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飯後論道(1 / 2)

小說:鵝的三國 作者:中更

離開溫侯墳冢,驢車行走在土路上。

黑熊好奇城內就問:“賴君,我新來許都,可能入城內?”

許都是由許縣擴建而來,原來的縣邑城牆如舊。

所以擴建的是城外區域,城內地塊改造成了宮室與各類辦公衙署、倉庫與軍營。

城內沒有什麼平民、士人群體生活的空間,日常出入群體以官吏為主,數量也少,所以不方便扮作士民出入。

意味著想要進入城內,只能穿官吏服飾,以辦公的名義入內。

如荀彧之類的中高階官吏都是常年居住在城內,很少在城外走動。

但許都依舊在展,舊有的城區面積已無法滿足日益膨脹的衙署機構。

官署機構要給宮室、倉儲讓步,未來各個重要機構搬到城外是一種必然。

可現在朝廷重臣們生活在城內,很難下手。

除非重要節日時埋伏在路邊,伺機動手。

賴平詳細講述許都城內、城外的區別,直接讓黑熊熄滅了正常渠道入內城的心思。

哪怕賴平能提供這樣的渠道,黑熊也不樂意輕易入內城。

城門守的這麼嚴密,城內又是官吏、駐軍為主……真陷進去了,很難殺出來的。

現在正是展朋友的時候,怎麼能讓朋友輕易涉險、暴露?

入城搞事情的心思就此暫時擱置,返回老子廟時已是午後。

老子廟與之前無異,大小道士們該幹什麼依舊在幹什麼,這裡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醫館。

返回屋舍,就見李祭酒說:“渠帥,吉平與幾位太醫數日前奉令前往陳留。不知具體為何,應當是大軍聚集,入春時氣多變,滋生了時疫。”

說著又問:“敢問渠帥所為何事?我等與吉平相識三四年,若是小事,自可代勞。”

“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只是來許都的路上聽過吉平的善名。”

黑熊目光掃過包裝好的布囊,繼續說:“是這樣的,我夢見有一座荒山,因一位神醫有感黎民生計艱辛,就在山下為百姓義診。病重痊癒者在山上種植杏樹五顆,輕病痊癒者種植一顆杏樹。十餘年後,荒山已成杏山,神醫以杏脯換米而生。”

李祭酒與賴平認真聆聽,這時候互看一眼,思索此夢寓意。

就他黑熊繼續說:“此夢有兩處神異,一是這位神醫壽終九十,其二是因其善舉,世人將以杏林代稱醫師。我聽說吉平有善名,他這名字也寓意良好,就想贈他這番杏林機緣。”

延壽,揚名做杏林之祖。

李祭酒意動,猛扭頭去看賴平,賴平苦笑,他又不擅長醫術。

心中忐忑,李祭酒還是詢問:“以渠帥來看,僕可能與吉平相併論?”

“我不懂醫術,只是覺得有人能離開許都繁華之所,去鄉野之地造福庶民是一樁好事。”

黑熊說著笑了笑:“你去,還是吉平去做這件善事,對我來說都沒區別。既然沒有其他名醫,我稍作歇息,今晚就離開許都。否則逗留日久,露出行跡,會連累你們。”

李祭酒已然心動,又好奇:“渠帥何不去尋華神醫?”

“他已是當世神醫,雲遊天下自能造福各處,我這是另一條神醫之路。”

黑熊說著扭頭看桌上布囊,李祭酒當即上前解說,這些布囊裡是老子廟儲存的硃砂、硫磺、紅鉛之類的藥材。

這些東西也是其他道士煉丹的材料,老子廟一脈道士前後不過幾代,平日也會研究煉丹技藝。

收好這些東西,李祭酒二人又引著黑熊用宴。

宴席簡樸,只有一條魚,與其他一些時令野菜。

也是烹煮製成,一些野菜涼拌。

其中有一碟鹽拌豆腐,細微的鹹鮮味更能襯托豆腐本身的清甜滋味兒。

黑熊來的急促,所以老子廟內的道士們並沒有提前製作‘意外酵的米湯’。

飯飽,天色將暗。

李祭酒拿來廟中修行的太清法,皆是竹簡,有道經、德經、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這四部卷,此外還有三十餘卷太平經。

黑熊拿起來簡單翻看,見竹簡、墨跡頗新,就知道是新道士謄抄的。

這些東西在他看來就是道德經本體,老版本註解、以及張道陵註解版本這三種。

他翻閱的很快,李祭酒、賴平靜靜等候。

張道陵對道德經的增刪修改幅度很大,幾乎是把道德經拿來自己用,需要什麼樣的道德經,就改成什麼樣的道德經。

河上公的註解版本還不算離譜,算是中規中矩的解讀。

而張道陵的註解版本里已經明確提出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是道,道是老子,提倡道眾要順從奉行道的旨意。

並將修行長生確立了一個標準,即‘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長久也’。

將長生步驟化,想要長生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第二步是煉形,第三是食氣。

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將永久停留在長生道路的初級階段。

也就是第一步守戒律,聽話做事就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