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縣令要在原址辦班(1 / 2)

想起皇上那句“以觀後效”的話,如果皇上知道了書生們告御狀的事,他哪裡還有後效?直接就讓兒孫們為他戴孝。繼而又想起原倉西縣縣令劉奕傑,劉奕傑差點被他彈劾整下課,現在的劉奕傑任著副御史,專門管官員的官聲,告御狀的狀紙還沒來得及放到皇帝御案上,自己直接就被劉奕傑彈劾了。

龍之源不禁冷汗泠泠,臉色蒼白。他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不許補習班學員做操,居然會有如此嚴重後果!

龍之源用尋問的眼光看看徐監丞,又看看袁師爺,問你們有什麼辦法控制局面?

袁萬成說,只能先穩住安撫他們,不要再衝擊縣衙,龍大人承諾明天和他們見面,只要龍大人你答應和他們見面,說明你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待他們走後,我們再商量對策。

龍之源點點頭,你快去轉告我的意見,明天巳時請那八個書生到縣衙,我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袁師爺趕緊到衙門外平息書生們的怒氣去了。

徐監丞見袁師爺走了,臉上卻浮起一抹笑意。龍之源正煩惱不已,見到徐監丞的笑臉,就瞪他一眼,你笑什麼笑?有什麼值得你笑的?

徐監丞用眼撇撇屋裡站著的兩個衙役,對龍之源說,我有事想對你說說。龍之源秒懂他的意思,向兩個衙役揮揮手,示意他們出去,兩個衙役低著頭退出了房間。

徐監丞靠近龍之源,壓低嗓門說,我有個想法,不知道龍大人你是否願意聽?

龍之源很鬱悶,也很不耐煩,有事說事,我正煩著呢!

徐監丞故作神秘,問龍之源,龍大人你知道補習班今年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考中秀才嗎?

龍之源疑惑的看著徐監丞。徐監丞自問自答,補習班的位置風水好呀!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好!

龍之源皺眉。徐監丞繼續說,補習班後面那座山,聽說叫官帽山,補習班門前那水池,聽說叫硯盤池,補習班那裡不僅有山有水,而且寓意如此神奇,在這個地方讀書,但凡有一些學識功底的書生,想考不中秀才都難!

龍之源半信半疑的看著徐監丞。

徐監丞又問,你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操嗎?我現在才知道,那種操名字就叫秀才操,他們做操,不是為了活動筋骨,照他們的說法是在練內功,照我看,他們是在吸納考學的仙氣,不然,為什麼兩個姓張的書生為了不做操而退學就考不上秀才呢?為什麼他們不做操只有八天,恰巧就有八個書生考不上呢?這不是偶然,這是必然呀!世上哪裡有如此巧合的偶然呢?

徐監丞偷眼看看門外,好在門外一個人都沒有,轉頭再對龍之源說,前次曹家文掉進硯盤水池,考試的時候如果沒有神助,學渣能成為案?這次曹希柏又掉進硯盤水池,考了幾十年秀才都考不中的老人,今年居然也考中秀才,而且名次還列在神童姜祖飛前面,如果沒有神助,曹希柏能考中秀才?還有,補習班一個班才五十人,居然有四十多人考中秀才,你說,補習班不是因為風水好,不是因為做秀才操,怎能出現這些聞所未聞的怪異事?

龍之源瞪大眼睛,感到徐監丞說的事確實令人不可思議。

徐監丞加重語氣,說世上不會有如此的偶然,不會!肯定不會!

徐監丞見龍之源不說話,靠近龍之源,壓低嗓門悄悄說,我有個想法,既然補習班那個地方如此有神助,我們不妨也在那裡辦一個補習班!徐監丞說我們,在場的只有他和龍之源兩個人,我們當然指的是徐監丞和龍之源。

龍之源一聽就皺起了眉頭,爾後又若有所思的搖搖頭,不妥,補習班今年的考學效果如此顯著,曹家文哪裡肯放手,他如果不放手,豈不又要惹出一些麻煩?

徐監丞說,我看不要緊的,曹家文這個人好說話,性格又很糯弱,他如果知道是我們要在那裡辦學,他哪敢和我們爭?多給他一些銀兩他必定不會有異議。

龍之源還在猶豫,徐監丞又說,你知道曹家文辦一期補習班賺了多少錢嗎?龍之源一聽到錢字,兩眼不由得放射出一種貪婪的光亮。

徐監丞下意識看看屋子,屋裡仍然只有他們兩人,我幫曹家文算了一下,五十個學員,每人五十兩銀子,就是二千五百兩,他掰著指頭,除去姜祖飛班主任的工資,除去退還給沒考上秀才的書生學費,除去四合院租金,再除去一些雜支,才三個月時間,曹家文就淨賺將近一千八百兩銀子呢!

說曹家文淨賺一千八百兩銀子,徐監丞伸出的卻是兩根手指。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龍之源驚愕得張大嘴巴,三個月淨賺一千八百兩!這真是天上掉金子,不撿不行呀!龍之源瞪大眼睛,真的有這麼多?徐監丞使勁點頭,千真萬確。

這下龍之源不動心不行了,誰抵抗得了金錢的誘惑呢?

龍之源拉家帶口到倉西縣任職,大兒子龍達江馬上要娶親,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再說,還有一直使龍之源忐忑不安的一件事,前次張熹被縣令劉奕傑刑訊逼供,張熹託人向當時還是裕理州知州的龍之源行賄五百兩銀子,拿人錢財,替人辦事,這是當然的。龍之源向皇上奏了一本,要對劉奕傑革職處分,原本這件事的處理並沒有懸念,但世事弄人,劉奕傑因打黑除惡,破了黑頭巾造反案立了大功,皇上不僅沒有處分他,還將他連升三級,調京城任了左都副御史。劉奕傑走了,裕理州知州龍之源卻被貶官到倉西縣任了縣令,現在龍之源每每見到張熹,他都自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心裡毛。龍之源並不是一個廉潔的人,他在任上收受的賄賂很多,收其他人的銀子,他一點都不緊張,也不內疚,但唯獨收了張熹的銀子,卻自感芒刺在背。

收了張熹的銀子為什麼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原來張熹在倉西縣原本就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