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風起雲湧(上)

十一月十八日,宣府。

大約三天前,素有“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美譽的宣府鎮突然風雲變幻。

起始於張家口堡,先是城中的糧店毫無預警地停業,迅波及到宣府鎮的其他城鎮。

這引的恐慌情緒使各地百姓陷入混亂,爭相搶購,差點造成人員傷亡。

更令人費解的是,擁有張家口堡乃至整個宣府鎮極大影響力的八大晉商對這種“異常”保持沉默,不僅沒有出手穩定市場,反而關閉了其他生意。

如此一來,各地市場一片蕭條,恐慌升級,黑市糧價飆升,不明真相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只是市民,這種緊張情緒還影響到了駐守各堡城計程車兵,軍中已出現士兵抱怨買不到生活用品的聲音,雖未釀成動亂,但已是潛在的危機。

...

...

宣府城中一家不起眼的酒樓二樓陽臺上,幾個魁梧的漢子俯瞰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表情嚴肅。

“調查清楚了,確實是從張家口堡開始的閉市嗎?”

片刻後,一道低沉的嗓音從領頭的壯漢喉嚨裡溢位,他的容貌正是錦衣衛指揮駱思恭。

他受皇命,詳查宣府富商與敵通好的案件,已在此處多時。

\"回稟大人,確實如此。\"

聽見這話,一名錦衣衛隊員掃視了明顯冷清的街道,才一臉嚴肅地回應。

或許是預感到末日來臨,張家口堡內的富商們並未掩飾,毫無預警地關閉了糧鋪,似乎毫不畏懼日後官府的追究。

\"城內的糧食還能維持多久?\"

駱思恭聽到耳邊的問題,原本陰鬱的面色更加難看,他低估了這些商人的手腕。

聽到上司的詢問,樓臺上的幾位錦衣衛面面相覷,流露出一絲為難,然後在駱思恭嚴厲的目光下拱手道:\"據微臣私下查探,恐怕支撐不過幾日了...\"

張家口堡的幾個富商掌控著宣府鎮近半的糧草供應,突然停業,對市場的影響難以估量。

如果不是錦衣衛亮出身份,威逼利誘,讓宣府城的部分糧鋪繼續營業,恐怕宣府早已陷入混亂。

即便如此,城中的糧價相比以前也上漲了過三成,而且在民眾搶購的熱潮下,存糧已經接近耗盡。

照此態勢展,恐怕不用多久,城裡的糧食就會被搶購一空。

\"大人,是否需要從大同等地方再籌集一些糧食?\"

早在錦衣衛察覺到張家口堡商人的真正意圖後,他們就緊急從大同等地區籌集了一些糧食,雖是杯水車薪,但總比沒有強。

現在宣府的動盪已無法避免,恐怕過不了幾天就會波及軍隊,那時就不只是糧食被哄搶那麼簡單了。

手中有糧,總是有備無患,也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聞言,駱思恭臉上閃過一絲動心,但短暫的思索後,他緩緩搖頭。

大同離宣府不近不遠,至少三天往返是不可能的。

既然混亂已不可避免,倒不如靜觀其變,看看張家口堡的商人還有什麼招數,反正京城派出的騎兵很快就會到達宣府。

幾天前,他就得到訊息,天子已從四衛營和京營各抽調兩千精銳騎兵,由幾位武將率領,日夜兼程趕往宣府。

此刻他們錦衣衛輕舉妄動,可能會打草驚蛇,刺激到張家口堡城裡商人們的敏感神經。

這些邊疆的豪門富商竟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私通建州女真,真是膽大包天。

\"大人,微臣擔心軍隊會生譁變...\"

看見駱思恭堅決地搖頭否定,幾位錦衣衛立刻謹慎地開口,視線同時投向附近的城牆,臉上流露出一絲緊張。他們清晰地看到,往常還有士兵巡邏的城牆上此刻空蕩無人。

根據這些日子他們在宣府城的探查,他們瞭解到這裡的將領與張家口堡的豪紳富商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儘管新任的宣大總兵楊肇基剛上任就以“換防”為由,將張家口堡外的將領調往大同,但宣府城中仍有將領與商人相互勾結。

\"安心,那些商人在逃離張家口堡之前,宣府不會亂。\"駱思恭深沉的臉上浮現出一種難以捉摸的微笑,他在錦衣衛任職二十多年,最懂得人性。那些商人在張家口堡投入了一生的心血,怎會輕易捨棄?除非到了生死關頭,他們才可能“背井離鄉”。

何況他們自信張家口堡和宣府都是他們的眼線,即使朝廷真有行動,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所以,在城中的糧食耗盡,或者他們決定離開張家口堡之前,宣府的局勢不會失控。

\"嚴密監視城中的商家,特別是糧店。\"

\"一旦現有人哄抬糧價,立即逮捕。\"

駱思恭掃視著寂靜的街道,語氣嚴峻地下令。京城距離宣府只有四百多里,就算鐵騎為了掩飾行蹤故意放慢度,最晚後天也會到達。一旦騎兵抵達,宣府的動盪就會瞬間平息,那時就是那些商人的末日。

想到這裡,駱思恭的目光變得銳利。這些商人竟然膽敢私通敵軍,侵蝕大明的根基,罪不可恕。稍作沉思,他又把注意力轉向大同,張家口堡的商人只是開始,而非終結。真正的大角色,還在大同。

比如那位世襲王位的代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