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他說得痛心疾首且義正言辭,聽得守門二人一愣一愣。

“本官平素最是惜弱憐貧,不忍見其身世與遭遇悲苦,便將此女子收留在隊伍中,待回京師後,為她尋找親友安頓。你們說……本官難道做錯了麼?”

如此誠懇的語氣,真摯的目光,守門二人連連搖頭,衛戍軍士長守門久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爐火純青,當即道:“大人仁厚!簡直是我等為官的表率啊!”

“既然如此,那這女子身世已然如此悽慘,且讓她一個人靜一靜,如何?”孟蒼舒含笑道。

“應該的,應該的!”衛戍軍士長趕忙叫人開啟城門,預備放行。

如此這樣,那位校尉也不敢多言,只恍惚望著那簾子。他是軍中的老卒混到今日的,不知怎麼,他總覺得這聲音稍微有那麼一點點耳熟,可到底也想不起來自己是不是在哪聽過……

待到車隊行過,他還思慮不休,又去問衛戍軍士長是否聽過這聲音,也覺得耳熟否?

衛戍軍士長被他這一鬧差點丟了大人,對他也沒有好臉色,嫌棄道:“你家那黃臉婆還能出來這個動靜?八成是去天香閣和哪個騷【】貨鬼混時聽著的吧?你別過問這事兒了,將車隊來的訊息報給景司徒便是,咱們該做的可都做完了,你別節外生枝,聽懂了麼?”

……

馬車上,孟蒼舒看著紅著臉坐在內側的蕭玉吉,一時也有些尷尬。

“公主殿下急智。”

最後,他硬生生憋出這句話來。

一旁的蕭秩本因為返回京師驚疑不定且愁緒不當,可聽了這話,卻仍是搖頭直笑。

他再看自己妹妹和孟蒼舒的臉色,忽得意識到了什麼,卻不驚反喜,瞭然這是老天送給自己的又一個好機會,他斷然不能錯過。

“聖上新子蒙恩遇吉而誕, 臣孟蒼舒,特進獻祥瑞,願天下昇平吾皇萬歲。”

孟蒼舒率領儀仗,於寢宮門前叩拜, 三禮過後, 寢宮內仍然靜悄悄的, 直到眾人又候了一會兒,寢宮大門方開, 一宮裝麗人自內而出,身後迤邐的不止有裙幅,還有六名恭肅的宮人。

不用介紹, 孟蒼舒也能猜到這個時候還能自由出入皇帝寢宮的必然是那位楊皇后被人。看年紀,似乎是比公主顯得還小一些。

皇帝啊皇帝……

他想搖頭感嘆,但由於是第一次入宮,腦袋和正事都十分要緊,孟蒼舒還是知曉分寸的。

“外臣敬拜中宮。”

引領孟蒼舒等人一路入宮的太監率先拜下去,孟蒼舒與其他人也跟著叩拜,齊聲道:“臣等叩見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千歲。”

楊皇后示意眾人起身,引領太監高聲道:“起, 謝皇后娘娘恩典。”

大家再跟著念一遍“謝皇后娘娘”, 這才算盡過禮數, 可以後續的談話了。

孟蒼舒是第一次見楊皇后, 只覺得與其說美豔,不如說璀璨, 當真是絕世的姿容,無怪皇帝愛不釋手。只是或許因為生產後沒有多久就要操勞的緣故, 姣好的容色被倦怠和病容侵染,透露出這段日子她其實也不好過。

“聖上龍體不適,實在不宜召見幾位,但礙於宮中禮數,還請諸位拜過請回。”

楊皇后聲音細柔,但卻有種毋庸置疑的味道在其中。

“臣不知聖上龍體欠安,死罪死罪。今日覲見,乃是為進獻自良慈郡所掘祥瑞的賀表,來日待聖上龍體康健,臣再親自獻上。”

“哦,是什麼祥瑞?”

