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127節(1 / 2)

第213章

朝廷上的人又換掉了一批, 朝堂之上杖殺了兩個,貞觀大殿外摔死了一個。都是行事出了些小差錯的老臣,皇帝登基以來雖然雷厲風行, 卻頗能容人, 這樣重罰是頭一次。

據說,那個摔死的, 還是被皇帝斥責後驚嚇過度, 離開貞觀大殿時踩空漢白玉臺階, 硬生生一路滾下去, 摔斷了脖子。

一時間朝堂宮廷人人自危。

阿四聽完雪姑說完外面的新鮮事,不置可否, 埋頭繼續看書了。

出門一趟, 阿四終於稍微悟出一點皇帝的心思, 不是母親的想法,僅僅皇帝的心思。

阿四猜,現在的皇帝應該和舊日的長善公主、舊日的太子很不一樣吧, 她聽到的故事裡,舊日的公主姬羲元是個近乎完美地符合外人對太子的期待的人。勤勉、仁義、大度、愛民……所有美好的詞都能堆砌到的頭上,但她又不被虛名束縛, 果斷地殺弟、逼宮。這不是好女兒、好阿姊該做的,但這是好太子會做的。

暫且隔開母女情誼, 阿四管中窺豹,注視到了姬羲元慾望的一角。姬羲元的慾望在於權力,在於這片天下,在於掌控這天下上的人。她誠實地面對自己洶湧的慾望, 所以奮力至今。

五十歲在別人看來,即將抵達壽命的終點, 但在皇帝的規劃裡,屬於她的天下才剛剛開始。

但是,有人以為皇帝已經老了。

阿四閉了閉眼,努力去回憶遷都之前和她說過話的每個人、在鼎都望見的燒黑的屍體、他們的身份、牽扯……

某些事情上,深居東宮又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生活的太子訊息是最不靈通的。而姬宴平曾和阿四說過很多,當時阿四都沒有深想,現在回想起來,曾在當年的睦州任職的大小官員,凡是在鼎都留居的,除了張家,基本上滿門俱滅。當時派兵圍剿睦州叛軍的崔家人也是死了個乾淨。

陳文佳和姬宴平都是很實在的人啊,一個有仇必報,一個說話算話。

當時姬赤華和姬宴平跪在皇帝面前說的話很可能是實話,叛軍是真的和姬赤華沒關係,而姬宴平是放陳文佳進城的推手。

太子和孟予說的那句“我以為,左相應當知曉我的行蹤”,困擾了阿四很久。阿四一度懷疑左相陳姰是否對太子懷有不軌之心,但陳姰即便要暗中下手,不會這樣的簡單直白。

姬若木之外還有三個皇子,即使姬若木沒了,太子之位也不是非姬赤華不可。鼎都中留有陳姰和太子二人是眾所周知的事,一旦出事任誰都會疑心。

正如太子所言,左相陳姰不知道她深夜出宮——假設兩人都沒有說謊,太子以為陳姰會知道,陳姰也確實沒收到訊息,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太極宮裡人心異動了啊。

阿四已經不記得手裡書卷看到哪一列,丟開書,重新讓宮人把雪姑叫回來:“我記得,端王與端王妃好像不是跟隨御駕遷都的,他們人怎麼樣?”當時阿四著急忙慌的,完全忘記盤查鼎都那些還活著的王公貴族了。

雪姑道:“聽說當晚也有喊門的人,還有半夜三更敲後門、角門的,幸虧王府看家護院的人手多著才沒讓人打進門來。這事嚇得端王和王妃都病了,比四娘和太子殿下還要晚一步到新都。”

“那其他的宗親呢?”

雪姑莫名道:“宗親們……”

阿四飛快補充:“不是先來新都的那一批,是原先就住在鼎都裡的,我記得還有一些人活著的。”

大周姬姓宗親近百年多災多難,非但子嗣艱難,且屢屢有牽涉在各類大案中,死的最多的那一批是昭宗年間,為保太上皇當年的太子位和皇位,近支七歲往上數的宗男基本上都折了。

因人死得多,又大都身份貴重,這樁冤案也算是名聲大噪,是幾乎不可能被翻案的冤案之一。唯一翻案的機會,大概就是當年的遺孤們從現今或者未來皇帝的手裡拿到皇位,再追溯先祖。

不過,畢竟是五十年前的事兒了,當年的嬰孩現在也是老翁了。即使爵位褫奪、族譜除名,也總有三親六故,活著應該是沒問題的。

雪姑遲疑道:“這些倒真沒聽人說起過,且容我下去問詢一二。”

阿四擺手:“這訊息不好打聽,以後再說,不著急。我還有話要問,臨月和臨月家那個嫁出去的男兒怎麼樣了?多少也算半個崔家人,還活著嗎?”

