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指向西南(1 / 2)

送走了激動不已的遼東巡撫,口乾舌燥的朱由檢顧不上休息,就在御馬監提督和一群騎士的陪同下,匆匆離開了皇宮,直奔駐紮在京師西山的大營。

此時已經過了正午,陽光有些刺眼,還好朱由檢穿著普通的衣服,輕鬆了不少。

因為提前接到命令,京營外圍已經有裝備整齊的錦衣衛和京營士兵在巡邏。

巡邏過程中,兵器已經隱隱出鞘,警惕的目光掃視著過往的可疑人員。背後的校場中傳來隱約的喊殺聲,讓周圍的商販和行人心裡一動,知道一定有重要人物要來京營。

一些瞭解內情的商人不自覺地把攤位挪得離眾多士兵遠了一些,在他們如釋重負的眼神中。原本還在高談闊論的市民也默默地站在一邊,靜靜地等待“大人物”的到來。

他們長久居住在這裡,自然瞭解一些“內情”。自從天子即位,命令遠道而來的秦良玉整頓京營後,就會時不時來這裡“觀武”……

尤其是在平定了撫寧侯朱國弼和恭順侯吳汝胤的“叛亂”之後,天子到京營的次數變得越來越頻繁。然而,這種動不動就大規模檢閱軍隊的行為並沒有讓在京營附近擺攤的商販們感到苦惱,反而讓他們感到非常高興。畢竟,自從天子登基以來,京營的“秩序”明顯比以前強多了。那些以前總是蹭吃蹭喝的軍官幾乎一夜之間就消失了,連打架鬥毆計程車兵也收斂了很多。

得益於天子整頓京營,按時放軍餉,這裡的酒館和飯鋪生意也好了不少。每當休假時,那些腰包鼓起來計程車兵們就會三三兩兩地出來改善伙食,拯救了不少快要倒閉的餐飲店。在有點刺眼的陽光下,各懷心事的行人和市民靜靜地站在路邊,敬畏地注視著大道,等待著年輕的天子到來。

...

...

"微臣秦良玉,參見陛下。"

營門外,身穿鎧甲的秦良玉帶領著一群將領,向在御馬監提督攙扶下下馬的天子鞠躬致敬。

"各位不必多禮。"

朱由檢微笑著向面前十幾張熟悉的面孔揮手示意。因為重視“中央軍”,除了朝廷中的親信大臣,這些將領與朱由檢打交道最多。

儘管無法一一叫出眼前這些狂熱眼神的將領名字,但朱由檢大致能認出他們。

"秦夫人,這次朕恐怕要搶走你的所愛了..."

朱由檢把手中的長鞭交給旁邊的御馬監提督,輕鬆地對一臉堅定的秦良玉說。

秦良玉,將近五十歲,先是一怔,然後受寵若驚地回答"陛下言重。"

作為朱由檢的忠實心腹之一,她早已從宮中的大襠得知,天子有意讓白杆軍回四川,由她的獨子馬祥麟統率,歸四川巡撫朱燮元管轄。貴陽離京城過三千公里,來回一趟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但秦良玉心裡明白,這更表明天子對她們秦家,對她和兒子的信任。

朱由檢點頭表示預設,在秦良玉等人的簇擁下,緩步走向營地的校場。

看著校場上氣度軒昂計程車兵和他們煥然一新的鎧甲兵器,朱由檢臉上的滿意之情更加明顯。

"稟陛下,自從京營的鐵騎全部留在錦州,歸遼東巡撫畢大人統率後,空缺的位置已經補上了。"

見天子心情好,一旁的司禮監秉筆趕緊上前一步,滿臉笑容地附和道。他雖然不懂軍事,但也知道民間百姓對“從軍”的牴觸情緒有多大,軍戶的地位有多麼低下,否則也不會被稱為“丘八”。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自從天子即位,大力整頓了京營後,京城周邊的百姓對“京營”的看法已經大大改變。再加上按時放軍餉和“天子親軍”的稱號,京營裡空缺的幾千個兵額位置,讓附近順天府、河間府、保定府等地的年輕人爭得頭破血流。

這次招募士兵的方式很特別,跟以前不同。選拔時不看重士兵是否能“兇狠鬥毆”,反而重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格品行。只要有絲毫“惡名”,不管多能打,一律不要。

這個奇特的選拔標準不僅讓市民們議論紛紛,連軍隊裡的將領也感到不解。不過,當聽說這是天子親自定下的規矩,所有的質疑聲立刻消失了。

“馬祥麟,黃得功!”

朱由檢穿著普通服裝,凝視著操練場上整齊排列、士氣高昂計程車兵,突然拔出腰間的長劍,大聲命令。

“末將在!”

朱由檢的話音剛落,就看到兩位魁梧的武將從隊伍中走出,單膝跪在天子面前,異口同聲地回應。

“這次前往西南,一定要紀律嚴明,不要打擾當地百姓。”

雖然五千白杆軍的費用都由朱由檢私人承擔,但沿途仍需不斷購買糧草,難免要與當地官員和百姓打交道。

“末將遵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