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謀劃野戰(1 / 3)

小說:鵝的三國 作者:中更

高陵城外,劉曄乘馬檢閱軍容。

最後一支青州兵正途徑高陵前往池陽,這支青州兵七個百人隊,配備了收編的三個輔兵百人隊。

青州兵卷甲輕裝行軍,輔兵百人隊以車輛運輸鎧甲、器械。

開戰前,他的五千關中兵已經6續拆解。

一千人先去了黃白城協防,緊接著又分兵兩千東調臨晉,前兩日天氣晴朗後,再次調出一千向東入駐臨晉。

臨晉那兩千稍稍休息兩日,又入駐侯選部曲所在的夏陽、頜陽等黃河西岸地區。

調令頻繁,可外調出去的四千關中兵態度積極。

有了關中兵做替代,黑熊戰前的軍隊得以匯攏向池陽集結。

劉曄觀看三個輔兵百人隊,見兵員盡皆雄壯,幾乎是渭北群帥麾下的精銳。

這次收編,輔兵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各將親兵、支黨;一種是臨時過渡,戰後要裁撤的輔兵。

顯然,跟隨青州兵移動的都是各將黨羽親信,只有把這些人隨軍呼叫,後方又控制家眷,才能讓他們穩定下來。

機會合適,這些人也會迅編入戰兵營。

劉曄著重觀察車輛運輸的鎧甲,這些鎧甲才是此次征討渭北諸將最先強化青州兵戰鬥力的關鍵因素。

青州兵是俘虜轉化,擊潰、俘虜蔡瑁全軍前,青州兵幾乎沒有什麼裝甲。

之後獲取鎧甲,但也優先補充了甘寧、中壘營,青州兵入關中前披甲率不足兩成。

破渭南各縣後,青州兵披甲率逐步上升到五成。

而這次,青州兵全員披甲,此外淘汰破爛後,還有額外的兩成替換備用戰甲。

但是,青州兵是七隊老兵加三隊輔兵,輔兵不裝甲,所以青州兵千人隊披甲率賬面只有七成。

刨除輔兵,劉曄看來青州兵已然全員裝甲;又更新了渭北群帥積攢的各類戰陣器械。

例如長矛,此前青州兵長矛與荊州兵類似;而現在得到太多的老古董,以至於僅僅是步槊一項,就得到了兩千餘柄!

而現在,這些兩丈長的步槊裝車運輸,勉強用麻繩扎捆,一車車的從劉曄面前經過。

他不敢想象,全副武裝的青州兵抵達池陽,馬玩還能堅持幾天。

一名臨時配屬給劉曄的書吏觀察片刻後,感慨說:“輔兵不足用,三百輔兵勉強只能運輸戰具,餘下軍帳、器具、糧秣、弓弩箭矢都不得運。”

這人荊州口音,另一個臨時徵的本地士人也低聲講述:“你所見的只是步兵,若是騎士遠征,輜重車輛當有三倍。”

他們低聲討論,不見劉曄反應,其他臨時徵的書吏也參與討論。

劉曄見他們很是推崇虎牙軍的戰鬥力,對此他也只能默不作聲。

騎兵太過於複雜,配套工作做不好,還不如沒有。

所以鷹擊騎士營目前只是空架子,以追索敗兵、踩潰兵、嚇唬、封鎖為主。

中壘營的二百騎士設立之初也是類似的作用,中壘營車騎混編,真正的戰鬥力其實是百餘名重灌步兵。

不要被兵種和數量迷惑。

最實用,最有效率的永遠是重灌步兵。

一名信使自渭水碼頭而來,揹著兩條潔白負羽。

這是用鵝羽纏繞在竹條之上製成的,長度四尺有餘,插在一個披薩盒子類似的木匣子裡。

使用的時候將這個木匣子固定在背後,兩條潔白負羽微微向兩側彎曲。

漢軍歷來用紅色的負羽,黑熊不缺鵝羽,就用白色負羽。

使騎抵近,也不下馬,就對劉曄呼喊:“軍師!鍾司隸正率部渡河!”

附近書吏齊齊望著劉曄,劉曄蹙眉思索:“回城,通告城外各處快快回城。”

“是!”

使騎拉扯韁繩,控馬就去向城外各處工作的隊伍傳令。

劉曄也帶人返回高陵城,準備封閉城門,拒絕鍾繇入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