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當官要給朝廷交錢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朱棣攻下南京,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後,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將北平三護衛升為親軍,改名為金吾左衛、金吾右衛、羽林前衛;後來朱棣又將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大興左衛、濟陽衛、濟州衛、通州衛的北平都司七衛,在永樂四年升為親軍;宣德八年,朱瞻基將神武前衛及親軍各衛養馬軍士,整編為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加入到親軍中,由此侍衛上直親軍增加到二十六衛,但一直沿用“上十二衛”的叫法。

這些軍隊的將士,都是透過仔細的精選,要求身材健壯、武藝不凡,再加以嚴格地訓練而入選天子親軍。侍衛上直親軍是一支由皇帝本人親自掌握,獨立於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所管轄的軍隊。

再說白一點,侍衛上直親軍是皇帝自己的軍隊,其他衛所都是大明的軍隊。

許應就算不是大明的官員,不在大明待著,這點常識還是有的。李雲睿居然能從邊軍和天子親軍手裡搞出棉甲、皮甲和鐵甲來,可見能量之大!

對於李雲睿來說,別說六千套護甲,就是再加個零,李雲睿想搞,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他不想一下子滿足許應,否則價錢不好談……

震驚之後,許應看了看李雲睿,小聲問道,“不知道小公爺準備賣什麼價格?”

“許大人,大明兵部購買砍刀是三兩一把、闊面弓帶三十個箭簇八兩銀子一套、槍矛三兩銀子一杆、棉甲八兩一套,皮甲十二兩一套、鐵甲二十二兩一套。””按照慣例,李雲睿將兵部給自己的價格說了出來,然後繼續說道,“我從別人手裡買過來的價格,在這個價格上加了五成。雖然人家做的是無本買賣,但冒的是殺頭的風險,這點希望你能瞭解!”

許應聽了李雲睿的話,點了點頭。

“我要想法把這批武器,運到貴國王上手裡,肯定要上下打點,一路上疏通各種關係,沒個兩、三萬兩銀子下不來!李雲睿說道這裡,嘆了一口氣,“如果我父親現在還在朝堂上,這筆錢本來可以省下來的。奈何,皇帝陛下因為我父親在靖難之役中,與陛下兵鋒相對過,將他趕出了朝堂。人走茶涼,現在很多人不給我父親面子了,希望許大人能體諒……”

許應來大明也有些幾日了,胡觀的事鬧得滿城風雨,他也聽到了一些傳聞,聽李雲睿這樣說,許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加上購買的價格和各種開銷,砍刀是六兩一把、闊面弓帶三十個箭簇十六兩銀子一套、槍矛六兩銀子一杆、棉甲十六兩一套,皮甲二十四兩一套、鐵甲四十四兩一套,不知道許大人這個價格能不能接受?”李雲睿給出了自己的報價後,哭喪著臉對許應說道,“許大人,這個價格對你們來說,可能覺得有些高,但對我來說,基本上算是無利可圖。要不是我想交許大人這個朋友,我至少把價格再往上提三到五成……”

相比賣給阿魯臺的價格,李雲睿這次的報價,可以說非常良心了……

李雲睿之所以出這麼低的價格,是因為李雲睿知道朝鮮這個國家的國策,一直是“事大主義”,從朝鮮誕生的第一天,直到李雲睿穿越前,都是如此。

所謂“事大主義”,是一種典型的儒家外交理念,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緊鄰大國的小國不得不擇強而事,以保全其國家,講究“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後來,這種策略被朝鮮拿去,新羅、高麗和李氏朝鮮都對中原政權採取了這種政策,包括一戰後對日本,二戰後對美、俄。

可以這麼說,朝鮮是大明的友好國家,如果不是李雲睿現在急需白銀和黃金,他都想把這些武器白送給李芳遠。

聽了李雲睿的報價,許應覺得有些肉疼,但對於許應來說,沒有什麼其他辦法能夠快幫助李芳遠得到如此大規模的武器。

朝鮮是一個富礦國家,尤其是鐵礦和銀礦,因為與大明接壤,他們的冶鐵業很達,因為歷朝歷代都有匠人遷居朝鮮,將中原的冶鐵技術帶到了朝鮮。但這些技術不掌握在朝鮮的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權門、世族,乃至佛門手裡。

朝鮮剛剛立國十多年,就經歷了兩次政權更迭,李芳遠還沒騰出手來整飭這方面的人才,想要大規模煉兵器,簡直是做夢。

“小公爺的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我要是再講價就有些不厚道了!”許應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只不過我朝地處偏遠,想要一下子湊齊六千人的兵器,恐怕朝廷財政會支應不上……”

“許大人,我沒聽錯吧?”許應這麼一說,李雲睿愣了一下,詫異地問道,“朝鮮好歹也是一個國家,不會缺這十幾、二十萬兩銀子吧?而且據我所知,朝鮮無論是金礦還是銀礦,都是無窮無盡……”

在李雲睿的印象中,朝鮮是一個多金礦、銀礦的國家,被稱為金銀之國。因為後世的北朝鮮經濟被美國製裁,為了維持國家經濟,北朝鮮就用各種資源換取生活物資,銀礦和黃金在其中佔比很大,有了大量的黃金,三胖才能過上優渥的日子。

用一句話來形容朝鮮的富裕程度,朝鮮可是“山無無銀之山”,這話雖然誇張,但絕對不是無稽之談。

“呃……”許應聽了李雲睿的話,有些鬱郁,不知道從何說起。

朝鮮多金銀這事是無可爭議的,這點許應也不能否認,但朝鮮半島的生產力極其低下,從開採到冶煉效率極低。而朝鮮的經濟多處於以物易物的階段,使用銅錢、金、銀的人多是貴族階層,因此流通範圍不廣。

新羅、高麗、朝鮮這些政權,開採金銀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朝貢,高麗末年,從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四年,六年間,大明朝廷要求高麗進貢金銀,高麗上貢了兩黃金,兩白銀,因為沒有達到明廷的要求,又進貢了匹布和7583匹馬來充當金銀,活生生地掏空了高麗王室的府庫。

李成桂上臺之後,多次申明禁令,禁止百姓、官員使用金銀,還向明廷申請降低金銀朝貢的金額,這事雙方一直在扯皮,直到朱棣上臺,才把朝鮮歲貢的金額定在了黃金15o兩,白銀7oo兩,就這些錢,朝鮮朝廷都湊不齊……

這不是胡說八道,《朝鮮王朝實錄》中,太祖李成桂一朝,曾派兵8o人到端州採礦,歷時九天,練了4錢黃金;太宗李芳遠朝,派兵3o人到泰州採礦,歷時4o天得銀4兩5錢,金2分。而大明採礦的記錄則是派兵千人,歷時一年得銀兩,這效率比朝鮮高了百倍不止。空有寶山而不得用,說的就是朝鮮現在的狀況。

為了湊齊給大明上貢的金銀,李芳遠開創性地明瞭納品銀製度,京官一品需要獻納銀五兩,二品4兩,三品三兩,外官州、府3o兩,開城留守5o兩。當官要給朝廷交錢,也是李氏朝鮮前期的一大奇景!

聽完許應的話,李雲睿一時亞麻呆了。

歷史上還有這麼窮的朝廷?居然要當官的交錢!李芳遠還真是個老六……

震驚了好久,李雲睿轉了轉眼珠子,說道,“許大人,你們家王上不是準備空手套白狼,想白嫖吧?”

喜歡大明小公爺請大家收藏大明小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