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蔣濟多謀(1 / 3)

小說:鵝的三國 作者:中更

兩淮無人區這個言論目前略有些誇張,後幾日船隊逆淮水揚帆而行。

沿途很少遇到舟船、漁人,就算遇到了對方也會早早退避,不做接觸。

五天後,船隊過壽春,航入淝水,途徑成德。

船隊暫停,劉曄返鄉祭祀父母。

這裡已經算是揚州刺史劉馥的統治核心區域,所以沿途村莊里社有些煙火氣。

雖有人煙,卻不多。

秩序已亂,唯有抱團聚集生活才能抵禦盜匪的侵擾、殺戮。

所以很多利於耕種的水田、良田,也不得不廢棄,生產力很難恢復的關鍵就在這裡。

不是不想種,而是不敢種。

也只有肅清盜匪,百姓才會分散各處,因地制宜恢復生產。

終究是揚州刺史部的核心區域,劉曄匆匆祭奠後再次航行。

只是行船百餘里就遇到困難,淝水水量入夏後下降,有十幾裡水路難以行船。

沒辦法,只能清空船艙,以百餘匹做畜力,以繩索拉扯運船透過這片淺水區域。

宣良站在岸邊神情難看,他也沒想到初春順利通行的淝水會缺水到這個地步。

黑熊、劉曄卻覺得正常,今年入四月以來就很少下雨,連續大晴天,陰雲天氣都很少見。

各處降雨不足,淝水作為淮水支流,淝水上游水量降低也是很正常的。

現在就擔心百餘匹戰馬的訊息被揚州刺史部獲悉後,會不會調集軍隊截擊。

自清晨忙碌到午後,九艘大船6續以畜力拖拽的方式透過淺水河渠,從淝水進入另一段河道,這段河道被稱之為施水。

人馬重新登船,黑熊與劉曄站在雀室木臺展望遠近村落,就聽黑熊感慨說:“舟船如此不便,看來孫曹之間短期內不會滋生衝突。直到沒有敵手時,才會相互用兵。”

劉曄點著頭,他熟悉附近地理,也清楚這年頭大規模用兵必須依賴水運。

水運保障軍資補給,虛耗能下降十倍。

曹操打仗依賴水運,江東孫權更是如此。

自古以來打仗就是沿著交通線來打,越是運輸便捷,戰爭成本就越低。

南北河流通道,目前就兩條。

一條在這裡,一條在廣陵中瀆水。

廣陵南部為了躲避江東的侵掠,吏民早已遷到中北部。

中瀆水失去維護,渠溝已然沖毀,失去了運輸、灌溉、洩洪排水的作用。

船隊又行四五十里路,就見岸邊一處小渡口有幾十人簇擁青傘蓋車駕等候,高舉一杆杏黃旗。

劉曄遙遙見了,眯眼仔細辨認,說:“那應是揚州治中蔣濟。彼持杏黃旗表示無害,有和談之意。”

治中,就是別駕,州刺史的主要行政副手,從本州人中選任。

隨即劉曄又主動介紹他所知道揚州的資訊,從刺史沛國劉馥、別駕九江蔣濟,再到劉馥單騎入合肥聚集百姓恢復生產,招撫豪帥恢復秩序等等之類。

在劉曄口中,這位劉馥很強。

袁術禍害後的兩淮亂的一塌糊塗,民間貧苦,豪帥聚族相互侵掠為生,沒人能安心生產。

劉馥匹馬入合肥空城,尋訪周圍士人組建州部,收斂百姓勸農生產,又親自去各處盜匪、流民盤踞的山野遊說,百姓6續下山參與生產。

雷緒、陳蘭等聚眾數萬的豪帥也因劉馥的承諾而放棄劫掠,淮南兩三年間得以大治。

美好的名聲,對敵人來說就是最鋒利的尖刀。

劉馥的名望不僅傳播於中原,也傳入了江東。

漂泊寄旅與江東的兩淮人,自會生出一些返鄉思緒。

劉曄介紹聲中,旗艦緩緩靠近渡口。

側門開啟,七八名甲士最先下船,而甲板、一樓、二樓已站了二十幾名甲士,手持弓弩待命,並觀望遠近,警惕著。

蔣濟也抬頭觀察,卻不覺得害怕。

這三年淮南大治,士民歸心;雖然府庫沒有打造、積蓄多少鎧甲軍械,但人心可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