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誰在墓裡(1 / 7)

開篇

“誰?你說誰在墓裡?”

劉雲清教授對著手機驚愕而急促的大叫,手機裡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我們加個微信吧?我將影片和照片傳給你。

兩人互加微信,對方過來一段文字。我是北京考古研究所文管科科長,姓王。近日,北京高鐵集團鑽探隊在標註為劉家村白樺林的位置鑽探時,現地表深處有座古墓,掘開填土,古墓裡埋著一副棺材,棺材旁邊的泥土裡還有一具身形很小的骸骨,現場人員觀察這具骸骨的頭顱,認定是一條狗的骨骸。開啟棺木,棺木裡是一具女屍,女屍身穿袈裟,肉身已經腐爛,既然女屍身穿袈裟,估計生前是個尼姑。棺木裡除了有個正方形木箱,沒有其他隨葬品,木箱密封很嚴,沒有專業的工具打不開,所以,鑽探隊就將木箱送到北京考古研究所,我們在考古實驗室開啟木箱,現木箱裡的隨葬品全是絕世珍寶,木箱最上面放著一張寫滿字的紙,開箱情況和紙上文字請你看影片和照片。

王科長緊接著又來一段文字,我們見紙上寫著宇薈市研究院和你的名字,查到你的電話號碼才給你打電話,你們研究院有蔣凌菲這個人嗎?

劉雲清愕然,研究院確實有個女孩名叫蔣凌菲,但蔣凌菲已經死了十多年了,王科長怎麼會突兀的問起蔣凌菲的名字?

很快,王科長來影片和幾張照片,劉雲清教授一張張翻看著照片,一張是棺木裡身穿袈裟,只剩骸骨的女屍;一張是女屍旁邊的一口正方形木箱;還有一張是那具蜷縮著身子的狗的骸骨;最後一張是木箱上面放著的那張紙。

劉雲清將紙上的文字放大,這才看清紙上寫的內容,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頭皮一麻,只覺腦袋裡嗡嗡直響!只見紙上寫著:“本人前世名蔣凌菲,生於某年某月某日,卒於某年某月某日,去世前在宇芩市研究院工作,導師劉雲清,因參加腦機結合實驗,做手術時離世;本人名林月,出生日期不詳,卒於清順治十八年;本人名博爾濟吉特.月,孝莊皇太后侄女兒;本人廣濟寺剃度,法號滿月。”

這些文字是什麼意思?古墓裡出土的東西怎麼有蔣凌菲的名字?蔣凌菲三個字一字不差,她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參加腦機結合實驗,做手術時死亡這些內容都是真的!就連他劉雲清的名字也一字不差,劉雲清是蔣凌菲的直接領導,這也是真的!但這些資訊怎麼會在一座古墓裡?林月是誰?博爾濟吉特.月是誰?尼姑滿月是誰?他們之間有關係嗎?什麼關係?

劉雲清教授很是狐疑,再認真看來的影片,影片很長,這是從北京考古研究所實驗室的監控影片中錄製的。監控下方正對著準備開箱的那口方木箱,只見十幾個人圍在木箱旁邊忙碌,有人用專門的破拆工具將木箱外的密封膠一層層緩緩割開,開啟木箱蓋,現裡面還有一個木箱,原來是個套箱,再將裡面的木箱蓋小心翼翼揭開,這才現木箱最上面放著一張寫滿字的紙,拍照後,有人將那張紙拿開,再將套箱裡的物品一樣樣拿出來,一樣樣擺放在大桌上。套箱密封效果非常好,木箱裡的東西沒有一點損壞,拿取物品的工作人員動作也十分小心。

劉雲清教授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影片看,他相信,放在木箱上的那張紙和套箱裡的東西,不是現在的人偷偷放進去的,而是原本就放在箱裡的,開箱過程完整,沒有現影片被剪輯或作弊的痕跡。

緊接著,王科長又傳來一段文字,我們用c14和光學顯微鏡檢測了套箱和紙張的年代,套箱裡所有物品,均顯示它們屬於明末清初時期。木箱裡的物品送到了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查了清廷內務府造辦處的登記簿,很多東西在造辦處都有登記,證明它們是清初順治時期的皇家珍品,但這些珍品是怎麼出宮的?又怎麼會埋在一個尼姑的墓裡?故宮博物院暫時也沒有查到任何蛛絲馬跡。

王科長又寫了一句話,事情很複雜,幾句話說不清楚,你還是親自來看看吧!

