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163節(1 / 2)

這就是同意了。

第283章

八十老人為了不懂事的孫男從養老之地走出, 踏上了一條不知是否能再次歸來的道路。

不管別人的看法,這事傳到太上皇耳中的時候,倒是給太上皇帶來了快樂, 她足足在太極宮裡笑了一整日。就在姬無拂離開新都不久, 太上皇深感年老體弱,選擇回到生活了一輩子的鼎都, 決心在兩儀殿養老。皇帝派出了親信林聽雲護送太上皇, 並留在太極宮內統領鼎都的衛士。

人在旅途中總會學到很多, 就連太上皇也不例外, 她青年登基,除了無知的幼童時代, 後二十年都在和父親昭帝多變的心思作鬥爭, 直到禪位於女兒, 她才真正迎來一段安逸如死水的生活。這稱不上是一樁好事,生長在權力中心的人,猛然被褪去那層權力的金袍, 著實有相當長地一段時間不能適應,但人也總是能學會寬容地對待自己。

但比起舊主太上皇,老裴相就是個非常端得住的人, 她相當在乎自己的德行和聲名,絕不許自己與太上皇的君臣之義受到半分玷汙。這也不是缺點, 至少她是個女人,這意味著她的命可能出乎意料的長,足以讓她等到一個轉機。

所以,年邁的老裴相帶著一群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跋山涉水抵達福州時,見到的就是姬無拂“佔山為王”的場景。用木板搭建的高臺上, 姬無拂一身夏布衣裳,臺下是附近五座山頭的所有百姓——無論是蝸居山嶺的山民、盜匪、流民,還是山腳、河邊的良民,姬無拂親自帶人翻了一遍山林,把能見到炊煙的地方的人全部召集起來,宣佈了她的計劃。

身後用麻布拼成的寬大但簡陋的輿圖上草草畫就了五山的輪廓,並簡單標明瞭幾處移居的所在,剩下的所有地方——“全部都開墾成梯田!吃食不用操心,由我為你們提供!”

這是姬無拂的原話。

老裴相眼前一黑,但她不能立刻倒下,拉過垂珠就問:“大王這次出來,帶了多少財帛?”

這可是上千張嘴啊,秦王若是不帶足了糧食,不到十日就該帶衛士與饑饉的百姓搏鬥了。

垂珠左顧右盼:“大王搬空了大半的王府,還從謝家‘借’了好一些,一時半會兒應當缺不了吃食。”總歸秦王府留下的人都是朝廷發俸祿,餓不死的,庫房裡少些東西看不出來。

臺下的百姓中也有桀驁不馴者,瞧著多少帶點鼻青臉腫,多半是被秦王帶隊從山林間揪出來,不得不聽從的。但也有已經吃了秦王手下兩頓餐飯的精神振奮者,在這年頭能吃飽是好事,能吃上別人白送的口糧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秦王在輿圖上畫出今日的任務,在已經初見雛形的梯田上不斷地外擴,直到將一座山從頭到腳開闢為耕地,說完就讓下屬開始分發今日的餐食菰米飯搭配一小塊野豬肉。難得一見的葷腥是秦王前日裡興奮遊山的意外收穫,與護衛獵殺野豬之後,順著被野豬破壞的捕獸陷阱順利地發現了四五戶住在深山的人家。

千把個人被分佈進兩座山間開墾,姬無拂則志得意滿地遠眺熱火朝天的景象,等人散盡了,姬無拂便發現了站在角落的老裴相和正不停解釋的孟長鶴與垂珠。

姬無拂跳下高臺,三步並作兩步走到幾人邊上,笑問:“在說什麼呢?這麼熱鬧。”不等老裴相回答,攬著人就要往附近院中吃飯:“裴師傅長途奔波一定餓了吧,來,我們邊吃邊說。”

