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誰知顧廉聽了這話想得卻不是這一件事,他沒那麼長遠的計較,只聽得爹孃在耳邊催促他攢銀子成家,於是便推己及人心道:大人年紀這般也還沒成親,肯定也是要攢銀子娶媳婦的!只是不知道大人這樣忠厚懇良、風姿玉潤與智勇兼全之人,會是什麼樣的女子才能配得上。

他仔細思量,覺得就算是承明公主那樣的人物,以孟大人的高心潔行也不算是高攀。

可再一細想,心中又覺自己真是渾噩無方,這兩人怎麼想也不是良配。

公主殿下威儀迫人,看著就是個厲害的角色,孟大人這樣溫潤宜人朴茂敦厚的君子若真做了駙馬爺,不知要被殿下給欺凌至什麼樣子!大人還是找個和他溫良性情相近的女子最好,用孃親的話說,這叫一被窩睡不出兩種人來。

“想什麼呢,趕緊走了,慈悲川那裡還有事情等著咱們,這幾天一併解決,回襄寧城後還有件要事等著,不可耽擱。”

孟蒼舒的話將顧廉從深思中拔出,他趕緊跟著三口兩口將手裡剩下的乾糧一併嚼了,翻身上馬。

二人朝慈悲川快馬加鞭,絕塵而去。

“大人,您快來看看吧,這成何體統啊……”

孟蒼舒剛到了慈悲川臨時設的車馬驛,就被龐緒的一名參軍攔下。

這些人本來就是借來的幫手,他不敢慢待,忙問緣由,那人看孟蒼舒身邊只有一個顧廉也是熟面孔,便低聲道:“這次來慈悲川尋親斂骨的外郡人多,可大人有過吩咐,不許咱們這裡借住收銀子,今日下官卻聽說,附近有一兩戶百姓,竟起意做起了客棧的生意,給自己家租借出去。還有些人,沿途賣些野果蒸制的吃食。這也就罷了……今日下官看見竟有人拉來木材,當場做起升棺發材的買賣!全都賣給那些找到親人屍骨的百姓……這有違大人慈心悲憫的初衷,實在不像話!”

孟蒼舒原本靜靜地聽,抱怨結束後卻露出笑意來。

“參軍無需驚慌,我去和他說說看。”

待參軍滿意離開後,顧廉小心翼翼道:“大人,本地百姓找個餬口的生計不容易,雖說在這裡賺這種錢有些不合時宜,但咱們真的要……”

“這樣一來郡府修繕有了木匠還缺泥瓦匠。”孟蒼舒回過頭朝他一笑,“慢慢都會好起來的。”

這個思路顧廉實在跟不上,他許久才意識到,孟刺史不是要去處罰此人,而是要僱傭他到襄寧城修衙門!

“但咱們……沒銀子啊!”顧廉不否認這是個絕佳的想法,但現實擺在眼前,孟刺史再厲害也變不出銀子,他也絕不是那種強迫百姓勞役之人。

“公主殿下有啊!”

“那是殿下的銀子!咱們能花嗎!”顧廉以為刺史大人在說胡話。

然而孟蒼舒語氣歡欣雀躍,彷彿所有愁緒都一掃而光:“殿下的銀子本來就是打算招募本地會手藝、有才德之輩,這不正巧,我給她送去合適人選,她還得謝咱們呢!”

說完踩著輕快的步調,朝著人多聚集的地方走去。

顧廉站了好久才反應過來,趕忙跟上。

慈悲川外圍的一片是被孟蒼舒下令開闢出來做臨時安頓行人的空場,為免春日驕陽凌人,南面搭造起茅竹長棚遮陰,又有青郡軍運來的水車,納涼解渴的人全在此處聚集。

也恰是因為這份聚集,招徠不少小商販。

有些明顯操著外郡口音,許是一道尋人至此,順路做些小買賣,賣斂骨的白布與香火居多;本地人的小商販也不是沒有,但良慈郡凋敝日久,好多人都只是野外採來吃食,粗粗加工就拿來擺賣,生意也大不如有備而來者。

但這裡沒有什麼茶水鋪子更沒有食肆,帶來的乾糧吃完了,尋親之人也有幾個購買充飢。

這些粗糙的東西都是不貴,而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幾處木材橫豎擺放的一小塊角落,七八個人圍著等候開板材出來,裡面忙活的正是賺死人錢的木匠本人。

那人看著已有四五十歲,風霜就寫在臉上,一隻腳瘸得走路拖地,做活看起來卻還算利落,從身板來看,大概是倖存的兵卒,落了殘廢回到家中,趁著慈悲川的斂骨人潮賺點手藝錢。

因是身著官服,過往的人看見孟蒼舒紛紛下拜,有些還哭訴自己仍未找到屍骨和沒有排上,孟蒼舒眼見被人群要淹沒,於是他低聲對顧廉說道:“你去問問那位木匠,請他去襄寧城修繕房屋,如果他有家眷,就帶過去,吃住都可以包管,銀子另付。”

說完這句,孟蒼舒就被百姓徹底圍住了。

待他一一安撫完畢,木匠已然接下了差事,正給最後一批客人箍緊木材。

這時卻忽然從旁邊一個造好的棺材裡竄出兩個孩子圍在木匠腳邊打轉撒嬌,木匠正是得了大好活計的心思裡,摸出兩個銅子給孩子,兩個看起來不過五六歲的孩子便蹦跳著去一邊賣蒸果兒的攤子買吃食去了。

再看不遠處應徵匠作的隊伍人雖只有三兩個,可拖家帶口看來是打算長期在此逗留,孟蒼舒心下有所舒展,接連幾日的疲憊竟鬆弛許多。

他這個辦法其實不算多高明,來的也未必是多有能耐的手藝人,然而良慈郡如今情況也容不得他挑挑揀揀,先將襄寧城能重建的地方修好,他還要騰出手去辦更險惡的大事。

待這件事成了,他才能更放開手腳,去做真正必要之事。

略微鬆弛的心境沒有給孟蒼舒太久的喘息,哭泣哀告之聲不絕於耳,有些扶老攜幼,皆是沒有尋到親人屍骨,愁悲交織邊走邊落淚。

是啊,萬計屍骨,想要尋到談何容易?許多戰死他鄉之人身邊也未必帶著可以辨認之物,就算帶著這些年可能也被人撿走,只看一具骸骨的高矮又如何斷定?

孟蒼舒原本就打算好了,待到尋親完畢,剩下無人認領的骸骨就一併清理後埋在此地,後世親人若願意,就來此處祭奠。

權宜之計若能撫慰哪怕些許失親之痛,也算微盡人事了。

其實來此地的人會如此多,孟蒼舒自己也沒想到。

他方才和人攀談,得知不止是周邊三郡,好些遠郡之客披星戴月趕路近一個月,只為接親人骸骨落葉歸根。

可能辨認的屍骨如此多,找到最後也沒找到,心哀之餘不免垂涕連連,加之找不到的人確實比找到的多,因而往慈悲川下坡的路走,便是哭聲不絕於耳。

更有找不到親人的,絕望在崖邊呼喚,哀聲縈繞,又有鴉群相和,天下之悲莫過於此。

這期間有些人顯然是稍有家資,或坐馬車,或騎馬而來,家中老人的穿戴也更體面,或許有些人家兄弟手足一道上戰場,只回來一個立下軍功的,剩下的便橫屍戰場,再不能返回父母膝下妻兒枕畔。

孟蒼舒看著這些人,心中忽起一層領悟:芸芸眾生,無論富貴貧賤,死生之悲苦盡數相通,並無差異。

人不同命,卻殊途同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