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111節(1 / 2)

雖然阿四也不認為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值得稱道的, 也有為母不慈者,但李家母親顯然不在此列。果然,生來男兒就是很難與母親貼心,即使掏出心肺來教養、送州學讀書,最終金榜題名,卻沒能享受半分福氣。真是可憐啊。

這份判詞被轉交到大理寺卿的手中,她端詳後,欣然道:“四娘有仁善之風,文章入情入理,我這就讓人將此案送至刑部複核。”

仁善?

阿四內心緩緩地升起一點疑惑,這是在誇她做得好嗎?

奈何阿四與大理寺卿尚且不甚熟悉,無法直接開口詢問,她將疑惑壓在心底,笑道:“我直接送去刑部吧,正好問一問孟尚書我這判詞寫得如何。”

孟家是出律法人才的名門,大理寺卿顯然對孟家的家學頗有敬服之感,對阿四更偏好向孟予詢問一事毫無意見,當即應允:“那就勞煩四娘了。”

阿四走在宮道上整個人都飄忽忽的,精神上的快樂給了身體支撐,阿四感覺自己距離飛翔只差一步之遙。她不自覺地蹦蹦跳跳,在衙門的廊下造出一點聲響,引來一些探尋的視線。

未免再次被某個御史記上一筆,阿四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行為,假做端莊穩重地從大理寺挪向刑部。

阿四忍不住在心底嘆氣:唉,這輩子學了點功夫,感覺蹦蹦跳跳更高更遠,真的很快樂誒。

禮儀分割了人群,越是身份尊貴的人在得到更多的權力的同時被無數的雙眼凝視,人在其位,就要有匹配的“禮”作為搭配。禮保證瞭如今日漸凝固的貴族的富貴長存,也限制了不同人群的行為。

禮是特權,也是限制。

阿四懷揣著好心情進入刑部,入眼就是快被兩邊公文埋住的刑部尚書孟予。刑部尚書的位置大約是真的很不好坐,孟予這兩年眉宇間肉眼可見的多了皺紋,是皺眉太多的緣故吧。

這些褶皺是工作和歲月一起給孟予增添的痕跡,它們意味著孟予的日漸深厚的沉澱,是她進入生命新時期的證明,也是她為大周辛勞付出的功勳。

孟予聽見腳步聲,頭也不必抬起就知道來人。阿四是這深宮中最熱鬧的一股亮色,數不清的小習慣彷彿是孃胎裡帶來的——即使是極具耐心的孟予,當年做乳母時也沒能幫阿四改掉一些不大好的習慣。

現在長大了,阿四身上那些與周邊格格不入的“習慣”,已經比整治貪官汙吏還要艱難了。

孟予面色不動地開啟書卷檢視,給出了和大理寺卿差不多的評價:“確實是按照律法行事,已經是按條例最重論處,但是依然判得輕了。”

阿四“咦”了一聲:“我還以為自己已經判的夠重了……那我要怎麼改呢?”

“不用改,就這樣吧,我會將這事回稟給陛下。”孟予修去阿四判詞中不夠順暢的字詞,而後將書卷收齊放在一旁。

阿四:“孟師傅不必顧及我的,要是寫錯了只管改掉就是,我也認為兩人做法太過分,應該再判重一些。只是律法上達不到,所以我才沒寫。”要是能再重些,她會更高興。

孟予似乎想說些什麼,但顧及刑部衙門內人多口雜,最終只是簡單地說:“四娘依照律法行事,自然是再正確不過的。不過,於人而言——尤其是一個母親來說,看到這樣的案例,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認為李氏二人太過火了。”

這不像是孟予會說出口的話。據阿四所知,孟予最初入仕就是從大理寺寺丞起步,短短一年內她判決積壓案件上千件,涉案人數高達兩萬人,無一人叫冤。

赫赫功績在前,孟予絕非是以個人私心來左右判決的人。

阿四不自覺坐到一邊去旁觀孟予處理事務,心裡慢慢地考量。大理寺卿說她仁善,判詞符合情理;孟予也認為她寫的沒錯,只是會讓“母親”覺得太輕了。

這個母親,未必是孟予自己。此外還有誰,能讓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都幫著先考慮一番?只能是高坐在上的皇帝。

阿四雖然對儒家一些言論十分不以為然,但也必須承認,儒家能有如今盛名,說明儒家的理論符合各方面的需要。比如孔子簡練的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漢朝就添了作料變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五常。

