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再落子,李文優謀劃白波(1 / 2)

蔡邕不知道劉協所謂的工,指的是涵蓋各大領域的工業體系雛形的構建。

他對於工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漢代手工業的層面上,也就是冶金、漆器、絲織等行業的從業人員。

甚至擴充套件一下,還可以把下九流的那些賤業,給一塊兒囊括進來。

奇淫技巧嘛,放在漢代確實都屬於地位低賤的行業。

這不是某個人的看法,而是當前主流價值觀上的普遍認知。

蔡邕也不會例外,他從小接觸的,就是這樣的觀念和教育。

歷史侷限性就是這麼狹隘。

所以,他想象不出什麼叫做工業體系,同樣也不會知道商業的展和興盛,對於社會繁榮上的推動力,究竟有多麼強大的影響。

但他卻還是能夠從劉協的話裡,隱約感悟到了從未觸及過的新式社會結構層次。

這讓他一時間有些頗為好奇。

也直接抓住了劉協所提及的那兩個“要”字要打破知識傳承壟斷,要建立起士農工商有序的迴圈體系。

後者因為認知上的不足,他覺得可以姑且不予置評。

但是對於前者,還是有資格給出相應建議的。

於是蔡邕略微斟酌了一下,才開口道“殿下所言,或許真的是一條新的思路,但是真正實施起來,肯定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畢竟,朝堂和各州郡縣就算是再怎麼糜爛,掌控權柄的,也依舊是那些士人和豪門世家,雖然其中大多數的人,只能算是和光同塵,隨波逐流之類的存在。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這些力量合流在一起的時候,整個漢室天下,確實就是鐵板一塊,而且是密不透風、針插不進。

“所以,殿下最好還是見機行事,然後徐徐圖之,萬不可急於求成,妄想一戰功成。”

意思很明白,當這些士族鐵了心要擰成一股繩的時候,其實換成誰去當那個皇帝,真的並不重要。

只要大義在手,最大程度上限制住了皇權對朝堂的控制,那就依然是士族凌駕於天下的大一統之局。

表面上看上去,似乎還是皇權與士族共治,事實上呢,則是士族在藉助皇權的名義,在施政於天下萬民。

這是另類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還沒有後來曹魏做的那麼決絕罷了。

所以,別看靈帝劉宏只有兩個兒子,但是真有必要的話,他們是隨時可以換個人的。

劉姓宗室可不缺少這樣的人選。

就連劉宏這個皇帝,當年不也是這麼被選出來的嘛,這就叫做正統大義,說白了,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而已。

劉協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笑的依舊十分和煦,“蔡公放心,我還不至於那麼魯莽行事,自然也知道想要完成此舉,肯定非是一日之功。

“這也是我暫時避開洛陽的原因,而目的,無非就是不想受到更多的干擾,偏安一隅從頭做起,然後驗證一下這條路子罷了。”

蔡邕點了點頭,“這麼說來,那大片的燒窯和工坊,就是殿下在工商領域點起的第一把火了?”

劉協眼神裡滿含自信,抬手指著嶺下劃了半個圈子,“不錯,這裡就是我大漢工業、農業和商業正式崛起的起點。

“同時,也會是破除世家知識壟斷,真正實現普及文化、教化萬民的開端,不知蔡公可願在此盡一份心力?”m

蔡邕哈哈一笑,豪氣頓生,“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這會兒的他,也終於明白劉協為什麼會把自己帶過來了,不是為己,而是為民啊。

於是心裡對他更加欽佩了一些,“不過一人之力終究有限,我覺得還可以多邀請幾人,一起來共襄盛舉才對,比如剛剛賦閒下來的盧子幹?”

劉協眼睛一亮,“好啊,盧尚書士之楷模、國之楨榦,若能和蔡公攜手並肩,必能成就一段佳話。”

心說就等你這句話了。

蔡邕和盧植本就是一對老友,再加上對方剛剛被董卓罷官閒置,還不如順水推舟一下,讓蔡邕把這一家人給接到伏波嶺這邊呢。

而且盧植此人,先後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能文能武且品德高尚,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就算蔡邕不主動提及,劉協也會等盧植舉家離開洛陽時,趁機邀請對方入駐伏波嶺,總好過讓他隱居到上谷軍都山,然後再跑去給袁紹當軍師要好得多吧。

蔡邕卻不知道劉協心裡早有打算,聽到對方滿口應允了下來,心裡更加高興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