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火鍋店開業

魯大妹跟著蔣家娘子走了,老爺子和大娘坐在孫兒小杰璋的嬰兒床邊,對院裡生的這事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在這個時代活了幾十年,無論是在書裡還是在人們的傳言裡,都從來沒有看見過或聽說過有這樣的事生,但這樣的事卻真真正正生了,而且讓他們親眼目睹。

老爺子看著站在大門外送客的林月,更加感到小兒媳高深莫測。

還有一個被震撼到的人,是傑璋的奶孃陶媽媽,陶媽媽到林月家時間不長,平日盡心盡力照顧著小杰璋,不多言不多語的。但她現,秀才家少奶奶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呢!大娘打魯大妹,少奶奶敢與大娘對抗!少奶奶和曹家文居然在後院做操!少奶奶還明瞭既香又酥脆的富貴雞!還敢和曹秀才搶菜吃....,今天又見到蔣家娘子親自來接魯大妹回家的現實,魯大妹向少奶奶磕頭,磕得額頭上冒出血珠....,這些都說明少奶奶不是一個尋常人,現在的陶媽媽敬仰林月,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不可收。

林月回到屋裡,拿起蔣姜氏送給她的盒子,開啟盒蓋,見猩紅色綢面上躺著一枝金步搖,林月拿起金步搖認真看著,步搖純金打造,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在陽光映照下閃閃金光。

步搖是什麼?前世林月曾經瀏覽過一本畫冊,畫冊上畫著很多古代女人飾,琳琅滿目,流光溢彩,其中有一幅圖畫,畫著一枝用瑪瑙做的步搖,步搖圖畫下面有一行文字,寫著“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當年在林月看過的電視連續劇裡,太太小姐們頭上戴著的隨著步子走動而不斷晃來晃去的頭飾就是這個步搖。再看看自己手裡拿著的這枚步搖,黃金屈曲成鳳形,鳳的頭上綴著三小串珠玉,不僅做工精細,而且設計巧奪天工,金步搖出晶瑩閃爍的光,她就知道這是飾中的上品,價值一定不菲。

林月明白,蔣姜氏送她這麼貴重的禮物,是真心希望林月為她保密!

記得當年她看見步搖圖畫的時候,就曾經想象過,如果自己頭上戴著一隻金光燦燦的步搖一定很拉風,但也一定很搞笑,因為她前世喜歡短,沒有髻,在短上插個步搖,那樣子不是很搞笑嗎?現在她來到這個世界,雖然頭上梳著黑黑亮亮的髻,也有了步搖,但她喜歡本真,不喜歡佩戴任何飾,不喜歡佩戴飾,並不影響她喜歡收藏精緻貴重飾。

林月將金步搖重新放進盒子裡,抽開牆壁夾層的木板,將金步搖放進牆壁私密小金庫。

魯大妹走了,家裡缺一個僕婦做家務,林月找牙婆又僱了一個女人。女人四十多歲,姓康,牙婆對女人的大致情況向林月做了介紹。康家女人嫁的男人姓米,所以她就叫米康氏,兩個人的姓氏連起來寓意很不錯,有米吃又健康,但事實是,姓米的男人很窮,每年都沒有足夠的米吃,而女人的孃家原本有幾畝薄田,養家餬口沒大問題,問題是姓康的人家並不健康,康家父母多病,為了治病,幾畝薄田變賣了,家裡也變得一貧如洗,說康家因病返貧是恰如其分的。

林月聽了牙婆的介紹,想起前世背誦過的一兒歌,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這兒歌因為朗朗上口,背誦以後,林月一直沒忘,現在這兒歌又在她耳畔響起。林月苦笑一下,想想也是哈,無論哪個時代,現實生活中都有這種被顛倒的現象。

牙婆又說,米康兩人成親後,生活並沒有大的起色,兩人生兒育女過了三十來年,好不容易將兒女拉扯大,兒女們婚嫁後,姓米的丈夫卻去世了,只剩了米康氏一個人,米康氏原本是與大兒子一家生活,大兒媳性格暴躁,經常打罵米康氏,米康氏就出來做工,一則掙點錢存著養老,二則也想圖個清靜,不受兒媳婦的打罵。

林月有些不解,不是說當婆母的會經常打罵兒媳婦嗎?米康氏怎麼會被兒媳婦打罵呢?

