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軍心士氣(1 / 2)

“你不是說這裡,搞不成水淹七軍嗎?”

趁將士們打掃戰場,小衙內與岳父劉策,就在青龍河河邊,小聲商量對策,其他人識趣的躲開了。

“可以這樣啊……”

“能不能讓白桿兵去幹活,省下的錢,咱翁婿倆平分。”

“不行,老子的戰兵是打仗的,不是來出苦力的。”

“再說了,省錢不如掙錢。看看這八百賤奴,平均每人腰纏三百兩白銀。咱們要這樣……”

無所不能的燕山山民,又被薊遼總督花大價錢僱傭,在流經盧龍縣西邊的,青龍河上游築壩蓄水。

(注:本章末尾附有明代永平府,即盧龍縣的古地圖)

大部分川軍步卒駐守遷安縣,在秦良玉的帶領下,抓緊時間練習巷戰。小衙內給他們,緊急調撥一大批軍械。

馬祥麟率領白桿兵,區區四百騎兵,騎著還沒毛驢高的川馬,跟隨大部隊行動。

少部分川軍步卒,帶著一大群狗子,守護農民工幹活。河邊有幾百條小船,還有很多臨時製作的木筏和竹筏。

只要盧龍縣裡的阿敏,帶兵衝殺過來,有機警的狗叫提醒,白桿兵兄弟就組織農民工,馬上登船,劃到對岸躲起來。

有百八十米寬的青龍河,還有神機隊的火銃兵保護,你奈我何?

吃過午飯,混編明軍馬上移防到盧龍縣以北,約二十里遠的六峪山莊。

這裡是燕山餘脈,三面環山,一面是六峪湖。不但方便大營防禦,還氣候涼爽。最適合初夏時節,士卒和戰馬的休養生息。

不會吃就不會戰鬥。小衙內表示,老子的隊伍一定要吃好。

盧龍縣隸屬於現代的秦皇島管轄,距離北戴河風景區,只有61公里。

兩位山東籍閹黨餘孽,被罷官閒居在家的王大年和李應薦,在崇禎十五年,賤奴入寇時血戰而死。

這一世,兩人臨時擔任,大軍的後勤主管,在混編明軍的輪流護送下,專門負責運輸各類海鮮。

沒辦法人多肉少,幾天下來,附近的河魚,就快被四五萬明軍吃絕了。現在挨著大海,可以實現海鮮自由啊。

有敢哄抬物價的魚商,直接砍下腦殼。從今天開始,混編明軍就是壟斷這一片的海鮮魚霸。

你們還是乖乖按照老價格銷售,我們保證現銀交易,統購統銷,絕不拖欠。

光吃好哪行?不會休閒娛樂就不會戰鬥。

大明正統男子髻,不利於夏季作戰。在兼顧習俗的基礎上,把頭披散後削薄,腦袋就清爽涼快很多,也能減少多種疾病,還有蝨子等寄生蟲。

在六峪湖飲過馬、洗過澡的兄弟們,飽餐海鮮大餐後,開始欣賞“勤王戰地歌舞團”的精彩表演。

歌舞團任團長,就是大明進士、著名戲曲家,至死都沒有投降賤奴的閹黨阮大鋮。

感謝東林黨,如果不是這些人死磕閹黨不放,小衙內還真不一定,能收羅這麼多的高階人才。

“歌曲《套馬杆》,獻給威武雄壯的勇衛營、御馬監的將士們……”

“歌曲《回馬槍》,送給精忠報國,擅使長槍的四川白桿兵……”

“青海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向千里勤王的臨洮軍隊致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