劉雲清教授呆愣著沒有馬上回應王科長,他沒看懂影片和照片,卻被影片和照片震撼,明末清初的古墓裡出現蔣凌菲和自己的名字?這可能嗎?要知道,劉雲清教授是生命科學方面的翹楚,不然,他怎麼能成為腦機結合研究專案的學科帶頭人呢?迄今為止,國內外任何科研成果都沒有人死而復生的報道或證據,除非假死。但蔣凌菲是假死嗎?浮現在劉雲清眼前的,是蔣凌菲死後一幕幕令他刻骨銘心的場景,蔣凌菲父母悲痛的嚎哭聲;蔣凌菲父母執意女兒的遺體不火化,而是要求送到她父親在農村的老家墓地埋葬;劉雲清和蔣凌菲的父母以及親朋好友,將蔣凌菲遺體放進棺木時,劉雲清觸碰到蔣凌菲的遺體,感覺到蔣凌菲遺體的冰涼和僵硬;劉雲清和其他人一起拉著繩索,將蔣凌菲的棺木小心翼翼緩緩放進墓坑裡,眼看要填土了,蔣凌菲母親突然跳進墓坑,悲痛過度,既昏厥在蔣凌菲的棺木上;還有,劉雲清和其他人一起,一邊填土一邊拼命流著眼淚,劉雲清當時的感受也是痛徹心扉,蔣凌菲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正是一個人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時期,英年早逝,誰不為之惋惜?劉雲清還記得,蔣凌菲的墳墓是用條石壘成的長方形,墳頭立著一塊大理石碑,在蔣凌菲去世十週年之際,劉雲清教授還組織研究院的員工,專門為蔣凌菲掃了一次墓,這些場景並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蔣凌菲確實死了,死得不能再死了。但現在劉雲清卻聽見看見了已經死去十多年的蔣凌菲的名字,難道蔣凌菲不甘心年紀輕輕就這樣死了,棺材板沒壓住?她從條石壘砌的墓坑裡跳出來了?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已經去世十多年的人,她的名字不可能出現在明末清初的古墓裡。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既然不可能,但影片和照片分明就在那擺著,問題出在哪裡?如此不靠譜的事情,難道到考古研究所去看了就能解開謎底?王科長說套箱裡的隨葬品全是稀世珍寶,套箱裡裝著什麼稀世珍寶?劉雲清教授決定派他的助手小江到北京考古研究所去看看。

小江名江敏,小江比蔣凌菲早到研究院兩年,兩人都住在研究院提供的集體宿舍裡,所以,她們兩人既是同事也是舍友。江敏讀書時也是學霸,但她不是學的計算機,而是中文,小江愛讀書也愛寫作,性格與蔣凌菲一樣,開朗大方且好奇心很重。兩人志趣相投,性格脾氣相近,自然就成為特別要好的閨蜜。更重要的,是蔣凌菲去世以後,江敏為了安撫蔣凌菲父母,還做了蔣凌菲父母的乾女兒,雖然乾女兒代替不了親生女兒,但江敏則給了失去女兒的老人精神慰藉。

蔣凌菲去世那年,兩人都是劉雲清腦機結合實驗室科研組成員,蔣凌菲成為“小白鼠”,正因為她的優勢是計算機碩士,而江敏,則負責處理研究組的所有文字工作。蔣凌菲死了,小江仍然在科研組工作,只不過後來江敏結了婚,現在是一個孩子的母親。