牙婆嘆口氣,說米康氏的丈夫如果沒死,誰敢欺負米康氏呢?但米康氏的丈夫死了,米康氏就只能夫死從子,兒子有孝心還好,但米康氏的兒子並不向著老孃,再加上兒媳性格暴躁,兒子懼內,米康氏的日子才難過呢!

牙婆將米康氏領進屋,米康氏手臂上挽著一個布包,低頭站在林月面前,那種低眉順眼的樣子,像極了前世落魄以後的祥林嫂。

陶媽媽抱著小杰璋進來,林月接過兒子,將兒子抱在懷裡,心裡卻有了一種異樣感覺,親親傑璋小小的臉蛋,林月想,以後曹家文死了,難道我還得從子?林月皺著眉頭,看著只有幾個月大的兒子,呵呵,你別得意,你娘有自己的人生,怎會從子?

聽了牙婆對米康氏的介紹,再看看米康氏低眉順眼的樣子,知道米康氏是個老實人,林月留下了她,讓她接替魯大妹的工作。

林月前次從曹家山回來以後,就在曹家小麵館後院開辦了一個小型火鍋底料作坊。現在焦貴全家搬了新房,後院空置下來,利用空置的後院做火鍋底料作坊非常好。

林月以前炒作曹家小面,原本做的就是一錘子買賣,利用剛製作出來的味精,再推出加盟的營銷策略,味精的作用和加盟營銷策略刺激曹家小面的火爆展。林月建巾幗味精廠,不是為了壟斷味精市場,而是為了保證加盟店的味精供應。味精的秘方再怎麼保密,因製作方法簡單,倉西縣很快就會出現一些類似生產味精的小作坊,雖然生產出的味精鮮度沒有林月廠裡生產的質量好,但也比沒有味精做的菜好吃,所以曹家小面的火爆就逐漸冷淡下來。這個結果是林月預先就知道的,她原本就因為不甘心味精在市場上的推出只是豐富人們的腸胃,改善人們的生活而已,她在人們知道味精之前推出曹家小面,小面不是重點,是噱頭,讓人們透過吃小面知道味精的存在才是重點。

現在曹家小面生意開始冷清了,但林月收取的加盟費早就到手了,不過,加盟有效期內,林月只要保證他們的味精供應即可,雙方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加盟期結束,這些加盟店該幹嘛幹嘛,與林月既不會有加盟糾葛,也與林月沒有了關係。

現在林月要將只做一錘子買賣的曹家小面轉型為曹家火鍋,既開火鍋店,又提供火鍋底料,火鍋利潤比小面高很多,不僅生產火鍋底料的成本比開火鍋店的成本更低,利潤更高,而且火鍋底料的秘方不容易被別人複製和效仿,所以,林月就將曹家小麵店重新改裝後,將原曹家小麵店的功能分成兩部分,後院做了火鍋底料作坊,前院做了火鍋店,前店後廠是林月開辦火鍋店生產火鍋底料的經營模式。雖然前院火鍋店只擺放了十幾桌火鍋,但這個店不是靠賣火鍋賺錢,賣火鍋吃火鍋只是一個展示火鍋的招牌,賣火鍋底料,生產火鍋底料才是林月的初心和開店的最終目的。

火鍋店的管理和火鍋底料作坊仍然由焦貴負責。去年焦貴透過經營曹家小面,不僅在原失火地段購置了新地塊建了新房,而且大兒子焦永根還娶了林月的陪嫁丫頭蓮兒,現在焦貴的新房已經建好,全家都搬進了新居,蓮兒也有了身孕,焦貴整天笑得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一把火使焦貴走投無路,一碗麵使焦貴絕處逢生,一樁婚姻使焦貴如虎添翼,他怎能不樂呢?要不是有耳朵擋著,焦貴的嘴早就裂到耳根外面去了。

