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南北之爭(2 / 2)

小說:大明小公爺 作者:錦衣衛僉事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但這個結論,只要很少知情人!

“梅殷這孫子,真是走了狗屎運!”旁邊一人說道。

“蔡兄,現在我們該怎麼應對?”顧賢弟沒心情追究這些事,“總不能白白浪費了兩顆棋子,一事無成吧?”

“賢弟此言差矣!其實這次我們的目的已經基本達成了……”蔡兄手捋了一下鬍鬚,說道,“現在錦衣衛和應天府在南京城中到處抓人,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皇帝現在就是渾身是嘴,也擺脫不了暗殺政敵的嫌疑了!”

其他四人聽了蔡兄的話,點了點頭。

“我們浙東士族,乃至江南士族與皇家爭了幾百年,從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兩個棋子而已,沒了就沒了,只要我們最終達成目的,這天下就還是在我們手裡……”蔡兄淡淡一笑,說道,“時間在我們這一邊,水滴石穿,前宋和大元不就是被我們這麼慢慢拿到手的嗎?”

“蔡兄說的對,當年若非爆南北榜案,此時的朝廷應該盡入我江南士族之手……”這時,有人符合蔡兄。

在歷史上江南士族可謂是個奇葩,自從衣冠南渡之後,北方大量的門閥遷入長江流域,江南開始興盛,但之後大多政權還都在北方,他們的影響力不大。

但是從安史之亂到元朝結束,黃河流域基本上大多數時期,都處在常年戰火之中,曾經孕育華夏文明的源地,經歷了“父母食其子”、“老少窮餓不能自存”的境地後,昔日榮光再難顯現。

江南地區迎來了展良機,無論是糧食產出,還是人才培養,慢慢地出現了一大堆計程車族。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這個士族不是兩漢到隋唐的那種門閥士族。

而是隋唐之後,透過科舉進入朝廷,當過官員之後,家族成了當地的名門望族,這些名門望族之間,開始慢慢聯姻,攀枝錯節,勾連起一個龐大的網路。這些人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繁盛,非常重視教育,都以詩書傳家為傳統,慢慢成了江南社會展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股力量在五代十國時,爆出了強大的破壞力——耽於安樂,奢靡無度,不思進取!換句話說,就是隻關心自己的小日子,家國存亡之事,與我無關。

後來,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打下天下後,對此引以為戒,特意在宰相的政事堂寫了一幅字“南人不得坐吾此堂”,意思很簡單,就是江南之人不能當宰輔。

自此之後,便開始了士人的南北之爭,這裡的南北之爭,主要是中原地區計程車人和江南地區計程車人。

宋朝時,有幾個比較著名的事件,比如有個南方籍的考生中了狀元,就被寇準以“南人下國,不宜冠多士”為由給換成了北方人;還有大名鼎鼎的才子晏殊,也被寇準以南人為由,踢出了“同進士”的榜單。

南方計程車人自然不能任人宰割,開啟了反擊。

從檀淵之盟到天書封禪,再到寇準與丁謂之爭,所有的政治風波和人士變動,都與南北士人之爭脫不開關係。

為了取得更高的權力,檀淵之盟後,南方士人先是炮製了一本“天書”,藉機鼓動宋真宗趙恆封禪,好面子、虛榮的宋真宗還真上了勾。對於這種以祥瑞討好皇帝的作為,身為北方士人代表的寇準,自然是不信,極力反對耗費國力和公帑,辦這種毫無意義地事,因此北方官員就被很快被排擠出中樞,南方士人則開始進入政事堂。

後來,慶曆新政,范仲淹開始變法,宋仁宗不斷更換政事堂的宰輔,南方士人的比重逐步上升,和北方士人平起平坐,歷經百年,南方士人取得了中樞權力的主導權,也開始了大宋的朋黨之爭,導致國家政局混亂。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到了南宋之後,朝堂上沒有了北人,朝廷變得昏庸無能、腐敗橫行,皇帝和官員只知道酒色享樂,整日荒淫無度,根本不理朝政。

喜歡大明小公爺請大家收藏大明小公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