江敏做事認真且心細,劉雲清派她到北京考古研究所,就因為小江熟悉蔣凌菲,讓她去北京最好。

江敏連夜走了。

小江走了,劉雲清教授卻再也無法平靜,他一個人坐在研究院的腦機結合實驗室裡,開啟電腦,再開啟腦機結合軟體,眼裡呆呆的看著電腦頁面呈現的腦機思維導圖,反反覆覆思考著一個人死去再復生的種種可能,但怎麼想怎麼都不可能!當年他作為學科帶頭人做人腦與計算機結合的科研專案,這專案與團隊成員研究了十幾年,攻克了一個個科技難題,小白鼠小猴子小兔子小貓小狗之類的實驗做過多次,力求做人腦植入手術時萬無一失,好不容易進入人腦臨床研究階段,確定由蔣凌菲做腦機結合實驗。蔣凌菲對動物實驗階段是全程參與的,所以,她與劉雲清教授一樣,對自己被選中做人體實驗並沒有太多顧慮。而當年做人腦植入“計算機”手術則是全國第一例,不僅轟動全國,也令全世界矚目。沒想到開先河的第一例手術卻以失敗告終。科研專案失敗了可以再實驗,但蔣凌菲卻因手術失敗喪失了生命,生命喪失了就不能再生,蔣凌菲的死,令劉雲清教授自責又沮喪,蔣凌菲死了,無人知道她大腦裡的晶片植入成功沒有,再說,植入成功又有什麼用?沒有活人透過心靈感應與大腦“計算機”互動,那“計算機”也是報廢了的。

但現在蔣凌菲的名字出現在古墓中一個尼姑的棺材裡,雖然紙上的文字簡短,惜墨如金,但蔣凌菲的資訊則是充足的。蔣凌菲為什麼要說自己死於腦機結合手術?她為什麼要提示自己曾經在宇薈市研究院工作過?她為什麼要特別提到他劉雲清的名字?難道是蔣凌菲希望劉雲清能關注到她?希望劉雲清繼續做實驗?劉雲清一頭霧水,蔣凌菲的這些心理活動都是一個大活人才能具備的,除非蔣凌菲復活了!人死了又復活了?身為生命科學翹楚的劉雲清教授感覺被人啪啪打臉了,但除了蔣凌菲復活了還有什麼可能呢?

劉雲清教授一邊胡思亂想著,一邊隨手開啟腦機結合記錄軟體。記錄軟體是專門為蔣凌菲設計的,蔣凌菲大腦植入“計算機”以後,她用心靈感應就能開啟“計算機”,在“計算機”裡看見的內容,就能在蔣凌菲大腦海馬體留下記憶,這些記憶透過記錄軟體就可以用晶片的方式備份和儲存。雖然目前人類的情感還不能儲存,但蔣凌菲閱讀大腦“計算機”的內容則是可以被記錄的。

別小看軟體記錄這一步的偉大意義,人的大腦與“計算機”能否互動,就全靠蔣凌菲大腦植入“計算機”以後能否被記錄,哪怕記錄軟體只記錄下一點點印跡,這一點點印跡就能證明人的思想可以控制裝置,人類就能借助機器提升能力,就能使人類腦機智慧與數字生命實現融合,這是技術革命邁出的顛覆性關鍵一步,這一步邁出去了,第二步第三步第四五六七步就會步步為營,唉!沒想到這一步還沒邁出去,蔣凌菲就死在手術檯上,為科研獻身了!·

手術前蔣凌菲就非常熟悉腦機操作程式,如果蔣凌菲沒死,手術後,按照實驗正常進度,蔣凌菲每開啟一次大腦中的“計算機”,記錄軟體就能記錄一次,記錄軟體裡反應的東西,就是“計算機”與大腦感應互動的內容,人們就能從記錄軟體裡讀取蔣凌菲大腦活動以及海馬體記憶情況,但蔣凌菲死後,正常情況就沒有正常情況了,雖然其他研究仍然繼續進行,但這記錄軟體卻再也無人碰過,蔣凌菲都死了,難道她的思想不死?海馬體不死?記錄軟體沒人操作,這軟體還會有什麼記錄?

