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喧囂外,伏波嶺規模初成(1 / 2)

本書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劉協現在不太想摻和朝堂上的事情。

在他看來,伏波嶺那邊的展,才是自己眼下的重點。

但是在下了朝會之後,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去蔡家,幫著蔡邕收拾行李,而不是直接返回伏波嶺。

所謂一不做二不休。

他這次,就是要乾淨利落的帶走整個蔡家,絕對不會讓任何意外情況出現。

反正蔡邕回到洛陽,也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其實也沒多少東西好收拾,最大的一份家產,或許就是那一卷卷的簡書了。

當然了,這種事情放在劉協的眼裡,可壓根兒算不上什麼問題。

蹇碩隨便打個招呼,就可以輕鬆搞定。

於是,不到午時,一行人就再次暢通無阻的回到了伏波嶺……

這會兒的伏波嶺,可不是四個多月之前的那個伏波嶺了。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嶺上那掩映在如蔭叢林間,星羅棋佈還未能完工的建築。

及走到近處,才現這些從嶺上一直蔓延到南麓,又在開闊平地上同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建築群,竟然在風格上,與當前的主流建築特色有著極其明顯的差異。

漢代的建築,雖然已經形成了傳統的抬梁、穿鬥、井榦這三種主要大木構架體系,並趨於成熟化。

但是,這顯然並不符合劉協的胃口和要求。

畢竟,木質主體的建築,美則美矣,但是住起來,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舒服了。

隔音、防寒、採光啥的就不要說了,單只是一個防火問題,就足夠讓人提心吊膽的了。

所以,藉助北邙山地質多粘土的優勢,他乾脆在嶺北一帶,直接建造了幾個磚窯來燒製青磚。

雖然暫時還辦法挖到煤炭,但是大批的木材還是應有盡有的,哪怕是松木,在這個年代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之所以必須選擇松木,原因就在於普通的木頭燒窯,還是有所欠缺,窯內溫度燒到八百度沒問題,但這和磚窯需要的近千度高溫,還是差了點兒。

而松木本身則因為富含油脂,所以熱效率極高,燒磚窯還是可以湊活一下的。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當然了,之所以選擇青磚,也是因為原材料好解決,雖然相較於紅磚的燒製有些略顯複雜,用於建造房屋也不如紅磚實用,但比起木質建築來,還是優點多多的。

以磚木結構為主體的建築物,就是以磚石為主,木質為輔,在保留了當前夯土築基的風格上,直接以青磚為主體承重結構,然後以三角木質主樑以及輔梁,再搭配頂板、石灰質和弧形瓦落成。

雖然看上去,沒有漢代建築那種高臺雄偉的壯麗,但在實用性上,顯然已經出了好幾個檔次。

這也比較符合劉協的習慣和要求,最起碼不用怕被人輕易一把火就給燒光了。

正因為如此,他才藉助伏波嶺這邊白紙上好作畫的巨大優勢,選擇了按照自己的心中藍圖,來規劃和打造伏波嶺。

所以,蔡邕一到這邊,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有些另類的建築風格。

沒有殿宇樓閣等宏大的建築,沒有飛簷斗拱、雕樑畫棟,也沒有文人最講究的那種天人合一意境。

什麼望樓、倉樓、水榭、門樓、飛閣什麼,統統沒有。

給人的感覺,就是倆字樸實。

不追求古樸的意境,也放棄了人文上的內涵,甚至拋棄了代表祥瑞的各種雕飾寓意,而是彷彿回到了返璞歸真的實用性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一下子就把蔡邕給深深吸引住了。

當然了,之所以被吸引住,可不僅僅是這些初具雛形的建築,關鍵還在於那些忙碌於其間的身影上。

不管是從軍的、做工的、維持日常巡查的,還是其它的人員,這些人的精氣神裡,都明顯流露著一種極其少見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就是那種眼裡帶著光彩,渾身帶著勁兒,看上去就能感受到對未來日子有了奔頭的樣子。

這就讓蔡邕覺得很有些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這麼些年以來,大漢各州郡可謂是天災人禍一直不斷的。

從旱災、蝗災、瘟疫,再到黃巾之禍,各地叛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