林月將火鍋底料配方和製作秘籍傳授給焦貴,再讓曹家文寫了兩塊招牌,一塊是《曹家火鍋》,一塊是《曹家火鍋底料作坊》,兩塊招牌的落款仍然是曹家文的名字,這兩塊招牌就與《曹家小面》旗艦店的招牌並排掛在了門楣上方。

自此,曹家小面不再以賣小面為主,而是主要賣火鍋,但曹家小面的招牌還在,吃火鍋的顧客想吃曹家小面,仍然由火鍋店提供,只是小面再不能喧賓奪取火鍋之主。曹家小面旗艦店招牌不倒,倉西縣各加盟店簽訂的加盟協議繼續有效,曹家小面旗艦店的旗幟仍然在倉西縣上空高高飄揚。

焦貴的火鍋底料製作成功後,曹家火鍋開業。開業前三天,仍然大酬賓,吃火鍋打五折。倉西縣的人吃過涮肉或湯鍋之類的東西,但不可能吃到林月前世才有的那種火鍋,以前在曹家小麵店吃小面一座難求,火爆得店門前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現在聽說火鍋吃法很特別,味道很特別,難道曹家火鍋比曹家小面更加好吃?所有人都很好奇,都想先吃為快。

有以前曹家小面曾經轟動一時的鋪墊,再又因前三天大酬賓打五折的優惠,人們都焦急的等著曹家火鍋開業的一天。

焦貴吸取了曹家小面開業前後輕敵教訓,提前幾天就做好了各種準備,定購食材,培訓員工,改裝店堂,清理店面....,忙得不亦樂乎。為了增加火鍋文化的宣傳,林月自編了一份火鍋文化小冊子,挑選有口才的年輕人作火鍋文化宣傳員。這是林月推出火鍋的特色之一。

為了不出現擁堵現象,林月還採取預約桌號辦法,將預約桌號辦法寫成文字,張貼在火鍋店門前。開業前一天,店外擺一張桌子,一個小二坐在桌前,面前放著預約桌號的號碼,每個桌號付定金十文錢。人們第一次聽說吃飯要預約,還要交定金,火鍋真的就這麼好吃?越是神秘的東西,人們越有嘗試的慾望,小二隻在桌前坐了不到一個時辰,前三天的桌號就預訂一空。

火鍋店開業了,店外擠滿沒有預定到桌號和好奇觀望的人,但火鍋店的大門卻用兩塊屏風擋著,店外的人想看店內吃火鍋的場景卻看不見,看不見卻能清晰地聽見店裡出的聲音。店內店外並沒有如同別人開店時的張燈結綵,或大吹大擂。

店面雖然不大,但十幾桌食客都是預定的,現在店堂裡座無虛席,每桌火鍋都配一個小二,小二一邊忙碌著為食客做著各種準備,一邊為食客介紹火鍋知識,從國內三國時代的“銅鼎”,到東漢“鑊鬥”火鍋的展,以及皇帝吃火鍋成癮,小二對各個朝代各式各樣火鍋描述得活靈活現,不僅講到國內火鍋展趣事,還講到國外的日本“思蓋阿蓋”,天竺的“咖哩火鍋”,朝鮮的“酸菜白膘”....,食客個個聽得目瞪口呆,驚歎火鍋居然有這麼高深的學問,不禁對火鍋文化肅然起敬。

聽完小二講解火鍋文化以後,就要聽小二講火鍋吃法。食客們都很興奮也很期待。

只見小二給食客送來一份選單,選單上有各種菜品名稱和價格,食客喜歡吃什麼食材就在選單上打個勾,小二就按照打勾的菜品上菜,食客吃完再按照打勾的價格結算。

食客們饒有興趣地看著選單,認識字的,就將選單上的菜名念出來給大家聽,只見選單上羅列幾十種菜品,這些菜品都是生的,需要食客自己煮,選單上除了生鮮蔬菜,各種野味和菇類,還有很多食客們不知道為何物的東西,比如豬下青,天梯,花千骨等等菜名,特別是豬下水,什麼肥腸呀,腰花呀,豬血呀,凡是豬身上的各個部位幾乎都在選單上。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吃肉不多,但很多人情願不吃肉或少吃肉,也不願吃豬肉,除了少吃豬肉,還有豬牛羊這些動物內臟,他們認為動物內臟味道不好而且髒,所以他們都將豬肉和動物內臟稱之為賤肉,既然是賤肉,價格就很便宜,但林月知道,用賤肉做菜,做得不好,肯定不好吃,但用來燙火鍋則是食材中的上品。