劉雲清正胡思亂想著,突然,他看見記錄軟體的記錄頁面上有很多東西,再定睛一看,那些東西居然是文字!是不是幻覺?他揉揉眼睛,再定睛看,記錄軟體的記錄頁確實記錄了很多文字!不是一點點印跡,是很多很多文字!

為蔣凌菲專門設計的記錄軟體,卻出現死去的蔣凌菲與大腦“計算機”互動記錄?出現蔣凌菲大腦海馬體記憶內容?劉雲清大駭!再看看文字日期,顯示最早的日期記錄時間是蔣凌菲死去以後的第四個月,而第一頁記錄的內容,居然是什麼雞血藤簡介,雞血藤治病功效,雞血藤價格之類的東西。劉雲清一頭霧水,記錄軟體記錄的第一段文字居然是什麼雞血藤?劉雲清對植物學不感興趣,但看見雞血藤能治病,就知道那是一種藥材。但學計算機的蔣凌菲去世以後,“計算機”記錄的內容怎麼會是一種藥材?再看看後來的記錄,越看越迷糊,牛寶的形狀?味精製作方法?火鍋底料配方?秀才考試內容?黑頭巾案始末?清史錄內容?女性生育指南?花卉果樹嫁接技術?沼氣池建設以及金之俊,黃臺吉,毛文龍,順治,孝莊和常翼聖等很多人的名字。這些內容吃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文化的政治的軍事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這些內容的記錄直到清初順治十八年戛然而止。

劉雲清又看看古墓裡出土的紙上文字照片,文字寫著,一個名叫林月的人死於清初順治十八年,“計算機”記錄軟體記錄內容戛然而止的時間與那個名叫林月的人死亡年份如此巧合,難道古墓裡的女屍是那個名叫林月的人?蔣凌菲去哪裡了?蔣凌菲不姓蔣了?難道改姓林了?如果是林月,難道林月又改姓博爾濟吉特了?紙上寫著,博爾濟吉特.月是孝莊的侄女兒,孝莊有這樣的一個侄女兒?沒聽說過。

很快,劉雲清的微信收到江敏來的文字和影片照片等內容,江敏先將她知道的情況向劉雲清教授做了彙報。說那具棺材和屍骨,因為高度腐爛,沒有儲存價值,王科長讓考古科工作人員拍照拍影片後,提取了女屍身上的一點粘液和泥土,讓高鐵公司將泥土回填,重新做了掩埋。江敏來的那些照片,全是從套箱裡拿出的各種物品,一件皇后朝袍,一串皇后朝珠,一柄代表皇后身份的玉如意。還有三枚玉佩,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愛新覺羅.福臨字樣,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博爾濟吉特.月字樣,還有一枚顏色鮮紅,兩面刻著漢字的玉佩。除此之外,還有一枝看似很一般的海棠花簪子,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一幅畫著一條狗的畫像,還有落款為愛新覺羅.福臨的兩封書信等等。

江敏說,識貨的考古專家王科長拿著那塊鮮紅的玉佩看了又看,說這塊玉石名叫“貢覺瑪之歌”,這種玉石是高原血玉,史料中,只在吐蕃時代,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中有過它的紀錄,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現!江敏拿起貢覺瑪之歌翻看,只見玉石一面刻著蔣凌菲三個字,一面刻著林月兩個字。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刻字的人是想告訴我們,蔣凌菲和林月是一個人!不然,兩個名字為什麼會刻在同一塊玉石上?

皇后朝袍美輪美奐,玉佩和朝珠,玉如意,“貢覺瑪之歌”,這些都是晶瑩剔透的頂級材質,這些東西不用鑑定,除了那枝海棠花簪子,其他東西絕對是國寶級稀世珍品!

