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震疊銃

分鬃射法是用來在衝鋒或者立定過程中,攻擊前方敵人的。騎兵將身體靠近馬鬃右側,然後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引射,因此叫分鬃射法。

對蹬射法一般是在包圍敵軍步兵的過程中,對其進行裹陣環繞時的攻擊方式。

騎兵將身體靠近馬匹左側,由於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因此側面投射時,一般人只能面對左邊瞄準,能左右開弓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

弓身垂下對著左側步兵,然後右手拿箭瞄準射。演練時好像在瞄準馬鐙,所以稱為對蹬射法。

韃子的兩名神箭手,在兩百米左右的距離,理論上從加到衝刺,不到十五秒就能跑到。

騎射的實際距離有多遠?1644年倭國商人,在北京觀看滿清八旗的軍事表演,當時的騎射距離是2o~4o米。

1885年一個法國人在南京觀看清朝武舉省級考試,並出版了一本書,介紹當時的騎射手,如果正面直射靶心,騎射距離也就2-4米。

“砰”,小衙內的另一把新槍響了,六十米外正準備抬弓射箭的一個韃子人仰馬翻。跑在他後面的韃子,跟前方同伴,相差約三個馬身,沒有受到影響,此時也想起身抬弓瞄準。

這把新槍,是根據明朝鳥銃專家趙士楨老爺子,在《神器譜》裡記載的,上下排列的雙管火銃“震疊銃”,平行並排的雙管火銃“奇勝銃”,再結合現代國產民用霰彈槍改良而成。

趙老爺子的原版“震疊銃”,設計有特製的瞄準裝置,能使上下銃管同時瞄準一個點。有大明現成的技術基礎,小衙內要做的就是修正科技樹,讓它往正確的方向展。

震疊銃的參考改良物件是,2o世紀八十年代國產12號,全長1.2米,口徑19.7毫米的狩獵霰彈槍。

該槍最遠有效射程6o米時,彈丸散佈約兩三平方米。打兔子一般裝3o粒六毫米鉛彈;打狼或者鹿等較大動物時,使用9粒9毫米鉛彈,民間獵人俗稱“大九粒”。

不同於單獨子的老式鳥銃,霰彈槍才是對付“長弓巨矢,近人而”的倭寇、“五步之內,專射面肋”的滿蒙騎兵部隊的最佳單兵武器。

考慮到霰彈槍槍管越短,有效射程越近,霰彈散佈越大的特點。小衙內手裡這把新步戰震疊銃,沿用雙管結構,只是反向操作,加長到1.4米。

目的就是儘可能提高射程,爭取在相距六七十米時,也就是敵人騎兵,即將衝刺到最高時,霰彈才如天女散花般散佈。

這樣既能提高命中機率,又能最大化阻遏戰馬的度。騎兵之所以厲害,是因為藉助戰馬的動能和勢能。沒有戰馬度的加持,騎兵本人並不見得,比訓練有素的步兵更優秀。

雙管霰彈槍面對靈活機動的近距離對手,至少提高五成命中率,即使打空或者輕傷敵人,改良版的雙管震疊銃,還可以充當臨時武器,直接貼身肉搏。

就在下面第三個韃子,準備起身松弦放箭的瞬間,第二個槍管裡的,九粒霰彈迎面撲來,把他和胯下戰馬打出四道小血花,其他彈丸可能打空了。

韃子高射而來的輕弓軟箭,被二鳳拼命圓周運動,帶動長柄鐵連枷前端,如同飛機螺旋槳快旋轉的短木棍,打掉墜下堡底。

為了加大攔截箭矢的機率,她又在長柄鐵連枷的鐵鏈處,繫上兩根一尺多長的麻繩。它們與短木棍同時做圓周運動,防禦箭矢的係數大為提高。

這個韃子和戰馬身負重傷,已經無力射箭,還在咬牙堅持準備減,掉頭返回大部隊。

小衙內接過大鳳遞來的另一把新震疊銃,快補射,九粒霰彈再次呼嘯而至,終於把這傢伙連人帶馬打翻在地。

他馬上轉身,射擊第二個被擊倒的韃子。這個小強級別的敵人強忍劇痛,剛剛起身上馬,準備逃離。沒想到剛調轉馬頭,兩粒九毫米大的鉛彈或者鐵彈丸,就鑽進他的後腦,頓時癱倒在受驚狂奔的戰馬上。

這是小衙內的另一個改進。為了有效擊穿鐵甲,霰彈裡面有一半是鐵彈丸。同等體積下,鐵彈丸的質量要小於鉛彈丸,遠距離飛行姿態不穩定,但用在射程本來就不遠的霰彈槍上,還算合適。

只是考慮到鐵質彈丸,對槍管損傷較大,熔鑄又相對麻煩,還是混搭鉛彈丸一起使用為好。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鉛彈和鐵彈,因為比重不同,彈丸散佈面積更大,適合騎兵在飛奔顛簸的馬上,進行機率性覆蓋打擊。

至於這種早期霰彈槍的實際精度?小衙內表示三分靠技術,七分靠人品。

民堡上,所有艾舉人的家丁民壯士氣大振,陝北威風鑼鼓,地動山搖般響起。

現在的小衙內,如同前幾天雪地峽谷中的鋼弩兵一樣,包裹成冬眠前的胖狗熊模樣。手裡還有改良後的雙管霰彈槍,轅門射戟?不,老子要中門對槍,還是雙管,總共十八粒大彈丸的霰彈槍。

小衙內為什麼不怕騎射?一方面是這種射箭的有效射程並不遠;另一方面韃子又是從下至上射箭,最多隻能看到他的頭部,命中難度可想而知。而他從上往下,能清清楚楚的看到韃子和其戰馬的全貌。

戰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除了武器、戰術、後勤以外,將士的心理素質也非常重要。小衙內就是要以身作則,樹立自己光輝偉岸的高大形象。這對於提高團隊凝聚力、向心力非常重要。

此時韃子的先頭部隊,已經接近民堡約兩百米。沒辦法,人員、馬匹和牲畜物資太多,只有展開橫隊,才能儘快透過無定河河谷。

“大鞭炮,射!”現代嚴禁生產製造的五百克,大號裝藥量的紙質爆炸性鞭炮,被點燃藥捻子,透過投石棍從民堡上方,居高臨下拋擲出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