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鹿門山學(1 / 2)

小說:鵝的三國 作者:中更

鹿門山前,黑熊手牽甄宓望著山道兩側的一對梅花鹿,更感神奇。

這個世界充滿了神異傳說,最近的比如袁紹討董時就做夢得到一口思召寶刀,夢醒後就見此刀在身邊,如似天授。

再遠一點就是泰山名士、公卿胡毋班被泰山府君派遣黑甲鬼騎相邀赴宴,並請胡毋班給女婿、黃河水伯送信。

而眼前鹿門山也是有類似的傳說,建武中期,劉秀與習鬱巡遊這裡,兩人一起夢見山神。

夢醒後談論起來,彼此對照,現夢到的山神竟然一樣,是兩隻梅花鹿。

於是劉秀命令習鬱立祠於此山,刻兩頭石鹿在山道路口兩側。

百姓稱呼這裡為鹿門廟,於是山名也就跟著改成了鹿門山。

這個習鬱後來就在襄陽東郊修建莊園,是本地冠姓,鹿門山一帶也是習鬱後人讓給龐德公講學、隱居的。

原本龐德公住在山下魚梁洲,這裡與劉表的鷹臺很近。

劉表經常設宴鷹臺,漢水對岸就是荊襄名士龐德公,於情於理就該邀請。

偏偏龐德公不喜歡劉表,為避免衝突爆,龐德公隱居鹿門山講學。

為避免刺激劉表,在鹿門山東側講學,隔的遠遠。

至於魚梁洲舊宅,就讓給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居住。

也因鹿門山的歷史淵源,這裡雖是龐德公的講學地,可其中襄陽習氏子弟頗多。

龐統與習禎交情莫逆;龐統弟弟龐林更是娶了習禎的妹妹。

這些年荊州局勢穩固,鹿門山學子規模也已經成型。

其中龐統與諸葛亮並列稱,龐統一系的二號人物是習禎,諸葛亮這邊二號是馬良。

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子,諸葛亮對龐德公執弟子禮。

總之,劉表、蔡氏、蒯氏之外,龐德公手裡形成了另一個新銳士人集團,凝聚力極強。

這個士人集團,自然跟劉表興辦的官學一系士人存在路線、方略上的矛盾。

黑熊對鹿門山士人不存在任何幻想,只是純粹帶甄宓來轉一轉。

鹿門山學位於此山之東的一處平緩坡上,上下屋舍階梯而建。

最顯目的是坡上有一座竹木搭建的大型雨棚,應該是龐德公講學之地。

黑熊與甄宓來到坡下,路邊立著齊腰高不規則的石柱,雕刻四個字‘鹿門山學’。

沒有人值守,更沒有籬笆、牆壘。

不防竊賊盜匪,也不防山裡野獸。

隨行的四名白袍甲士持戟叉腰立在山門左右兩側,黑熊、甄宓、道兵呂布一起沿臺階而上。

漸漸走近,就見大棚之下幾十名士人正聆聽一人講學,而棚外不設阻隔,幾名路過的山民穿短衣,帶著獵物就席地聽講。

還有十幾名遊學士人,未正式拜入山門,只能在棚外旁聽。

黑熊目光左右打量,認出了前排落座的徐庶,沒想到這個人會那麼快離開莊園。

不過也能理解,荊州小民都清楚鹿門山學子與州府不怎麼融洽。

鹿門山一系,跟劉表一定存在無法融合的矛盾。

一方是開拓進取派,一方是貪圖享樂的保守派。

這兩個派系關係太近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不是簡單的地域區分,純粹是志向不同。

簡單來說,就是龐德公這一夥人看不上劉表,覺得劉表不是值得效力的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甘寧學問不行,不然也能混到鹿門山。

心中思索著,也就陪甄宓聆聽五經講義,大約一炷香的時間,講學的老者才停下,一眾士人起身施禮送行。

竹棚外旁聽的遊學士人、山民也起身施禮,待那幾個人走遠,山民們最先離去,然後才是遊學士人。

哪怕他們要討論,也要離開鹿門山學區域,去外面討論。

一些低聲議論也傳入黑熊耳朵,才知道剛才講學的是大儒宋忠,協助劉表正式開辦官學、小太學的關鍵領袖人物。

隨宋忠一起離去的是龐德公與司馬徽,大概只是臨時的學術交流。

宋忠這類官學大儒、講師會時不時來鹿門山交流;龐德公、司馬徽也會前去官學講課。

思索間,徐庶走出竹棚,先是審視黑熊身後跟著的高壯白袍衛士,又隨意瞥視兩層白紗籠巾遮面的甄宓,才說:“我鹿門山學中,這還是第一次有佩劍之外的軍械。”

“此言不然。”

黑熊回頭眼睛上翻注視呂布所持的方天戟:“此地成為鹿門山學前,必然有軍械出入、駐留過。”

鬥嘴一句,也不示弱,仔細打量氣度精悍的徐庶,又見其他士人從兩翼而來,隱隱有半包圍之勢。

這一刻,黑熊有點想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