珍品歸珍品,問題是這些珍品也像軟體記錄的文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也像紙上寫的名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這些珍品是幹什麼用的?為什麼會出現在古墓女屍的棺材裡?出現在棺材裡的物品都是隨葬品,那麼,一具穿著袈裟的女屍,怎麼會有皇后才能擁有的朝袍朝珠玉如意?那幅畫居然畫著一條狗,畫像落款則是愛新覺羅.黃臺吉的名字!崇德皇上為什麼要畫一條狗?這條狗的畫像為什麼會成為女屍隨葬品?劉雲清想起棺材旁邊那條狗的遺骸,難道這狗的遺骸就是崇德皇上畫的那條狗的遺骸?那狗怎麼會死在女屍棺材旁邊?還有愛新覺羅.福臨的書信,順治皇上的書信沒有抬頭,只能算便條,這些便條寫給誰的?難道是寫給尼姑的?順治皇上怎麼會給一個尼姑寫便條?既然所有物品都是稀世珍品,但又為什麼會出現一枝稀鬆平常的海棠花簪子....?

劉雲清瞪眼看著那張兵器鉞的照片,身穿袈裟的尼姑陪葬品應該是一串念珠才對,怎麼會是一把兵器鉞?劉雲清想象著,大街上迎面走來一個身穿皇后朝袍,頸戴皇后朝珠,光溜溜的頭皮上幾個顯眼的戒疤閃閃亮的尼姑,尼姑肩上扛個狼牙棒,手裡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這是什麼形象?沒人見過這種尼姑的形象,就連寫小說的人也不敢這麼亂寫,我國不是沒有皇后與尼姑搭配的先例,比如,被譽為“貞觀遺風”的傳奇女帝武則天,但武則天是先當尼姑後做皇后的,古墓的女屍難道是先做皇后再當的尼姑?哪個皇后最終做了尼姑?中國正史沒有記載。武則天死後留下一塊無字碑,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古墓的尼姑死後留下一個套箱,撲朔迷離,任人揣摩?

劉雲清大腦裡閃過無數問題,這些問題就像軟體記錄的那些文字,天馬行空,既毫無關聯又沒半點邏輯。

還有一個更加令人不解的問題,就是那張紙上寫的字和書寫習慣,明末清初時期寫字全是用的軟筆,紙上的文字雖然一筆粗一筆細的,但這些字顯然不是用軟筆寫的,而是硬筆寫的,這硬筆哪來的?還有,為什麼紙上寫的字全是現代的簡體字,書寫也是現代人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而不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為什麼現代的文字和書寫習慣會出現在一個古墓裡?這是不可能的事!難道古墓曾經被人盜過?是盜墓人將現代寫滿字的紙放進去的?

江敏打過來一段文字,考古研究所也有人問過這話,但王科長認為這不可能!套箱外面的密封膠沒有被人破壞過的痕跡,再說,盜墓人不拿走套箱裡如此珍貴的稀世國寶,卻偏要放進這些寫滿字的紙,動機是什麼?對盜墓人來說,這種行為沒有意義!世上也從來沒有現過這樣的傻子。

媽呀!劉雲清教授感覺自己一個頭七八個大,他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無解的亂糟糟難題,古墓女屍是誰?她從哪裡來?她到了哪裡去?這不是哲學問題,是量子糾纏!

劉雲清按捺住狂跳的心,打來一盆冷水,將頭埋進冷水裡,憋氣,憋氣,再憋氣!他需要冷靜,需要清醒,還需要不按常理捋清來龍去脈。

江敏彙報了北京考古研究所為此專門開的一次考古分析會,江敏說,到會的有故宮博物院專家,考古專家,清代歷史研究專家,大學教授,甚至還有刑偵專家,會上,專家們提出很多疑問,整個考古分析會沒人表自己的權威意見,提的全是問題!只有刑偵專家,他們從來不信怪力亂神,一口咬定,這是有人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目的作案而已,雖然何事何地何人何因“七何要素”一何都沒有,但刑偵專家信誓旦旦,案情偵破以後就會公之於眾,就會真相大白。

