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神木改編

小衙內不缺鋼鐵、煤炭、木炭和芒硝。鋼鐵由晉商提供,當時就已經有坩堝鍊鋼法了,不需要穿越者過去指導。那幫商人有奶便是娘,只要給錢,客戶是誰根本不重要。

芒硝是製取食鹽的重要副產品,而榆林地區的奧陶紀鹽盆,屬於蒸鹽沉積礦產,具有沉積層數多,鹽體厚度大,分佈範圍廣,品味穩定、資源儲量巨大、鹽礦品味優等諸多特點。所以芒硝也不是問題。

隸屬於榆林衛的神木縣,現代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oo億噸,假設每年產出1.2億噸,可持續開採4oo年。

用焦炭冶煉優質鋼材,在大明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歸根結底是商人的利潤有多少,而不是技術本身。

“這事沒難度,咱陝西的澄城、蒲城、嵐皋、神木、府谷到處都有,硫磺多的是。”

怪不得陝西是中華民族的龍興之地。曹老三、尤賀氏、小衙內、尤世勇和杜老根五人又嘀嘀咕咕很久才解散。

小衙內現在有家丁、民兵、三百多個老兵、不到兩百個挖牆腳,爭取來的現役戰兵和專業人才,總計23oo多人。

他沒有立刻行動,馬上去追殺入寇的其他韃子,而是在兵寨裡整頓磨合了五天,改良裝備,訓練新戰法,提高配合度。

在這期間,小衙內把母親用四隻肥羊換來的王寡婦,和其他被自己霸佔過的,精通黑火藥製作的寡婦,全部集中起來,組建一個火藥精工作坊。婦女責任心強,耐心細緻,手腳輕便,更適合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黑火藥製作的最佳成份比例和方法,明代兵書《紀效新書》、《登壇必究》、《兵錄》、《武編》、《火龍經》等都有詳細篇幅的介紹。

尤其是戚繼光將軍兵書中,記載的黑火藥成份比例,與現代幾乎完全吻合,就差一個化學方程式了。

黑火藥顆粒化,也在明末兵書中有詳細記載。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人民軍工就實驗過,現按照古書中的方法,把黑火藥做成小米粒大小,才能最大化的揮其爆燃威力。

小衙內主要把英國鴉片戰爭時期,使用的造粒機、石墨磨光機和密封儲存法等,詳細介紹給她們和老媽就可以了。尤賀氏會想辦法把相關裝置儘快做好,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標準化。

他虛心採納曹老三的建議,秦腔草臺班子採用“軍民共建”的模式。平時以商業演出為主,必要時充當戰地文工團,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大鳳二鳳兩個潑辣壯婦,擔任“士兵委員會”的正副主任,主要工作是保障底層士兵的基本權益,如糧餉撫卹、日常生活用品、伙食待遇和軍用物資,保質保量的放,以及軍功軍法的公正公平。

目的是強化小衙內的個人威信;加大對基層士兵的掌控力度;監督各級官員和後勤,避免官僚主義、山頭主義和貪汙腐化。他是效仿教員,從建軍伊始,就要紮緊籬笆,打好地基。

另一項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模仿建立現代士官制度。也就是按照士兵的不同專業和技能,如弓箭兵、標槍兵、鳥銃兵、棹刀兵等,根據他們的水平高低,設定1~6個不同級別。

考慮到戰事緊張時,有些武器可能會短缺,小衙內允許士卒一專多能,跨專業參加其他技能的考核,一樣可以累加提升相應待遇。如騎射輕騎兵,可以參加步兵弓箭手的考核。

公開的比武和實戰表現,是評定士卒等級的唯二標準。級別越高,享受的待遇也就越好。如四級士官的待遇相當於明軍五十人的軍官總旗,六級士官相當於百戶。

杜老根介紹的個別老兵,竟然能透過三四種,不同武器技能的高階別考核。小衙內就把掌握多種技能專業士官的最高待遇,定為副千戶,只不過沒有軍官頭銜而已。

軍官的作用是指揮排程和協調管理,士官平時組織訓練,一心一意帶領普通士卒,打磨戰鬥技能,戰時要揮先鋒帶頭作用。他們兩者,是互補互助的配合關係。

士官制度,是為了團結廣大的優秀底層士兵,因為他們才是戰鬥的骨幹力量,而不是封建王朝史書記載中的帝王將相。

小衙內對軍法處置也做了較大改動,廢除“穿耳插鼻”、斷手斷足等殘酷肉刑,但處死的極刑還是保留。

為避免封建軍隊中“官長待兵不當人”等陋習、惡習,他還效仿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的“八不打”:官長生氣時,不許打士兵;士兵勞碌太過時不許打;對新兵不許打;初次犯過者不許打;有病者不許打;天氣過熱過冷時不許打;飽飯後或飢餓時不許打;哀愁落淚時不許打。

至於大規模爆兵?那是不可能的,經濟基礎不允許;精兵強將?那也不是天生天養,自然冒出來的。

還是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建設,儘可能的團結、凝聚人心和力量,充分揮現有條件下的最大戰力,才是比較靠譜的展之路。

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農村民兵,群策群力勇敢善戰,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也為人民軍隊輸送大批的合格兵源。

被譽為“名將之花”的日寇軍校高材生阿部規秀,就是被農民出身的八路軍指戰員擊斃。

這幾天的晚上,按照尤賀氏的安排,小衙內對幾位得力女將,是鼎力支援,不斷施加壓力。

現在的他,經歷兩場小病後,身體各部位反而快育,變得身高體壯,力大無窮,不再是以前高粱杆的模樣。

直到第六天,他才根據情報出。原來有四股韃子為安全起見,合兵一處,聚攏三千多人,七千匹馬跑去攻打相對富裕的米脂縣,目的就是搶劫糧食。

米脂縣在現代陝西省的北部、榆林市的中東部,黃河支流無定河自北向南貫穿縣境。全縣有山峁個、溝道條,堪稱中國西北“山溝裡的小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