這兩句話都讓阿四感到厭惡,但道理卻是相當淺顯的。如今的皇帝是女人,女人就是母親,舊日的道理也要換湯藥,變成君君臣臣母母子子。

李氏對母親的大不孝,落到皇帝眼中,如同臣下的大不敬。不能孝順母親的男兒,和不會忠誠君主的臣下,毫無不同。即便是處罰李氏二人流放兩千裡,也無法消除這份惡劣的影響。

皇帝也是母親,她理所應當地要對這位可憐的母親共情,即使皇帝膝下沒有男兒。

阿四逐漸體悟到孟予的意思,這樁李氏不孝案落到大理寺卿手中也好,刑部尚書手中也罷,她們當然要按照律法行事,律法是她們判決的依據,是不能輕易出格的。但是,阿四不同。她可以站在母親的女兒的角度,義憤填膺地加重、再加重判決,即使這份判決最終被皇帝駁回也不要緊。

這就是大理寺卿將這樁案子交給阿四處置的妙處。或許正是因為大理寺卿與阿四並不熟悉,所以她沒有貿然地說出建議,而是欣然地讓阿四來找更為親近的孟予。

阿四落在文書上的空蕩神情逐漸嚴肅,孟予注意到學生的目光,笑道:“四孃的判詞,我不能輕易更改。不如四娘往甘露殿走一趟,我相信陛下一定能給四娘更合適的解答。”

這就是孟予的另一點好處了。

她從來都設身處地地為阿四考慮將來,哪怕是母子關係,她也會幫著考慮周詳。當年如此,今日依舊。

阿四徐徐頷首,起身向孟予告辭。她抽出方才交出去的書卷,徑直向甘露殿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碰上眼熟的官員,微笑示意的同時,不忘繼續思考,她等會兒是向阿孃說,讓李氏痛快地死呢?還是更痛苦點死呢?

大周律法中的刑法是不包含凌遲的,最痛苦的大概就是腰斬吧。傳說,腰斬之後,犯人不會即刻就死,會在劇烈的痛苦中緩慢地死去。

李氏死不足惜,可猛然直接提出腰斬,會不會破壞她在阿孃心中的形象呢?不妥當。

第186章

住在後宮之中、甘露門之內, 阿四想要面見母親是很容易的,丹陽閣是距離甘露殿最近的宮室,飯後散步一樣地閒逛片刻, 甘露殿就近在眼前了。

但她逐漸不甘心限制在後宮, 要往外奔忙後,甘露殿不知不覺間就距離她遙遠了。弘文館遠一步, 刑部遠一步, 大理寺再遠一步……公主府已經在修葺了, 用不了兩年, 她就會和阿姊們一樣搬出太極宮。

三歲時候,母親就是母親, 即便她是皇帝, 也會是俯身屈就小女兒的母親。十三歲時, 阿四已經長到母親的肩膀,母親在她眼中卻不再只是單純的母親了,她是皇帝。

阿四不再是可以圍在膝頭撒歡的孩子了, 所以她走向甘露殿腳步越來越慢。

孟予的話再一次地提醒了她,這個世界從不像她所感受到的那樣溫和寬容。刑部的長官孟予是阿四的乳母,有舊情在, 她無論如何為人處世都有人兜底。

但是,一旦走出這個熟悉的地方, 區區侍御史也敢上門來找晦氣。因為侍御史的行為遵守了“規則”,阿四並不能因此而大發雷霆,所以她才選擇了更迂迴的方式。耗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為了合理地、合法地把侍御史從眼睛裡挪開。

孟予讚賞阿四的舉動, 同時也提點了她分寸。

這是孟予的善意,也是孟予這些年來為官為妾的心得體悟。阿四領這份情, 卻不太樂意去遵守。

母子之前,還有君妾……之類的道理,真是令人討厭啊。

路旁的官吏和宮人沉默地見禮,阿四漫不經心地點頭,越過人流走向深宮。

在這個時代,生在帝王家未必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情,比如阿史那舍爾的命運、姬難的命運,比流水上的落葉還要輕薄。但是,能生長在大周鼎都,哪怕只是做一個富裕人家的獨子,也是千古以來的幸事。而阿四就抓住了這朵最幸運的花朵,成為鼎都內、太極宮中,皇帝的女兒,生來握有一把天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