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套路無邊(1 / 2)

馬班頭道,“狗屁,趙半城那廝得意時,偶爾到順天府衙行走,他也是鼻孔望天……”

張三小聲道,“馬爺,反正您也看趙老闆不順眼,這次您放開大路,容我們當面呈誠燕知府,請父母官為被趙半城欺壓的船工們出頭。”

馬班頭沉吟道,“這些話,我可以幫你傳到,我家老爺正在處理要務,你們這群人……一個也不許上堂。”

張三為難道,“我們趙氏船工工會,向來配合燕知府大人的領導,一年也難得鬧上一次。”

馬班頭罵道,“我家老爺好說話,你們這群渾蛋順勢,還鬧上癮了?”

張三笑道,“一次一次,今年就此一次,下不為例。”

馬班頭鬍子一吹,“但凡有個屁大的糾紛,這家鬧完了那家鬧,你們真把這應天府衙門當成墟市了?”

張三道,“無理取鬧這頂大帽子可不能亂扣,那是沒素質之人所做之事。”

金木柯縮頭躲在美女從中,仍被馬班頭一眼認出,馬班頭禁不住冷哼一聲,“你們倒講了一口好素質。”

張三小聲道,“馬爺您看,這船工們今曰趕齊了,如今半個金陵城的百姓們都在盯著此處,假如不讓大家夥兒撈點彩頭,恐怕……”

馬班頭道,“船工們鬧便鬧了,你今兒弄群娘們兒來湊什麼熱鬧?”

張三道,“大家順路而已,咦,我還真不曉得,這幫姐姐們今兒個的哪門子的神經?”

馬班頭看著衙門前府前大道人山人海,也恐久則生變,眉頭一皺,對著張三耳語幾句。

張三領命,返身回去先將幾位領班拉出佇列,吩咐工會工作人員約束全部船工就地靜坐相候。

應天府衙門開半扇,這才有麻五領著張三及眾位領班側身而入。

船工們全聽工會招呼,一聲令下,大家席他坐翻了半條街,更將迎風而立的歡場女子們映襯得傲視街面。

花湘憶道,“馬班頭,小張三己經進去了,燕知府何時接見我們姐妹?”

馬班頭貴為應天府總捕快,管理著江寧、上元。轄江寧、上元、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溧陽共八縣的治安。

洪武二十六年,應天府編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一十五戶,人口一百十九萬三千六百二十人。

馬班頭乃是一人之下而百萬人之上,應天府地面上除了燕知府之外哪個見了他不當面尊稱一聲馬爺。

這花湘憶在眾人面前,大喇喇直呼一聲馬班頭,惹得馬班頭臉色一沉,道,“花湘憶,你不帶著眾姐妹們在花船之上好好操琴習藝,今日跑到應天府衙鬧的是哪一齣?”

花湘憶道,“我們要見燕知府。”

馬班頭道,“我家老爺日理萬機,豈是你們想見就能隨便見的!”

花湘憶帶著歡場女子們吃吃笑道,“日理萬機?日理萬妓?”引鬨笑一片。

馬班頭喝道,“嚴肅,注意素質!”

於是做西女裝扮者歌舞,做東瀛女裝束者奏樂,花湘憶帶著黑帽紅衣女子們微啟珠唇吟唱

“梁山感杞妻,慟哭為之傾。金石忽暫開,都由激深情。東海有勇婦,何慚蘇子卿。學劍越處子,然若流星。損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斬掉國門,蹴踏五藏行。豁此伉儷憤,粲然大義明。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榮。淳于免詔獄,漢主為緹縈。津妾一棹歌,脫父於嚴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要離殺慶忌,壯夫所素輕。妻子亦何辜,焚之買虛聲。豈如東海婦,事立獨揚名。”

圍觀者眾,大多數不明其義,只知面前這群撫琴吹蕭歌舞吟唱的煙花女子們論及身材樣貌歌聲舞姿無一不是人中極品,觀眾們禁不住喝彩連連。

燕知府出一介文士,馬班頭隨侍多年,陪著也略識詩書。

馬班頭沒想到自己一句注意素質,惹得這群煙花女子們,唱起了唐朝詩仙李太白的《東海有勇婦》。

詩中說的是,東海勇婦大義明而報夫仇的義舉感動朝野,引得主上免其死罪,而且美譽流傳,名列史冊。

這本是李太白作品中比較生僻的詩句,哪知這群秦淮河邊討生話的煙花女子們樂感極強,花湘憶信手捻來,一眾煙花女子們倉促間隨之撫樂伴唱竟也相得益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