是搞定了,而且必須大搞特搞,前提是不能引起大明國內的震動,至於日本、朝鮮這些地方的百姓,不在李雲睿考慮範圍內。

“nnd,紡個線、織個布還要考慮這麼多,你累不累啊……”徐景昌聽完李雲睿的話,撇了撇嘴,說道,“不過,這生意能賺錢嗎?”

“前期不一定賺錢,但最多兩三年,一年賺個三五百萬兩,還是輕鬆了了的……”李雲睿說道,“海外這麼多番國,人口至少也有個一億,就算有一半人買我們一套衣服,一套衣服賺一百文,我們也能賺五百萬兩!”

“真的嗎?幾千萬套衣服,你能做出來嗎?”徐景昌聽了之後,有些不信。

“幾千萬套衣服而已,多造幾個廠,什麼都有了!”李雲睿笑了笑。

李雲睿真不是吹牛,後世的中國,一年能造四、五百億套衣服,排除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從業人員多的因素外,如果大明有足夠的棉、麻,李雲睿有十成的把握,造出這麼多衣服來。

紡織行業三大件,多錠紡線機、加強版的珍妮織布機、腳踏縫紉機,李雲睿都已經搞出原型機了,剩下的就是員工熟練程度了。

做複雜的衣服,可能費時間,但如果做類似於T恤的衣服,熟練的紡織工用腳踏縫紉機一天就能做二、三十件,一個月搞個千把件沒問題。

有人會說這個效率太高了,要知道,後世中國的紡織工人一天平均能做13o多件,這其中包括一些縫製複雜的西裝、夾克衫之類。

實在不行,就增加人數……

徐景昌聽完李雲睿的話,摸了摸下巴,仔細想了想,突然間眼光一閃,開口問道,“雲睿,你既然要做布,肯定需要大量棉麻,對吧?”

“我去,你這個腦子什麼時候這麼好了?能想通這麼複雜的事了……”李雲睿看了看徐景昌,說道。

“小爺好歹了堂堂國公,這點見識還是有的!”徐景昌聽了李雲睿這樣說,頓時一臉黑線。

“你牛,你牛!行了吧~”李雲睿尷尬的笑了笑,說道,“你準備自己種桑麻棉嗎?”

“我們徐家在南京和鳳陽有近萬畝地,種糧食著實有些那啥……”徐景昌苦笑,說道。

得益於朱元璋的大力推廣,棉花種植開始普及。大多數百姓種植棉花,大都是用來繳稅,當主糧的折色。

在大明,棉花價格大概在一兩八到二兩一石,而一畝地去籽、加工後能得精棉一石五,和主糧差不多,但算折色的話,就相當於翻倍了,也就是說一畝面能當兩畝地主糧的稅,因此很多百姓才喜歡種棉花。要不是朱元璋規定了棉花折色的上限,估計百姓都種棉花來抵稅了。

但這個年代生產力極為低下,百姓種棉花後紡線、織布到成衣,做一身衣服下來,沒有個三五十天基本上不可能,拿到市場上賣,又沒有多少買主,所以百姓大規模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不高。

如果有買主能夠能大量收購棉花,百姓肯定願意大量種植,畢竟一畝地的棉花,能賺兩三兩銀子,而一畝地小麥,只能賺一兩多。

徐景昌的打算很簡單,那就是把徐家的一萬多畝地,換成棉花,每年收益至少能翻倍。

“景昌啊,不是看不起你,你這思路太過於保守了!”李雲睿笑了笑,拍了拍徐景昌的肩膀,說道,“一萬畝地棉花,連塞牙縫都不夠,你要種,最起碼也是十萬畝起……”

“十萬…畝……”徐景昌聽了,一臉黑線,說道,“我們家哪有那麼多地?哪有那麼多人?”

“沒有地不會租嗎?沒有人不會僱嗎?你腦袋秀逗了嗎?”李雲睿伸手在徐景昌腦門,彈了一個腦瓜崩,說道,“就算一畝地能給你帶一兩的收益,那十萬畝,也就是十萬兩了,眼光不要侷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好像也是啊……”徐景昌想了想,說道。

“記住要種棉花,到陝西的關西七衛去,那裡地廣人稀,地便宜,僱人更便宜……”李雲睿壓低了聲音,說道。

關西七衛,是指明朝在甘肅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東部設立的7個羈縻衛所,又稱"西北七衛"和"蒙古七衛",分別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哈密衛七衛。關西七衛與明王朝之間的政治隸屬關係,帶有明顯的羈縻性,並不完全服從明朝政府的指揮。

在李雲睿看來,這是絕不被允許的,雖然這個時間,甘肅、青海、新疆、蒙古這些地方,看上去鳥不拉屎、荒無人煙,不適合人居住,但李雲睿知道,這些地方,下面埋了多少寶藏……

要想讓七衛乖乖聽話,就得讓七衛永遠依附大明,想要讓七衛依附大明,經濟上的依附就不可或缺。

讓關西七衛種棉花,然後賣給大明,再換取大明的各種物資,這樣依賴越來越深,那麼關西七衛慢慢地就必須臣服大明,好日子過慣了,他們肯定不想過苦日子……

李雲睿打得一手好算盤。

“關西七衛?”徐景昌聽了之後,皺了皺眉頭,說道,“幾千裡地,把棉花運到南京來,一路上人吃馬嚼,那得多少錢……”

“你可以跟他們約定,在長安交貨,從長安下渭水,進入黃河,到淮安轉運河,花費不會很多。”李雲睿想了想,說道,“再說了關西七衛那些地方,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生長的棉花比南京城這邊好,賣的價格也能高一點,其實不會虧。反正你自己考慮吧,你要想種棉花,早點決定好,如果你不去關西七衛,我就自己派人去了,反正你們家就算種十幾萬畝,也不夠我用的。”

“我回家跟伯父商量一下!”這麼大的事,徐景昌一個人肯定做不了主的。

“行吧,行吧!”李雲睿點了點頭。

徐家最後還是選了在鳳陽和南京種棉花,李雲睿聽了他們的決定之後,立馬派人帶上一封書信,動身去了陝西,去找當地的秦王朱尚炳,讓他出面組織棉花收購。

秦王朱尚炳乃是秦王系第二個秦王,秦王朱樉(上,不是爽)被毒身亡後,在洪武二十八年繼爵,是大明第一個嗣封的親王,親王襲封禮儀的位實踐者。

李雲睿之所以選擇秦王做中間商,是因為秦王是坐地戶,說出來的話,關西七衛會認可,如果秦王刷賴皮的話,關西七衛搞不好會起兵跟他談談人生。

如果李雲睿自己出面跟關西七衛談,人家才不會鳥他呢,畢竟關西七衛不可能起兵打到南京城來找李雲睿談人生。

棉花的事情安排好了,紅顏會的事情也安排好了,朱高熾和李景隆兩人接手了永樂薯的推廣,李雲睿身上的壓力就小了不少。

南京城北,玄武湖旁邊,秦睿和墨塵兩人,站在一片空曠的土地面前。

“鉅子,這兩千畝地,我已經買了下來,就等你出出手了!”李雲睿掐著腰,指著土地說道。

“小公爺,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在南京城外建房子?房子建好了,你賣給誰去?在城外多不方便?”墨塵看著空地,很是無語的說道。

喜歡大明小公爺請大家收藏大明小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