老裴相很有食不言寢不語的忌諱,用過人的年齡壓住一眾小輩,細嚼慢嚥吃完才與姬無拂問起此間事端。姬無拂直接她把將方圓五里沾邊的山嶺村莊全部召集一處,先開墾,好地段種水稻,邊邊角角和暫時存不住水的地段再種紅薯、玉米的“大規劃”說了,在老裴相愈發嚴肅的目光中她的聲音不自覺小下來,但依然堅持說完:“等到秋季能再種一稻,全部收成之後,還能修一修從這裡通往縣城的路段。”

老裴相眉頭皺得打褶子,一個五穀不分的親王說起種地,任誰也不能全然信任,但老裴相終究還是沒有多說:“你想清楚了就好。”

這一千人,於姬無拂而言她養得起,即便是她的決定出錯,也能保證這一千人吃飽穿暖,即便有些天真,老裴相也不認為自己應該武斷地叫停。

姬無拂將老裴相千里迢迢地請到福州來,不是為了讓對方看自己擺弄福州鄉里,當日下午拉著老裴相見過一眾學生,並將人安置在閔縣,第二日就在閔縣最寬敞的院落內佈置了學堂,將老裴相舊日裡培養的學生全都安排進去,且有意令她們自己推出書院院長。一群二十許的學生猛然被秦王委以“傳道受業解惑”的重任,神情緊張並著亢奮。

老裴相反而被落在一邊,與姬無拂說話:“你將我一把老骨頭千里叫來,就是為了幫你看這門戶的?”

姬無拂擺擺手:“這些學生啟蒙晚了,家財不豐、出身也難,於科舉一道難有進益,全都留給我添作學館的師長,以後自有我給她們出俸祿。無需三五年,這一批人歷練出來了,一代換一代,要不了多久學館就能從閔縣散至福州十縣,再十年便能到鄉里。而我請師傅來是為了安她們的心的,也是為了安師傅的心。若是能安心做個學館師長,便是沾了列入四民之首計程車的邊,不枉數年寒窗。”

每年能參加科舉的人數是有限的,為官做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難掩光華的珠玉大都送入都城受教導,剩下的人也不能輕易地拋棄啊。

老裴相低聲嘆息:“百人、千人、乃至於萬人你或許能貼補生計,大周九千萬人,便算孩童一成,女童為半成,也該有四百五十萬許人……莫說你,便是國庫也吃不住。”

姬無拂道:“不去做總是覺得不足夠的,新稅法已經落下,來年稅收必定遠超過往,若是不花銷了去,這筆錢財留在國庫裡不過頹然餵了蛀蟲,倒不如拿出來貼補百姓。再說了,師傅怎麼就知道此地的人養不起多餘的一座學館呢?”

老裴相神情複雜:“這……聖上同意了?”哪怕皇帝同意,戶部竟也願意、且拿的出這個錢?

姬無拂驚詫:“孩子在外做事,還沒做出點名堂怎麼好意思告訴家君?”

當然是先瞞著,能走一步算一步,等到入不敷出了再跑回家去哭哭窮,往東宮拉著太子衣袖哭窮,再趴阿孃大腿上嚎,往宋王府裡支一筆財帛……不就週轉過來了,難道阿孃阿姊還能眼睜睜看著她窮困?

“怎麼就選了福州呢?”老裴相抽了抽嘴角,人老了臉皮就該像老樹一樣越發厚實,但老裴相的臉皮先天不足,至今也沒完全修煉到家。

姬無拂坦然自若:“福州山嶺多,路難行,外頭的訊息也傳的慢一些。而且福州離海不遠,真缺了什麼、碰上什麼,運送、坐船都比較方便。”

家底豐厚最大的好處就是姬無拂有足夠的財帛用來浪費,就算在福州建學收效甚微也無妨,她再換了北邊、關中去試一試就好,再不成她退回新都、鼎都從都城市民中開始試驗。不過,自上而下改變需要的時間太漫長,她總得多在下面試兩次,不然多不甘心啊。

姬無拂兀自在福州花錢如流水,每隔三五日就要有那麼幾輛車是專門為秦王送資財的,至於新都內操持家業的謝氏該如何面對赤紅一片的賬本不在姬無拂考慮的範圍。

人都取回來了,總該有點用處吧——王宅內的屬官、內官、宮人都是朝廷出俸祿,哪兒就需要花錢了呢?