“都死在戰亂中,與崔家人的屍首混在一處了。”雪姑話語間有些不忍。

“這樣麼?”阿四輕嘖一聲,“那看來玉照阿姊要守孝了。”

三道宮牆外,尚書省禮部也在為守孝一事爭辯。話語中的主角不是玉照,而是去了崔氏長男的趙家娘子。姬赤華斜靠憑几、手託下巴,觀看眾人為一點子小事爭吵得不可開交。

等一群人臉紅脖子粗地對罵完了,終於想起問問禮部不掛名的主事人姬赤華的意見。她才慢悠悠出聲:“從前難道有做官的女人要因為死丈夫丁憂的例子嗎?不必和我說那些妻從夫的胡話,宮中謝郎君死了還沒幾年呢,就照著他的例來辦。君妾有別,再添一條,不許趙娘一年之內另娶新歡為正夫,若是孺人之類幫著操持家務的,也就不必拘泥了。”

至於臨月死後玉照是否需要守孝,這是無需多加思考的事情。

母親的身份是不會因為除族而改變,等到將來或許不會再這樣迂腐,但是目前守孝是必然地結果。當今聖上是女人也是母親,國的天地是女人、母親的,小家的天也是女人、母親。天塌了,家人當然要做出應有的悲痛反應。

鼎城叛亂的清算走到尾聲。死在戰亂中的官吏官眷、士兵一概安葬,鼎都內死傷的名單清點完畢;太子閉門修養,左相陳姰因失察左遷御史大夫;閔家清繳餘匪後班師回京不敢論功,衛國公趕回北境,衛國公世子閔玄鳴入宮面聖。

在阿四出生之前,宮中就有四個小娘子作伴。四人因年齡和過往經歷等原因,彼此之間感情是有差別的。姬若木和姬赤華一向感情不錯,正如其名,是同一顆樹上生長出來的。而姬宴平和閔玄鳴年齡相仿,脾氣也對胃口,關係更親近。

年幼時閔玄鳴也被皇帝抱在懷裡逗樂、叫過幾聲阿孃,如今時過境遷,長成堅實青年的閔玄鳴跪在地上向皇帝請罪:“玄璧於亂軍之中混跡一遭,聲名受損,又為流矢傷及腿骨,實非太子殿下佳配,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神情淡漠:“善明,這不是小事,你要想清楚。”

善明是閔玄鳴及笄那年,皇帝賜下的字。

“能得陛下賜婚是閔家滿門榮耀,奈何玄璧秉性柔弱,能在亂軍中活下來,全然依憑賊首照拂,即將獲救又受腿傷不能再如常行走,無才無德無福之人,身負奇恥大辱卻貿然登上高位,來日要受的流言蜚語絕不是他小小男兒能夠承受的。而今他腿腳不便的訊息尚且不為人知,今後深居後院不再出現人前,才是他保得一條性命的方法。”

閔玄鳴抬起頭回答:“兒也有私心,兒自幼受陛下、太子以及諸王照顧,吃食用度無一不精,及笄之年更是受太子相贈無暇美玉。今玄璧有瑕,兒不願以有瑕玉璧報之。玄璧深受驚嚇,已然不敢再出門行走了。兒厚顏,再請陛下恩准玄璧入上清觀修行,一是為太子殿下祈福,二是將養神魂。”

太子斷去一手,暫且無人敢加以議論,一旦兩人成婚後,閔玄璧跛腳的訊息透露出去,他就會是太子受攻擊的弱點。可突然退婚,也會引來猜測,進退不得。閔玄璧死不足惜,屆時累及太子,才是死到臨頭之日。

上清觀在紫微宮後宮最臨近東宮的東北角,有清修的名義,也就不必退婚,只當是閔玄璧失寵,後院的男人失寵再正常不過了。如此一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帝示意冬嫿扶人起身,鬆口了:“你長大了,做事想得周到,那就這樣吧。”

時間總是流淌著的,但人卻變了。亦或者是,宮廷內的氛圍變了。

太子依然還是太子,只要皇帝的口風不變,她都會是太子。如果她死了,她會獲得一個尊貴的諡號,但是姬若木還活著,只是失去了左手。

姬若木不再是完美的太子了。

東宮人心浮動,朝廷上的官員也各有思量。阿四走在宮道上,非但偶遇官員的次數變多,官員臉上的笑容也比從前更燦爛。

畢竟她是皇帝親生的,每個人都會在心底這麼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