劉雲清並不理會北京考古分析會專家們提的那些問題,他腦子裡裝的問題比分析會專家們提的問題更多,當然,他更不認為這事與刑偵案情有關,作為生命科學專家,他敏銳意識到,揭開腦機結合記錄軟體有記錄之謎,這才是震撼世界的一件大事!因為只有蔣凌菲才能在軟體裡留下記錄,軟體裡有記錄,不管記錄的是什麼內容,就說明蔣凌菲的意識在操作“計算機”,不管蔣凌菲是死是活,蔣凌菲有意識操作“計算機”,這本身就是腦機結合的科研結果,哪怕人的身體和器官衰竭,只要人有意識,人腦和計算機結合,就能讓人類的意識在數字世界實現永生!人類就能成為aI!

劉雲清再也坐不住了,興奮得不能自已,因為只有蔣凌菲能查閱植入在她大腦裡的“計算機”,只有蔣凌菲的意識才能啟動記錄軟體,也只有蔣凌菲才能使記錄軟體留下記錄!蔣凌菲在另外一個世界用過“計算機”!記錄軟體裡記錄的文字,就是蔣凌菲查閱“計算機”的內容!腦機結合,實現人類意識永生,這不是幻想,這是事實!這些事實有證據,古墓的挖掘影片,古墓的照片,古墓的套箱,套箱裡的各種稀世國寶,還有那張紙上寫的文字,甚至那條狗的遺骸都是證據,所有證據都證明,蔣凌菲“沒死”,她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她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在記錄軟體裡記錄著。

劉雲清意識到,他們的腦機結合實驗成功了!要知道,當前有關腦機結合科研專案還沒有哪個國家表過人死後意識能繼續保持的科研成果,而且,劉雲清軟體裡記錄的東西不是偶然出現的一點點,而是整整十年!這十年的文字,足以證明死去的蔣凌菲“活著”的證據,這項科研成果一旦公佈,必將震驚全世界,也會使人類的智慧科技邁進一大步。

但記錄軟體記錄的內容如此雜亂無章且互不搭界,如何將這些內容理順,如何將蔣凌菲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經歷還原,劉雲清想到江敏,江敏熟悉蔣凌菲,江敏是學中文的,寫作水平高,讓小江按照記錄軟體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將蔣凌菲在另外那個世界生活的經歷寫下來豈不就能還原?

劉雲清趕緊給江敏打電話叫她火趕回。

劉雲清教授再次潛心研究寫了《腦機結合-人類意識永生》的學術論文,他的論文從資訊傳輸角度,闡述了腦機介面到腦機融合的互動模式,論文闡述瞭如何穩定神經訊號,如何幹預神經系統,如何使人腦和計算機形成合力,劉雲清利用認知神經科學,材料科學和資訊科學等專業知識,劉雲清教授以他嚴謹的科學態度,完成這份學術論文以後,很快被世界頂級雜誌刊載,在全世界引起轟動,世界各國科學家湧向中國,紛紛要求與中國科學家一起研究腦機結合科研專案,同時希望親眼目睹古墓女屍和文字原件以及所有女屍陪葬品,但古墓女屍和出土文物全都作為國寶嚴格監管起來,豈有誰想看就能看的?大家能看到的,只有影片和照片。

而江敏經過三年多的寫作,寫成了一本《誰在墓裡》的小說。自此,蔣凌菲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被這本小說揭示,小說的脈絡完全依據記錄軟體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撰寫。

第一章

蔣凌菲死了

腦袋一陣劇痛,蔣凌菲下意識抱住頭,痛得大叫起來。怎麼這麼痛?腦袋像被人重重打了一棒。她清楚自己做手術前是作了局麻的,手術過程中,鋒利的刀片劃破頭皮出輕微的滋滋聲都能聽見,主刀醫生小心翼翼將一粒肉眼都很難看清的晶片植入她的大腦皮層,醫生鎮定沉穩的鼻息,蔣凌菲都能真切感受到。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她的意識至始至終都保持著清醒,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