食客們見選單上有這麼多聞所未聞的賤肉品種,都很驚愕,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曹家火鍋店居然用賤肉燙火鍋?但驚愕歸驚愕,這些賤肉既然能夠出現在選單上,必定有出現在選單上的道理。大家都不再表各自意見,興趣盎然點了這些平日不敢吃也不願吃的東西,如果不吃這些東西,以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吃過正宗曹家火鍋。

點好了菜,小二讓食客選鍋底,選鍋底?什麼是鍋底?食客好奇地問。小二解釋,說店內有三種鍋底,喜歡吃麻辣味的,點麻辣味,不想吃麻辣味的,點清湯味。

小二對瞪大眼睛的食客們說,如果一桌的人,有人喜歡麻辣味,有人喜歡清湯味,怎麼辦?小二自問自答,我們還有第三種鍋底,鍋裡的味道一半是麻辣的,一半是清湯的,這樣就可以滿足滿桌人口味的需要。

食客們趕緊問,這種鍋底叫什麼名字?小二回答,這種鍋底名叫鴛鴦鍋。

人們一聽鴛鴦鍋的名字都驚呼起來,鴛鴦鍋?好有創意的名字。

食客們都知道,鴛鴦羽色鮮豔而華麗,人們寫詩作畫的鴛鴦都寓意著美好和富貴,林月前世的人常用“鴛鴦”來比喻夫妻,形容兩人恩愛相伴,患難與共。但這個時代的人,鴛鴦卻是用來比喻兄弟情誼的,無論比喻夫妻恩愛還是比喻兄弟情誼,鴛鴦帶給人的都是最好的意境。

現在曹家火鍋將這種一半麻辣一半清湯的火鍋取名為鴛鴦,大家不得不被曹家火鍋的創意叫絕。鴛鴦鍋底長什麼樣?一口鍋裡怎麼會同時做出兩種不同口味的菜?為了滿足對鴛鴦鍋美好的創意和好奇,幾乎每桌食客都點了鴛鴦鍋底。

當然,打製鴛鴦鍋,對於林月來說非常簡單,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將一口鍋分隔成兩個區域,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再說也沒有這個需要。做鐵鍋成本很高,但做陶器成本就低很多,鴛鴦鍋的陶器不是藝術品,不需要特別工藝,一窯足夠。

林月將鴛鴦鍋構造功能告訴做陶器的師傅,師傅很快就明白了林月表述的意思,很輕易地就燒製出一大窯鴛鴦鍋,做陶器的師傅只是不知道林月定製這種陶器做什麼用。

菜點了,鴛鴦鍋底也端上來了,人們好奇地觀察著鴛鴦鍋的樣子,嘴裡都出嘖嘖稱奇的聲音,只見陶鍋中間是隔開成兩部分的,一部分鍋裡的湯麵漂浮著辣椒花椒,泛著鮮紅的湯汁,一部分鍋裡的湯麵漂浮著紅棗蘑菇蔥和一些薑片,泛著乳白色的湯汁,紅湯白湯都沸騰著,出輕輕的噗噗響聲。

小二告訴食客,桌上的這些菜不能同時倒進鍋裡煮,先煮哪些,後煮哪些,怎麼煮,煮多久,食客們個個都像小學生,好奇地聽著,用心的學著,小心地品著。

麻辣味火鍋在於麻辣燙,麻得舒坦,辣得過癮,燙得痛快;清湯火鍋則香氣四溢,清爽可口,回味無窮。

更重要的是吃火鍋的魅力,同桌人在一口鍋裡燙著相同的食材,最能體現其樂融融場景,再加上火鍋開胃、提神、暖身,都是吃火鍋最好的廣告效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