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有一場比槍炮更險惡的大戰(1 / 2)

楊文華被拖下去之後,還猶自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賠了!

要知道,他本是江南仕宦之家,自幼聰明,靠著家族裡盤根錯節的關係,年方十二歲便參與了鄉試,&bsp&bsp中了個不高不低的功名。

其後又經過一番沉澱,家族中投入了不少花銷來經營名聲——這並不是什麼需要隱晦的,讀書人的事,能叫做運營嗎?那叫做‘養望’!

到了他十八歲那年,他便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才子了。

開始了科舉,中了舉人,&bsp&bsp然後又出了幾本詩集,&bsp&bsp博得了好名聲。

其時魏忠賢已經死了,家族裡便又運作了一個曾經被閹人迫害的名頭,到了已經身故的左光斗的墳前祭拜,做了一篇祭文,在復社士子中流傳。

到了崇禎六年,他便中了進士,取了個不高不低的名次,先是在京師翰林院呆了幾個月,然後找著由頭外放杭州。

如此一來,家族中的投資和收益便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楊文華的這前半生,便是一個江南仕宦典型的人生經歷。

千百個楊文華聚攏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透的江南。

流賊在河南河北鬧得天翻地覆,與江南無關。

李自成和張獻忠最多洩憤式的去一趟鳳陽,可是他不會過長江。即便都知道江南豪富,流賊就是不會來。

這是實力,也是默契。

大明和建虜在遼東打得血肉橫飛,&bsp&bsp也不過只是江南人物的談資而已。

有才的做幾慷慨激昂的詩詞,有財的給他們幾封銀子做打賞,熱熱鬧鬧的,大家便都算是支援了國家。

至於鬧得天怒人怨的‘遼餉’‘練餉’‘剿餉’,與楊文華這種人是沒有關係的。

江南的家族中,誰家還沒有個進士了?

家道再中落,找幾個舉人也總能找得出的。

便是連舉人都找不出的,金陵的國子監捐個功名也是可以的。

有錢人家,只要肯努力,總是能找到出路的嘛!

即便是到了甲申年,大明眼看就沒了。

家族也不會太過於驚慌!

一來,可以擁立;

二來,可以歸順;

實在不行,甚至還可以拉起一支‘義軍’,不過這已經算是走投無路的下下策了!

不管怎樣,只要家族實力在,那盤根錯節的關係在,便總是有出路的。

家族還可以按需分支

你熱愛大明,那好,你去擁立;

你看好大順,那好,你去參加‘義軍’;

什麼,還有族人覺得建虜也很有前途的?那行吧,你去當奴才!

總而言之,大家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

只不過,,在朱由檢渡江之後,這種穩定的投資模型便失效了。

一本《南明史》徹底攪亂了江南大族的思緒,連錢謙益這種大族都栽了。

更別說,還有錦衣衛暗中下黑手,今天找個由頭抄家,明天找個由頭審問,再大的家族也經不住三番五次地摘黃瓜!

楊文華還算是眼力好的,就在朱由檢取得金陵大捷之後,便主動地投靠了過去。

銀子的威力,不管在新朝舊朝都是一樣的。

這才在新朝中謀得了一個御史的身份。

而且,在這個工坊遍地的風口上,他還為自家又謀得了好大一股力量,不但銀子更多了,以往那種靠著姻親和血脈維繫的關係,因為利益的糾纏,也更加牢固了!

谷與&1tspa&gt 這世上,當兒子的可以不認老子,當妻子的可以不認丈夫,但是,沒有誰會不認銀子!

一開始他們藉著風口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