王府內唯一需要張嘴吃飯的只有兩樣,一是日漸擴大的匠人群體,匠人是姬無拂發展工坊的主力,絕不可缺衣少食,還得寬裕衣食,逢年過節添禮金,她們的俸祿來自城外的工坊,是不歸內宅小郎節制的產業,由長史與宋王磋商。二是後宅多餘的、沒正式名分的男人,他們的男紅逐年精進,管事會透過查驗他們的男紅定下半年的吃穿用度。

如果秦王都已經安排得這樣周到了,謝氏與阿史那氏還管的不好,敗壞了聲名,也怪不到秦王的頭上。退一萬步來說,難道就不能是遠在河東的裴氏花銷太大了嗎?

鄉內山間開墾出來的水田依山,形狀是無法規整的,因此分田之際免不了有佔多佔少,而今既然是姬無拂做主,自然是在三百戶中各戶取一個女人單獨登記在冊排序,每日用一到三個骰子丟數,點到誰就分給誰,分過了的就標紅。等女人都分過一遍了,再把剩下家中無女的男人編成一男戶,總共分一田。

公不公平的,總歸都是姬無拂出糧食僱人來開墾,沒人會在衛士明晃晃的刀劍下來試圖和姬無拂講道理。

姬無拂且記得捎帶出來的長壽,來福州的第一日就把長壽丟給閔縣縣令孟長鶴帶著。長壽跟著孟長鶴跑進跑出,偶爾能見一回在田地裡試圖親手種紅薯的姬無拂。

有一日,長壽正好撞見了佔滿半身塵土的秦王,當場語無倫次:“啊……季母所攜財帛已然用盡了麼?我還有些門路……不,家母的孺人王氏與我說過福州有些產業……或可取用。”

“這可真是太好了。”姬無拂登時眼前一亮,雖然出門前玉照阿姊資助過她一筆不菲的絹布了,但誰會嫌棄財帛多。姬無拂熟練地用溪邊河水沖洗手,溼漉漉的手渾不在意地搭在大姪兒肩上,“來,我們仔細說說,我可記得當年王家鉅富……”

第284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秦王自認是天底下頭一等的君子,自然不會去做脅迫商賈捐獻家財的惡事,她選擇拿出一份紡紗車的圖紙好言好語地和長壽說明其中的關竅, 然後讓長壽作為說客, 幫她從王家翹點財帛出來。

反正她手下的匠人已經改良出更好的了,這玩意遲早要漏出去的, 不如趁著風聲還沒傳到都畿道以外的地方, 先薅一把。

“這事簡單, 只是我有旁的事情不能明悟季母的意思。”長壽接過圖紙, 向商賈借財這種事對於端王宅來說稀鬆平常,在她看來就連這份圖紙也顯得多餘。王氏嫁入端王宅邸操持家業數年, 從沒有說叫端王宅入不敷出的時候, 便是端王在府裡換人最勤、設宴最多的時間裡, 王孺人寧肯動用陪嫁貼補,也絕不肯叫王府多一分損耗——他的陪嫁本就是王家奉送的賣命財,不用在端王府又能用在哪裡呢?

姬無拂笑:“此處唯有你我, 有什麼事是不能直接問出口的?”

長壽便問:“季母在這窮鄉僻壤之地耗費諸多心神,這值得嗎?此地的庶民,當真能理解仲母的心意?”

越是小一輩好似就長得越快、越高, 姬無拂伸手摸摸長壽披散在身後的頭髮,道:“你已經十四歲了, 要不了多久你也要出閣開府學著當家做主了。聽說你對待身邊的伴讀和隨從都非常和善,東宮內的宮人對你也是讚不絕口……可是,長壽認為她們理解、甚至認同你的所思所想,能明白你每日都在為何而早起習武、半夜溫書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