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明重灌突騎二

小衙內沒時間觀察戰果,馬上銜接“橫掃千軍”,向右後方橫擊阻攔,自己右手圍攏過來的敵人。

韃子太多了,他不敢停留,馬上象農民使用釤鐮,即長柄鐮刀割草或者割蘆葦一樣,快回防,斜向下擊打右前方,另一個韃子的肩胛骨。

一擊得手後,他迅提拉,用鐵連枷上的鐵鏈,還有短棍上狼牙一樣的尖銳釘頭,儘量破壞敵人的身體平衡,干擾他下一步的技術動作,預防“回手掏”式的反擊。

鈍兵器擊殺全鐵甲敵人,一般最好選擇肉少骨頭多的人體部位下手,如頭骨、肩胛骨、肋骨或者脊椎骨等。

因為這些部位,缺少脂肪和大肌肉群等,軟組織的包裹和緩衝,只要全力打中,至少是骨裂,能讓敵人儘快失去戰鬥力。

小衙內作為開路先鋒,沒想過能有效殺死多少敵人,而是用鐵連枷大力擊打,破壞敵人的防禦、反擊和陣型,迫使他們避讓逃脫,為後續九人開闢進攻通道。

緊隨其後的第二個重甲突擊騎兵,手持明軍長達十五尺,約合現代4.8米的“過船釘槍”。該槍槍頭長一尺,鋒部尖銳。槍柄為積竹柄,長一丈四尺,圍三寸七分,髹朱漆。

這種約為人體三倍高度的長長矛,古代又稱為“三尋槍”。

由於槍頭較重,重心靠前,這名槍兵的右手攥緊槍桿中部,左手抓牢槍桿中下方位置。雙手都是反握槍桿,並把線槍高舉過頭或者在額頭部位。

這個動作包含兩種殺敵技巧:一種是常規的雙臂合力刺擊,另一種是以右手做支撐點和方向瞄準,同時略微鬆開手掌,虛握槍桿,用左手握實抓牢木柄,以“滑把”的方式,靈活伸縮突刺敵人。

與瞄準迎面衝來的敵人,面對面對刺衝撞不同,明軍真實的騎槍技術,是斜向刺擊馬身左右兩側的敵人。

這個榆林邊軍騎槍兵,反握槍桿的左手,抓緊槍桿下方,迅砸向,同樣反握槍桿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槍桿就從鳥銃銃管一樣的,鬆弛虛握的右手手心滑出,刺向右前方敵人的腰眼。

能否刺穿韃子的鐵甲不重要,尖銳的矛尖,傳導給腰腎部位的巨大壓強,就能讓對方痛不欲生,暫時失去使用冷兵器的格鬥能力。

這個原理,與我們普通人被一元硬幣粗的擀麵杖,稍微捅一下就會疼痛,是一個道理。

此時雙方的戰馬,都是同方向賓士。明軍騎槍兵有右手做突刺的距離參照物,和支撐點,過船釘槍不會刺入過深。

這名戰兵一擊得手後,迅用左手抽回槍桿。再側身以同樣方法突刺自己右手方向,一個猥瑣靠近的韃子戰兵面部。

只可惜這傢伙反應迅,馬上低頭俯身,並適度拉緊馬韁繩,減落後,錯開明軍槍騎兵的刺擊。

雙手同時握住長槍槍桿,其中一隻手握實抓牢,另一隻手虛握,只作為槍桿自由前後滑動的通道。這種技術,在中國傳統武術中稱為“滑把”。通俗理解,就是槍桿在手中做活塞運動。

目的是靈活變換手裡槍桿的長短,避免被敵人劈砍攔截,同時實現長短兼顧,防止敵人貼靠近戰,也方便自己多次反覆刺擊。

為什麼要把槍矛高舉?這樣槍尖方便對準敵人的上半身,既能威懾嚇阻對方,方便隨時刺擊,也能做出虛假哄騙動作,還能以右手的微調,調整自己的刺殺或者防禦角度。約四五公斤左右的過船釘槍,平舉在額頭或以上部位,並不會感到沉重。

這名騎槍兵的武藝技術,與明末朝鮮國王欽定的,彙編抗倭援朝明軍,十八般武藝的練兵指南圖書,《武藝圖譜通志》中的記載,幾乎一模一樣。

可見當時明軍的槍矛騎兵技戰術,與歐洲的夾槍衝鋒區別非常大。

明軍騎兵沒有把槍矛當成一次性用品,而是可以反覆抽刺,同時兼顧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四個方向:“換執左右手,作左前一刺;換執左右手,作右前一刺……仍作弄槍,右內揮一次,左內揮一次。如是者無定數。”

另外中國傳統兵家馬戰,一般是使用己方騎兵,側擊或者尾隨突擊敵人的騎兵,較少正面硬碰硬對沖。

現在他們十個重灌突騎,全部緊靠冰凍的無定河東側,只要全心全意的擊殺,自己右側的韃子就可以了。這名手持4.8米長過船釘槍的騎兵,也就不用換執左右手。

此時,敵我雙方都是同方向賓士,且小衙內十人都是具裝重甲,馬相對較慢,不會出現那種西方電影裡,歐洲式的迎面對撞刺擊,導致騎槍斷折失去主武器的情況。

槍騎兵身後的明軍戰兵,使用一柄長三米,約1o公斤重的棹刀。這幾乎是唐朝另一位陌刀名將,張興的同款武器。

明末武術家、軍事家程子頤,在其《武備要略》一書中寫到:“夫大刀,利於馬戰,乃將家之技,非步士所宜。何也?蓋用大刀者,必有力之士,兼以快馬……但刀重十餘斤至二十斤(注:5公斤~11公斤左右)止。若太重,其馬賓士,恐難久戰。若有駿馬者,又不在此論也。”

不同於中國古代文人,用文藝筆法誇張描寫和講述。明末程子頤將軍,在其著作中,對不同武器的重量、形制和技戰術,都經過大量嚴格細緻的實驗,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有現代自媒體,曾做過一個計算,假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22公斤,長2.2米,按照現代競賽馬匹每小時65公里的度,不用施加外力,僅靠馬匹的度加持,刀尖向前的偃月刀穿刺力就有35oo焦耳。簡單理解,就是中學物理講過的“質量加度”。

如果是普通馬匹,時每小時3o公里,偃月刀也有75o焦耳的威力。而現代五四手槍子彈的威力約5oo焦耳,ak、m16步槍的槍口動能約為2ooo焦耳。75o焦耳的動能,足夠秒殺當時的板甲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