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連環套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殺光祖家家丁的小衙內,回到灤州城,就一頭撲進秦良玉的懷裡:“乾孃,我誤以為城外那幫人,是化裝的賤奴,又聽不懂他們的口音,一激動就殺了幾百人。”

“嗚嗚嗚,咱大明軍隊的甲冑,跟賤奴的差不多。我知道他們是關寧先鋒軍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簍子捅大了,乾孃救我啊。”

“誰讓他們先打炮呢?我也是沒辦法啊。”

“乾孃救我啊。”

被裹挾到城裡關押的張存仁、何可綱和黃龍,幸虧沒看到這一幕。否則心裡一定大罵:你小子,翻臉比翻書還快,應該到戲班子演丑角。

兵備道張春和山東總兵楊紹基,剛在灤河岸邊,從河裡打撈出來,幾十個淹死的賤奴,正高興的見牙不見臉。就聽到熟悉的紅夷大炮聲音,猜到情況可能不妙。

他倆急匆匆回到灤州城下,正好堵住,率領中軍大部隊的祖大壽。看到堂弟和親兒子,面目全非的屍體,祖大壽惡從膽邊生。

連戰連捷、基本一碗水端平、物資又保障充足的混編明軍,早就對牛逼哄哄、皇帝親兒子一樣的關寧軍不滿了。

現在聽到傻大膽,竟然幹出這種自己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心裡頭甭提多暢快了。

這幫子各路軍頭大佬,乾脆直接在灤州城外安營紮寨。意思很明顯:你祖大壽有本事,就從俺們身上踏過去。

剛接到收復失地的好訊息,年輕天子就被壞訊息驚呆了。北京城也像頭鍋餃子、二鍋面一樣,連續沸騰了兩次。

作為祖大壽後軍的孫承宗大人,現在已經67歲了,聽到這個噩耗時,差點當場昏厥過去。

好在弼馬溫方正化、錦衣衛李若璉,第一時間返回北京城,給各自領導彙報工作。

他倆全部統一口徑:混編明軍文官正副指揮,劉策和耿如杞大人;武將總兵尤世祿和罪魁禍首傻大膽說了,只要朝廷確保安全,他們自願做囚車回來,接受朝廷的三堂會審。

但收復盧龍縣的戰鬥,千萬不能停,應該讓孫承宗、祖大壽接手,其他混編明軍協助作戰。

好吧,這是現階段,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錦衣衛和東廠的護衛下,祖大壽只能咬牙切齒的看著,殺人兇手全身都鎖上鐵鏈,被塞進狗籠子一樣的囚車裡。

劉策、耿如杞和尤世祿三位高官,不用如此對待,全都自覺卸下刀劍,身穿老百姓的樸素布衣,騎馬跟著走了。

乾孃秦良玉、桃園三結義的毛承祿,親自帶領全部騎兵押運,其他各路總兵也派少量人馬護送。

一同上路的劉宗周、李邦華和黃道周,在走之前,當面警告祖大壽:作為事件親歷者,我們會跟朝廷實話實說。但如果你想偷襲暗害傻大膽,就先把我們三個老傢伙弄死。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各路混編明軍從上到下,心裡也是唏噓不已。與爭功搶餉的關寧軍對比,人家傻大膽和榆林軍太仗義了。

除了盜馬這種高危行動,其他好打的戰鬥和軍功,都讓給友軍了。

混編明軍的損失,全部加起來都不超過三百人,還能得到點酥娘醫學院的高效救治。

尤其是灤河岸邊的殲滅戰,每個賤奴身上足有五百兩銀子,榆林軍眼睛都不眨,就拱手相讓了。

先登灤州城的川軍和東江鎮,竟然毫髮無傷,小衙內也沒眼紅。

對這樣的仗義戰友,一定要想辦法保住。可劉策、耿如杞和尤世祿,當著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的面,正義凜然的告訴大家。

傻大膽陣斬友軍大將,事實清楚,罪有應得。我們自己御下無方,理應受到朝廷嚴懲。你們不要多想,一定要幫助孫大人和關寧軍,儘快打下盧龍縣,為聖上分憂……

明面上,《新京報》也秉承新聞從業者,公平客觀的立場,認為傻大膽咎由自取,理應伏法。

結果這一期報紙剛發出去,就被憤怒的京城百姓,用爛菜葉子和臭雞蛋,把大門堵的嚴嚴實實。

暗地裡,河北地頭蛇馮銓、白養粹和孟喬芳等人,指使京城裡的眼線,散佈關寧廢物軍,出賣、暗算友軍的各種壞事。

尤其是北京城外,東平侯滿桂,是在和後金軍的血戰中,被關寧軍射中五箭,箭瘡迸裂而死。

這些真真假假、虛實難辨的訊息,讓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又一次對關寧軍,產生髮自肺腑的痛恨。

還有很多人,在酒樓茶館裡,替傻大膽辯解:他是被逼無奈。萬一紅夷大炮打進灤州城裡,一枚圓滾滾的十幾斤大彈丸,就能砸死或者撞殘廢上百人。

如果換了我,也只能衝出去拼死一搏。這些大明版的軍迷科普節目,讓很多京城百姓,再一次為傻大膽淚灑當場。

祖大壽想著,自己撿了一個現成的大便宜,應該儘快把圍困已久的盧龍縣城打下來,為列祖列宗增光,在皇帝面前立下不世軍功。

也只有快速攻克盧龍縣城,證明關寧軍的實力,自己才能施壓,讓朝廷殺掉傻大膽。因為人家很痛快,對殺人事實供認不諱。

他還想在接手盧龍縣的攻城軍務前,討要回被榆林軍收繳的戰馬軍械。結果被隨行的英國公張之極長子,剛滿十五歲的張世澤給堵了回去。

“打賤奴不中用,打炮也打不準,還被榆林軍一百騎兵,打的跪地繳械,還有臉討要?”

更讓祖大壽惱火的還在後頭。

“媽的,誰讓你們挖這麼深、這麼遠的壕溝?紅夷大炮都打不到城池。”

他指揮紅夷大炮和戴梓版臼炮,在離縣城一千七八百米遠的壕溝外面,打了一天,連盧龍縣的毛都沒夠到。

關寧軍的炮兵司令黃龍,連同何可綱和張存仁,早就被當成證人,與小衙內他們,一起被帶去北京城了。

贊畫茅元儀指揮戰兵,好不容易藉助工具越過溝塹,卻發現壕溝與縣城之間的爛泥塘,能把人的膝蓋骨都陷進去。

這種情況下,不要說騎兵,就是步卒都衝不過去。各種傳統的攻城器械,更是想都不用想了。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明末榆林小衙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