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勢所趨

三月二十九,春分。

儘管女真大軍已“圍城”多日,但由於城中祖家的“運籌帷幄”,民心還算穩定,氣氛寧靜。任憑女真在外叫囂,城門依然緊閉。

奇怪的是,寧遠城保持著“靜觀其變”的態度,城外的dazi也只是仗勢欺人,除了每天在城外叫囂,再無其他行動,連象徵性的攻城都沒做。祖家的策略雖然保護了城內的軍民,但一些年長者私下還是會抱怨,那些dazi總共不過五千,如果祖家決心“殺敵”,恐怕他們早已狼狽不堪。

然而,寧遠城內的氣氛卻相當寧靜,沒有戰爭的緊張和嚴峻,與百里外的錦州城形成了鮮明對比。城內平靜的背後,祖家卻因為前一天深夜從京城來的十幾名騎兵而如墜冰窟,平日冷靜的祖大壽大雷霆,讓府中的人都膽戰心驚。

天剛矇矇亮,祖大壽視為左右手的祖大樂和吳襄先後進入了府中。“馬世龍和黃得功已經出了嗎?”在官廳中,穿著常服的祖大壽麵色冷峻地問道。一夜未眠,他的眼袋黑,眼睛佈滿血絲,但他身上散出的戾氣仍然令人不安。

“大哥說的沒錯,他們快要到山海關了。”吳襄的臉色也不好看。據情報顯示,山海關總兵馬世龍和副將黃得功的日行度遠百里。

如果只是他們兩人還好,畢竟都是軍人,有點功夫,但他們的騎兵怎麼也有這樣的度呢?更糟糕的是,京城隱約傳出訊息,馬世龍和黃得功的目的地不是邊關要塞山海關,而是他們所在的寧遠城...

“小皇帝太過分了!”祖大壽憤怒地拍打著身旁的桌子,面目猙獰地咆哮道;小皇帝早不來整頓山海關,晚不來整頓,偏偏在這個時候派大軍出京,其意圖不言而喻。

“大哥,你得儘快做決定,聽說登萊巡撫的戰船已經到達旅順了...”祖大樂走上前,緊張地說。這話一出,祖大壽原本陰沉的臉色更加難看。自從遼瀋和廣寧相繼失守後,朝廷對他們這些將門世家一直是妥協,何時有過如此強硬的態度?

“大哥,據京城傳來的情報,馬世龍帶的幾千騎兵聲勢驚人,遠非以前的散兵遊勇可比...”吳襄似乎沒注意到祖大壽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又緊張地說了一句,眉宇間滿是敬畏。別說京城的小皇帝登基還不足半年,就連昔日權傾朝野的“九千歲”對他們也是禮遇有加,從不敢頤指氣使。

\"別擔心,朝廷不會對我們怎樣。\"看著身邊的妹婿和堂弟都一臉憂慮,祖大壽不禁開口說,接著像是在安慰自己,又補充道:\"況且我們沒做錯任何事。\"

城外的女真韃靼正眈眈虎視,他出於謹慎才\"按兵不動\",有何過錯呢?

儘管這麼說,祖大壽的呼吸卻越來越急促,雙手也開始顫抖。仗著手中的\"兵力強大\",他不斷向朝廷展示野心,每次都如願以償。然而這次,天子的態度竟如此\"強硬\",難道是要公開與他決裂,要對付他?

城裡的騎兵雖由他統帥,對他忠誠,但馬世龍等人是朝廷的代表,如果他真的選擇\"頑固抵抗\",無法保證城中的\"關寧鐵騎\"不會倒戈。

祖大壽越想越驚恐。京城的小皇帝剛登基,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整頓京營,\"逼反\"了兩位領軍的貴族,不久前又派兵強力壓制了宣府鎮企圖叛亂的將領。

種種跡象顯示,宮中的天子絕非仁慈之輩,他的手段之狠,即使與他們這些掌握重兵的將領相比也不遜色。

難道他真的要像那個被萬人唾棄的\"李永芳\"一樣,放棄大好前程,去做女真人的走狗?

想到這裡,祖大壽原本猶豫不定的眼神漸漸堅定,轉向四周的妹婿和堂弟下令:\"傳我軍令,整軍備戰!\"

吳襄聽到這話,臉色驟變,下意識地低吼:\"大哥,三思啊!山海關哪是那麼容易攻下的。\"

山海關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是遼西走廊的關鍵所在。就算城中士兵都響應命令前往山海關,恐怕也難有所作為。

\"蠢貨!\"

本來就煩躁的祖大壽顧不了那麼多,一腳把吳襄踹倒在地,對著他恐懼的眼神咆哮:\"集結兵馬,剿滅城外的韃靼,聽從馬總兵的命令。\"

馬世龍等人來勢洶洶,如果他還敢\"按兵不動\",恐怕\"謀反\"的帽子就會扣在他頭上。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馬世龍等人還沒到,先消滅城外的韃靼,至少有個交代。

但他終究還是留了一手,沒有立刻去援救錦州,畢竟錦州城外有數萬韃靼虎視眈眈,僅憑他手下的萬餘騎兵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一切都等山海關總兵馬世龍來了再說。

\"大哥說得對!\"

顧不得身體上的劇痛,吳襄立刻起身回答,看見上方的祖大壽輕輕點頭後,他才匆忙向外走去,同時整理身上有些凌亂的衣衫。走到庭院中央時,吳襄停下急促的步伐,臉色陰沉地看向後面的官廳,眼中充滿嫉妒和怨恨。祖大壽不願為女真人效犬馬之勞,吳襄也不想成為祖大壽的手下,馬世龍帶領山海關總兵來到寧遠,這可能是他等待已久的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