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高麗奴

“這養的牲畜也太少了吧?”

曹公公的養女,小衙內的平妻不高興了。

“錯,先是樹木矮化,長到五六尺的時候,就把主幹鋸掉,讓枝葉往四周生長,這樣便於牛羊驢騾和駱駝食用。”

“其次就是牲畜身上和糞便裡,有很多的蟲子。我們可以採用,先輪牧牲畜,再輪牧雞鴨消滅蟲子,減少病蟲害。”

“環渤海鹽鹼地附近,有九河、徒駭河,馬頰河,薊運河,灤河等眾多河流,適合養殖鴨鵝等水禽。它們除了肉蛋,羽毛還可以製作羽絨服。”

“第三,退潮後的灘塗,有很多小海鮮,不方便採收、儲存和運輸,可以用來飼餵鴨子和豬。記住,世界上沒有廢物,只有廢人。”

“我聽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英國公家的小奶貓,說話的聲音特別好聽。

“鹽鹼地千不好萬不好,唯獨疫病比較少。西北牧民經常把生病不好治療的牲畜,趕進鹽鹼地裡自生自滅。”

“它們在鹽鹼地裡,只要沒被豺狼吃掉,靠啃食耐鹽鹼的植物維持生命,大部分過些日子就能健康回歸。”

小衙內的話語,引在場人員的一片譁然。

“賢婿啊,我總覺得還是種糧食比較好。”

白養粹腦子裡的種糧和重糧思想,幾乎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魔咒,更是北方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根源。

“五穀、五畜、五果和五菜共同展,才是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老傳統。”

“以鹽鹼地植樹和畜牧為例,可以不需要壯勞動力,老人、孩子甚至大腳婆姨都能勝任,人力成本減少很多。”

“再說,我們的目標是掙錢。以養殖毛驢為例,除了運輸和代步,它還是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美食,驢皮熬製的阿膠,更是價值不菲,不比種糧划算?”

聽到能美容的阿膠,以曹公公養女為的女人們,立刻來了精神,“環渤海阿凡提畜牧公司”,以絕對優勢壓倒反對力量成立了。

新公司董事長肯定是傻大膽,曹公公和英國公充當幕後大佬,魯黨、榆林軍、閹黨餘孽、李若璉、方正化和神機隊的趙氏兄弟,必須人人有份。

以劉宗周、黃道周和李邦華為的清流領袖,也被吸收流民就業,恢復民生經濟的大帽子,給忽悠過來了。他們是抵擋政敵攻擊的擋箭牌,千萬不能少。

為了快搶佔地盤,駐守山海關的白桿兵,隔海相望的東江鎮,也各分到幾百萬畝,還派出兵力保護。

自籌軍費勤王北京的秦良玉、被魯黨捧上去的,窮哈哈的新任東江鎮總兵陳繼盛,激動的握住乾兒子的手:“你給手下兄弟,找了一條活路啊。”

尤其是東江鎮的流民,原本被朝廷安置到山東,卻因為爭田爭地,與當地百姓矛盾摩擦不斷。

現在好了,有灤州縣的良田,再加上幾百萬畝的鹽鹼地,基本可以安置東江百姓,不用仰人鼻息了。

他們的牲畜和雞鴨種源,自然有萬能的燕山山民,以低息貸款的方式提供。

在長城明軍守將的幫助下,侯世祿和王世國將軍,早就與關外的韃子,搞起了走私貿易。弄些牛羊驢騾和駱駝,根本就不是問題。至於人工孵化雞雛鴨雛,最遲在明朝,就已經有“木桶孵化法”了。

可新問題出現了,地盤是搶先一步圈下來了,卻沒有那麼多的勞動力。京畿地區的百姓,都回家重建家園了,對鹽鹼地並不感興趣。

騷主意是你出的,你必須想辦法解決。曹公公和英國公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趁著毛承祿、尚可喜和劉興治還留在北京,想親眼看著袁崇煥被千刀萬剮,小衙內就把他們召集起來開會。

“想賺錢嗎?”

“想啊,傻子才不愛錢。”

“聽說過高麗奴嗎?”

“這好像是唐朝時期,朝鮮人到中原,給官宦人家幹活時的稱呼。”

還是尚可喜有文化,知道的東西多。

“你們想辦法搞些高麗奴過來,充當勞動力,不然後面的新沂河工程,就搞不起來了,你們也分不到土地了。”

“這事包我身上,那幫子朝鮮人忘恩負義,吃軟怕硬,現在又跟賤奴混到一塊去了,典型的牆頭草,抓他們正合適。”

脾氣直率的毛承祿,激動的都站起來了。

“坐下,你現在是東江鎮副總兵,千萬不能出頭露臉,萬一被御史彈劾就麻煩了,我建議……”

從河北、山東乘船去東江鎮傳達訊息,一天左右就能抵達。

很快,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比平時多出了幾倍的“倭寇”和“海盜”。他們瞅準機會,就把朝鮮漁民,連人帶船的劫掠過來。還經常上岸搶人、搶糧,再由劉興治轉運回鹽鹼地開區,充當黑勞工。

“倭寇”和“海盜”船上,都裝備有大威遠炮、楊鶴版臼炮和鷹揚銃等先進火器。他們採用零敲碎打的方式,一點點消耗掉朝鮮水師。

同時也把他們,都壓縮在港口不敢出來,方便東江鎮出海打漁,奪下那一片的漁業控制權。

這種財大計必須人人有份,盤踞在倭國的大明海盜,李旦的兒子李國助,也被傻大膽了邀請函:除了大明百姓,只要是健康人都可以送過來,價格好商量。

朝鮮國王派人到北京來告狀,對不起,海盜和倭寇太多,信使都死在路上了。山海關也不用想了,一路上的山賊太猖獗。

一味的堵塞,隱瞞不了多久。小衙內為了今後的長遠計劃,針對朝鮮國的輿論戰也開打了。

《新京報》不斷爆出猛料。現任國王李倧,是天啟三年動宮廷政變,推翻伯父光海君上臺,是典型的亂臣賊子,應該人人得而誅之。

朝鮮國當年想盡一切辦法,拖賴抗倭援朝明軍的糧草,現在他們給賤奴送大米、送美女特別積極,已經變成賤奴的附屬國了。

當時朝鮮國上上下下,為了拖賴抗倭援朝明軍的糧草,無所不用其極,竟然挑撥李如松和戚家軍的矛盾。

以前毛大帥和東江鎮,幫助朝鮮國抵禦賤奴,結果人家卻對東江鎮唧唧歪歪,還出賣情報給賤奴……

種種有理有據的黑料,讓崇禎皇帝和大明百姓,對朝鮮國越來越反感,信任度直線下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