“良慈郡郡府襄寧城郊有一古墓,其中挖出了幾支不識得年代的玉琮與玉珪,看形制,乃是古時天子所用,臣等不敢擅專,恰逢皇后娘娘與聖上喜誕新子,特此覲上以表慶賀。此乃賀表與祥瑞吉物的列單,請皇后娘娘過目。”

孟蒼舒雙手將表單獻給女官,由女官再遞交楊皇后,可她竟是看也未看,只客氣道:“本宮不敢擅專政事,還請聖上康復後再行御覽。”

滴水不漏的回答。

孟蒼舒也不糾纏,只道會潛心祈福,可突然間就換了方式:“此次入京,寧國承明公主殿下囑託我不負皇恩浩蕩之餘,且為她與良川王殿下獻予東宮我們良慈郡的土儀,以謝太子殿下在良慈郡時的諸多照拂與這些年兄妹手足之情,只是眼下東宮大門緊閉且有衛士把守,不知到底出了何事?若是這件差事沒有辦好,只怕公主殿下那邊,臣難以交待。”

楊皇后面色不變,只作難色道:“本宮婦人,不敢過多置喙朝政,只知這是聖上的旨意,親命景司徒代行,再多的,本宮也無能為力。過去曾聞孟刺史賢名,早有敬意,今日得見,刺史如此殫精竭慮忠貞不二,堪為本【】朝兩千石之表率。”

孟蒼舒緩緩謝過,再無多言,返回良慈郡的郡邸,將今日宮中所見所言皆告知了等候得十分焦慮的太子蕭秩和公主蕭玉吉。

“她這般掩蓋,定是有不可告人之事。”

蕭玉吉雖說不清緣由,但她足夠敏銳,亦能用自己的方式判斷,孟蒼舒聽罷點頭道:“是了,我最後這一問,也是想看她願意說出多少,可仍然推諉出去,可見皇后或許知情,但絕非能做主之人。”

“那是誰能做主?”蕭秩問道。

“她推給了誰,誰便能做這個主。”孟蒼舒苦笑,“只是這個答案,我們都未必喜歡罷了。”

確實,誰也不希望和景司徒為敵。

尤其是太子蕭秩。

此刻他一言不發,顯然陷入了困頓。

但孟蒼舒早就料到太子殿下的心境,也預備好了解決的策略,他只溫言勸慰:“其實咱們早料到,辦出這樣的大事,無有上位者襄助,怎會可能?太子殿下莫要慍怒,臣之說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東宮,但真正朝堂的權柄,卻是在景司徒手中。且最能接近聖上的人,莫非其外孫女楊皇后,這一內一外,我們論勢是比拼不過的。如今不是自抑的時候,應當梳理形勢再做定奪。臣心中有一計策,只是還要二位殿下奔走辛勞,但如此行事,臣有把握可扭轉局勢。”

孟蒼舒既能提出問題,又能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般貼心讓蕭秩心中鬱結消散諸多,他立即執起孟蒼舒的手,沉聲道:“有勞孟刺史費心,這一路多虧刺史出謀劃策,我們兄妹才得以順利入京,今時今日,一切還請仰賴孟刺史的謀略。”

孟蒼舒也不賣關子,只道:“當務之急,我們需要在京師中的盟友,還請公主殿下暗中走訪荀崎荀長史,京師有一半的兵權都是在其手上,這些年我們與他多有往來,互惠互利,這個時候只要陳清利弊,他必定會助我們度過這一難關。”

“這樣的話,豈不我去更顯鄭重?”蕭秩問道。

其實蕭玉吉也有同樣的疑問。

孟蒼舒笑了笑,說道:“因為太子殿下您有更重要的事必須親自做……”

待到蕭玉吉離去,假扮成良慈郡入京師的護衛,跟隨劉甸去太尉府上送禮走人情,郡邸內室只剩下了孟蒼舒和蕭秩,孟蒼舒將自己的計劃一五一十告知,蕭秩不由得發自內心佩服起孟蒼舒的膽識和謀略,心中也慢慢浮起一絲不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