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東勝城下(2 / 2)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朱棣登臺後,採取全面收縮戰略,將所有衛所內遷到長城以內,放棄了類似東勝衛這樣的關外衛所,造成了大明國土面積的減少。

站在朱棣的角度上,大明經歷了四年的戰爭,士兵死了幾十萬,百姓更是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收縮防線是最好的方式。但在李雲睿看來,這就是割地求和,這也是李雲睿看不上朱棣的一個主要原因。

很多人看史書,都跟著鼓吹永樂大帝,永樂盛世,光顧著去看朱棣修《永樂大典》、四徵安南、七下西洋、五徵蒙古的豐功偉績,但誰也不去注意,朱棣是怎麼把朱元璋打下來的土地,一步步變小的。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寧王朱權就藩大寧府,在今天蒙古赤峰市境內,妥妥的關外,屬於大明的領土,畢竟有藩王坐鎮。朱棣一上臺,為了酬功,就把大寧府封給了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是什麼尿性?羈縻衛所。

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主要採取以夷制夷的政策,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其他都是地方自決。羈縻政策的原則是“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

簡而言之,只要承認大明是中央王朝就可以,其他的你可以自己玩,如果能朝貢,中央朝廷則會十倍、百倍還賜。

至於是叛還是附,隨對方的便,因此時降時附,是羈縻地區的常態。缺米麵糧油了,立即歸附大明,換取物資,東西拿到手後,立馬翻臉。

但在皇帝眼裡,羈縻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統治方式。

連大寧府,朱棣都可以不眨眼地拋棄,小小的東勝城對朱棣來說,更不算是什麼事了!但東勝城對曹國公府來說,卻有著天大的意義。

來到東勝城下,看著已經破敗不堪的城牆,李雲睿嘆了一口氣,然後命人佈置祭壇,在司儀的指揮下,李雲睿拜祭了李文忠的英靈。

洪武二年春,李文忠以偏將身份隨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趕走元順帝;後來常遇春病逝,李文忠臨危受命,代替常遇春統率軍隊,一戰拿下了東勝城。

之後李文忠率領軍隊從雁門關出,駐紮在馬邑,打敗北元遊兵,擒獲平章劉帖木;後進至白楊門,依靠河水為險阻,自我防固。次日派出精兵,左右夾擊,大破元軍,俘斬萬餘人,擒獲敵將脫列伯。

次年李文忠被授為徵虜左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分道北征,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到達興和,降服興和守將。進兵察罕腦兒,擒獲平章竹真。駐軍駱駝山,趕走平章沙不丁。駐軍開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恰逢元順帝駕崩,元昭宗繼位,李文忠率軍攻打應昌,俘獲元昭宗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后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回程經過興州時,擒獲北元國公江文清等,降服三萬七千人。到達紅羅山時,又降服楊思祖的部眾一萬六千餘人。

一路如開了掛一般!

捷報傳到京城,朱元璋御臨奉天門接受朝賀,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曹國公,俸祿三千石,授予世襲憑證。

可以這麼說,東勝城奠定曹國公府江湖地位的一塊重要墊腳石,對曹國公府意義非凡。

李雲睿之所以選東勝城交易,也是心追慕一下先祖的往日的風采。

祭奠好李文忠後,李雲睿進入了東勝城,來到了東勝衛中最大的一間房子裡,這裡原來是東勝衛指揮使的公廨,東勝衛內遷後,就廢棄了。

“參見小公爺!”李雲睿坐下之後,六十名身著黑衣的魁梧漢子,走進了公廨,給李雲睿見禮。

“免禮吧!”李雲睿手一抬,對著最左手邊的一個人,說道,“李金,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嗎?”

“啟稟小公爺,我們於三十天前抵達,根據預案,分批將東勝衛的百姓,全部內遷到關內,現在東勝衛全部由我們接管。面前我們正在抓緊維修護城牆;七天前,關內送來十萬口鍋和一千套兵器,還有步槍一百二十支,子彈三千六百!”李金趕緊向前一步回覆道,“我們的三十名,斥候已經撒出去了,方圓五十里內,如果有大軍出沒,我們會立即知道。”

喜歡大明小公爺請大家收藏大明小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