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屯民出逃(1 / 2)

小說:鵝的三國 作者:中更

一連休息三日,積攢的法力也都使用。

以六點黑法力將一名黑僕從強化成了黑武士,並用五點白法力洗練了皮甲皮盔、帶鞘環刀、鞋子以及兩套軍服。

兩套禦寒冬季軍服填充後,這位黑武士的枯瘦軀幹才能將皮甲充實起來。

其中一套軍服的兩袖被切下來,成了黑武士的圍脖面巾、纏手,所以這位黑武士也就露出雙目……對陽光的抗性大增。

四隻鵝彼此混熟,成年公鵝也被強化,形體壯碩儼然鵝類極限,自然取代之前公鵝,成了種群頭目。

‘壯年公鵝,每日產兩錢鵝絨。’

已無法繼續強化,也沒有進化成妖異靈獸之類的可能性,就是一隻當世最大的白鵝。

抱在懷裡沉甸甸足有十五六公斤,摺合當下六十多漢斤;雙翅展開寬足足一丈有餘。

以至於黑熊生出一些奇特的想法,如果船板上掏幾個能固定大鵝腳掌的窟窿,大鵝煽動翅膀或許能推動船。

大白鵝生物動力帆,多多少少都能提供一些航增幅。

就是有些太招眼。

此外又得到了兩枚鵝蛋,也煉化成卡片收起來。

積攢起來,等有了穩定的根據地就一起孵化……應該是可以自己覓食成長的。

當夜,十幾條舢板小船抵近小蒙城,裡外配合吊死屯田吏後,大小近百人扶老攜幼登船逃亡。

一些人家在澤中本就有藏匿的小船,如今也都取出,足足二十八條小船組成船隊向下遊而行。

夜中,這些船各舉著魚油火把前後相連,當五六條船上丁壯或穿木甲,或穿殘破皮甲、鐵甲,除了划船的男子,餘下手持弓弩、短矛、飛叉。

就這麼明火執仗而行,警惕著虞城水寨駐軍……說是駐軍,平日駐屯幾十名士兵。

曹公治下計程車兵講究異地駐防、交叉防備,駐屯虞城計程車兵來自五百里之外,而非本地、就近徵調。

虞城下游水寨,死了兩名卒長本就有些風聲鶴唳,今夜更是閉門不出。

駐守的屯將站在寨內瞭望塔目送這支水匪隊伍遷徙離去,也是由衷的鬆一口氣。

虞城水寨沒現賊情,他這裡也不能現,只能放任通行。

夜裡行舟,已經算是給駐軍面子了。

放幾年前,這夥人或許早已頭裹黃巾一邊趕路一邊劫掠、勒索沿途的塢堡、里社。

不同於黑熊的謹慎,這支遷徙船隊天亮後靠岸停泊,婦孺採伐蘆葦蒐集野菜,五個老人燒火烹煮菜湯。

十七個家庭四十五名大小丁壯聚在一起,雖然乘夜突破了虞城防線,可這不值得喜悅。

不是駐軍怕他們,而是駐軍不清楚虛實,這也意味著所有人的退路斷絕。

但留在蒙澤、小蒙城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二月服役去挖河渠,小蒙城去了七十個人,回來了六十二人。

這還只是春季的臨時徵的徭役,一年總要這麼經歷兩三次,再多的人丁也不夠死。

黑雲懷裡抱著環刀與幾個親密夥伴坐在一起,神情沉肅彷彿家裡老三真死在徭役工地裡,在見到活人之前家裡老三跟死了沒什麼本質區別。

他身邊幾個小夥伴也有子侄客死他鄉,所以普遍都沒什麼笑容,吊死屯田吏時毫不手軟。

這些丁壯圍坐兩圈,裡圈是丁壯男子,一家頂樑柱;外面一圈是各家子侄輩、贅婿之類。

張俊以草莖在地上勾畫河流圖,在下游不遠處的豐水口點了點:“屯田都尉絕不會坐視,我們這些人走就走了,屯田校尉不會管。屯民,你們還成了軍屯,逃跑幾人都是大事,更別說跑了近百人。”

他目光環視看著小蒙城出逃的各家頭目,繼續用手在豐水口點:“虞城也不會管我們這些人去留,可屯田都尉一定會兵追捕。怎麼也會有十多條船做前鋒,後面虞城的駐軍也會參與。我想在豐水口設伏,大家都怎麼看?”

坐在張俊身邊的一個叫做宋武的壯年開口:“劉都尉能調的也只有屯田兵,至多也就百人,都是我等鄉鄰親族,這些屯田兵不會盡力。若有設伏,爭取射殺姓劉的,這樣我們也好脫身。”

張俊面無表情:“我們知道這一點,這都尉如何不知?在我看來,他只會調兵追趕咬住我們的尾巴。他要等虞城的駐軍,他無權調動駐軍,這需要梁國相令。”

說著,張俊抬手在下游遠處的蕭縣點了點:“梁國相得到都尉的公文,必然快馬通報下邑。所以我們大隊不能停,要趕在下邑調船攔截之前穿過下邑!”

“梁國相也會通報沛國相,沛國相在相縣,等沛相軍令傳到豐縣、沛縣、蕭縣時,我們已入泗水進入徐州地界。只要快過公文一步,我們就能躲過攔截追捕。”

瞥一眼頗有名望的宋武,張俊繼續說:“留一條船,選六名善射之人。就在豐水口設伏,船放在水口下游北岸,安置三個人,另三人藏匿水口北岸。待追兵至,南岸伺機射殺,不論是否得手,就向下遊跑,北岸箭壓制追兵,再推船下水與南岸匯合。之後,傾力划船。”

宋武聽了皺眉:“不妨增至十人,力求一擊必殺,不能殺也要射傷。南岸六個人,北岸藏船處四人,這樣的話北岸只需要兩名善射者,另兩人只管划船。”

“善射者八人……”

張俊唸叨著環視,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當場男丁左右觀察,近半人勝任。

隨後張俊目光落在黑雲與另一人身上說:“黑家、梁家就剩他們兩人主事,不必抽籤了。”

說罷張俊拿起草莖露出一端,另一端遮住閉上眼睛:“開始吧。”

有善射之名或自詡善射有勇氣的男人站了起來,附近一人上前蹲在張俊面前抽出一條草莖,中籤後就去邊上等著。

這時候兩個老人站起來靠近,抽籤結束時一人開口:“老夫善弩。”

從魯國流浪到這裡的張俊不清楚老人言語虛實,他左右打量見沒人有異議就看另一個老人,這個老人一口黃牙:“我孫兒沒了,活著也無樂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