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陣前鬥將

戰陣之間,多算多勝,少算少勝。

經過縝密勘察,軍師吳用將此戰的主戰場,設在了前次行軍比賽時,參賽隊員需要穿過的那片密林附近。

這片林子佔地廣大,有利於藏兵;林中有大清河穿過,可以在此處設定第二道防線。

此地是進入梁山的必經之路,童貫大軍想繞都繞不過去。

梁山大軍行動迅,提前1天到達了指定位置。

梁山共有6萬兵馬參與作戰,吳用將其分為三部。

第一部分為主力部隊,包括此次戰前整編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軍團,以及人的預備隊,共3萬人。

第二部分為騎兵部隊,分為兩部分,隱藏在密林之中,共3ooo人。由關勝、呼延灼統領一部,林沖統領另一部。

第三部分為接應部隊,也分為兩部分,前面的人,是埋伏於密林之中;後面的餘人,則分佈於大清河沿線,架起浮橋,組成了梁山第二防線。如果主力部隊不幸潰敗,就需要接應部隊防守反擊。

……

反觀朝廷大軍,眼下分為兩大塊。

前面是韓天麟的六萬廂軍,後面是童貫的四萬部眾,兩者中間相隔三里地。

突有探馬飛報:“稟告韓將軍,前方現一彪軍馬,共5oo餘人,為者身長九尺,使一杆丈二長槍,打出的旗號是: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

韓天麟想了想:“盧俊義?我知道這個人。走,咱們去會會他!”

……

盧俊義最拿手的是武器是棍棒,戰陣之間卻多用長槍對敵,此刻單馬銀槍,面對那數萬大軍,怡然不懼,頗有大將風範!

雖千萬人,吾亦往矣!

……

盧員外拍馬向前,大聲呼喝:“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下樑山盧俊義,特來請教諸位將軍!”

韓天麟有心射死這個姓盧的,可惜盧俊義剛好在弓箭射程之外。

老盧也是久經戰陣之人,對於距離的把控,還是心中有數。

韓天麟吩咐道:“老陳,你的大桿刀氣勢非凡,趕緊上去砍他幾刀,挫挫這小子的威風;若是不敵,做做樣子回來便可,不要戀戰!”

河北玉麒麟的名號,老韓之前略有耳聞;不過百聞不如一見,此人是否有真才實學,還要經過真理的檢驗。

鄭州都監陳翥笑道:“請韓帥放心!某的大刀早已飢渴難耐!”

什麼是真理?大刀就是真理!

陳翥拍打座下的烏青馬,橫著手中的大桿刀,直衝盧俊義,看那樣子,彷彿要把老盧撞死。

刀法重氣勢,藉著馬匹的衝勁,陳翥的手中刀勢大力沉,直劈盧俊義的面門。

老盧不慌不忙,調整角度,丈二銀槍往上一架,便擋住了陳翥的重刀。

雙方你來我往,一場精彩的廝殺,就此展開。

槍這種武器是長矛的變種,與矛的最大不同,乃是長杆的硬度。

槍桿要比矛杆軟,作戰時可以彎曲,防守的時候可以卸力,進攻的時候可以繞出弧線,總之要比長矛更加靈活。

梁山上用矛的好手不是沒有,典型例子便是豹子頭林沖;但用槍的好漢佔了絕大多數,足可見諸位英雄對槍的青睞。

陳翥與盧員外甫一交手,便知這個打頭陣的梁山鳥人,絕非浪得虛名之輩,其槍法變化繁複,忽而大開大合,忽而精雕細琢,剛柔並濟,著實有大家風範。

常言道:“刀如猛虎,劍如飛鳳,槍如游龍。”在大戰之前,陳、盧二人的這番龍爭虎鬥,算得上是精彩至極,可圈可點。

就是時間有點兒短。

吳用派盧員外打頭陣,那是有原因的其目的是挫敵銳氣,因此出戰之前特意囑咐老盧,若是覓得鬥將的機會,最好能戰決。

雙方戰至二十合的時候,盧員外已對陳翥的刀勢瞭然於胸,槍法突然一變,給老陳來了個蛇形走位;陳翥連忙使刀杆向上隔開長槍;孰料盧員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覷見老陳胸前的空檔,循著那曼妙的角度,倏然一刺,長槍穿胸而過,殺到手!

盧俊義面不改色,將陳翥的屍身甩落馬下,朝著官軍做出一個割喉的手勢,隨後便調撥馬頭,瀟灑離去。

陳翥已經無法呼吸,他腦海中最後的畫面,是梁山附近的藍天白雲。

他是此次戰爭中,位獻出生命的高階將領。

韓天麟差人收回陳翥的屍體和兵器,同時平復下內心的悲痛之情。

隨後指揮大軍繼續前進。

瓦罐不離井上破,壯士難免陣上亡。

戰爭,是真的會死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