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戰遵化三

為了保證今天的勝利,急紅眼的劉策和張世顯,給所有騎兵和步卒,都做了先登和殺敵的重賞承諾。

昨天的慘敗,確實嚇壞一些將士,但很多失去親戚或者有血性的漢子,還是想報仇雪恨。

五枚佛郎機的備用炮子打完,明軍總攻戰鼓隨即響起。

前三排弓箭和鳥銃,在一百米外,胡亂射擊一通。隱藏在他們身後的,少數重甲明軍步卒,手持冷兵器,開始帶頭跑步衝鋒。

後面的明軍步卒,在千總的指揮下,分批次跟進,避免不必要的自相踩踏或者衝撞。

賤奴按照“隔一抽一”的原則,迅拉回一半的楯車,用繳獲和遵化城原有的,各種佛郎機火炮,使用霰彈炮子阻擊,已經跑到五六十米距離的明軍先鋒。

在沒有機槍、衝鋒槍等,自動武器的明末,能連續射霰彈炮子的佛郎機,是對付密集衝鋒陣型的最佳武器。

就像用拖拉機割麥子,賤奴兩百多門,大小型號不等的佛郎機,噴吐出幾萬枚彈丸,在幾十米的近距離,擊倒所有過三尺高的物體。

清空完陣地前方,八九十米範圍內的明軍,趁著劉策和張世顯傻眼呆立的時候,賤奴逼迫偽明軍,撤換下滾燙冒煙的佛郎機,把近百門的“小威遠炮”和“大威遠炮”,快替補上去。

對比同一時期,吹過頭的“古斯塔夫三磅團炮”,明軍光素體的大威遠炮,在射程、彈重、成本、炮體重量,處於絕對優勢地位,還是當時野戰火炮的正確展方向。

小威遠炮最遠射程約45o米,大威遠炮最遠射程約115o米左右。近百枚2公斤~3.6公斤的大小彈丸,傾瀉到明軍中後方軍陣。

看似小巧玲瓏的小威遠炮獨子炮彈,最多可以擊穿或者重傷十幾個士卒。

重達3.6公斤的大威遠炮獨子炮彈,在約5oo克黑火藥的推動下,像打水漂的石頭一樣,在冰凍三尺的地面上,跳躍性前進,破壞所有的阻攔物。

(注:大威遠炮的裝藥量,還有一種說法是1242克)

臉部猙獰扭曲的張世顯,馬上派遣最後的八百人敢死隊,想趁著威遠炮裝彈時間長的劣勢,一鼓作氣殺進楯車陣。

居高臨下的賤奴頭子杜度,馬上令指揮城外,撤下大小威遠炮,換上16世紀末的“葉公神銃”。

它是萬曆名臣葉夢熊明製造,應該是全世界最早,帶有實用三輪輕便炮車,方便行軍越野的中小型火炮。史書評價:\"平地二人推之,險厄四人挽之。”

大號葉公炮重28o斤,長3尺5寸;中號重2oo斤,長3尺2寸,小號重15o斤,長3尺1寸。

不同於佛郎機火炮,葉公炮裡面裝有一枚大號獨子炮彈,外加數量眾多的中號、小號霰彈炮子,總共三種炮彈,像填鴨一樣,分別填塞進去。

早就裝好炮彈的五十多門葉公炮,藉助輕便的炮車,快佔領炮位。

夾雜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的呼嘯聲,“嘈嘈切切錯雜彈”的,大、中、小號三種不同的炮彈子,形成漁網一樣的密集彈幕,把所有疾跑衝鋒的明軍敢死隊,打出一片血雨腥風。

有的明軍被打成幾段;有的明軍好像被萬箭穿心一般,身上多出好幾個的血洞;更多的明軍士卒,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擊力,打的倒退幾步,甚至凌空飛起,再重重摔下。

騎射打天下?假的!宣傳戰和心理戰而已。

早在努爾哈赤時代,就有明確規定:“以十人為白巴牙喇,攜炮二門,矛三枝”。

趁著煙霧繚繞,明軍步兵攻勢被遏制住的瞬間,原本與遵化城牆連線,圍著嚴嚴實實的,半圓形楯車陣和炮位,突然間開啟六個通道。

六百賤奴騎兵蜂擁而出,其中兩百人繞過正前方的修羅場,殺奔呆若木雞的明軍步兵後隊。剩下的四百騎兵,一左一右分頭衝擊,觀戰的明軍騎兵。

不同於上一次的單純騎射,這一次所有賤奴,嚴格按照紅歹是的規定:“每甲士攜箭五十枝、二甲士合備長槍一杆。”

此時,排在左右兩邊護衛的明軍騎兵,吸取昨天的經驗教訓,今天全部放棄長杆冷兵器,換上清一色的軟弓、長箭和輕刀,做好與賤奴拼騎射的準備。

沒想到敵人變招了。兩人一組的賤奴並排奔跑,一人拼命朝聚成一團的明軍騎兵射箭,另一個只顧著單臂夾槍衝鋒。

明代兵書,把單臂夾槍衝鋒技術,稱為“夜叉探海式”。

為節省馬力,剛才衝殺過一陣的明軍騎兵,很多都下馬休息。

突然間看到賤奴朝自己奔來,他們先是慌慌張張的上馬,但倉促之間,戰馬的度一時半會提不上去。

每秒約十五米的賤奴戰馬,轉瞬即至。看清楚長達3.3米的敵人騎矛,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明軍騎兵,就像受驚的鳥群,瞬間崩潰瓦解。

根據二八定律,大多數人都是膽小懦弱的。他們已經被剛才的三輪火炮射擊,嚇得魂不附體。現在更是打馬逃竄,根本不理會自己的兄弟和上司。

失去陣型保護,不能合力殺敵的剩餘明軍想射箭?騎射功夫不如對方。自己還沒射出第二箭,賤奴突擊騎兵的騎矛,就穩準狠的扎過來了。

想集結報團?賤奴弓騎兵的箭矢就像長了眼睛,總能命中目標破壞隊形。

沒等自己的弓箭,近距離射穿敵人的精良甲冑,3.3米長的賤奴騎矛,就像手術刀一樣,把好不容易聚集的隊伍,一分為二。

幾輪衝鋒騎射下來,七零八散,不到三成的明軍勇敢者,要麼被雙人組合的賤奴,用弓箭或者騎矛各個擊破,要麼被動含恨撤離。

這種使用騎矛的突擊騎兵,一對一搭配,弓騎兵的組合戰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善於騎射的李世民,與精通馬槊的尉遲敬德,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黃金搭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