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緊繃的面龐慢慢放鬆,看向朱高熾的目光多了幾分溫情。

“繼續說。”

朱高熾心中一喜,顯然他的策略已經引起了朱元璋的興趣,這意味著他離目標更近一步。

“先安撫災民,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來解決救援問題。同時,對北方的韃靼可以先安撫後剿滅,這樣大明就能保得天下安寧。”

朱高熾決定不再保留,一口氣把話說完。

“夠了......”秦始皇的聲音在朱高熾耳邊急促響起,“你不怕引起明太祖的懷疑嗎?小心丟了性命。”

然而,朱高熾此刻義正言辭,滔滔不絕。他看不慣朱允炆唯唯諾諾的樣子,想起朱元璋將蒸蒸日上的大明交給他,心中隱隱作痛。

在帝師黃子澄等人的煽動下,他魯莽地削藩,重用文官,結果引藩王反叛,最後不得不遜位,隱匿行蹤。

後人皆同情朱允炆,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正是這些舉措間接削弱了大明的國力,成為土木堡之變的導火索。

儘管燕王即位後竭力挽回,但大明江山已失其銳氣,彷彿一位暮年老者,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中蹣跚前行了兩個世紀之久。

\"妙哉!\"

朱元璋難得這般開懷,連帝王的威嚴都悄然收斂。

\"王子不過空談兵法,莫要步趙括之後塵。\"

藍玉銳利的目光掠過朱高熾的臉龐,對朱元璋面露的陰鬱視若無睹。

\"沙場變幻莫測,豈是殿下口中的誇誇其談所能駕馭?\"

此言一出,大殿氣氛頓時降至冰點。大臣們紛紛低頭,生怕此刻成為焦點,淮西集團的將領,尤其是藍玉的親信,也為他捏了一把汗。

胡惟庸、楊憲、李善長等人的鮮血教訓歷歷在目,大明難道又要歷經腥風血雨?

朱高熾鎮定地迎上藍玉的目光,他在瀚海飲馬,燕然勒石,狼居胥山封侯,洪都戰役中的大明功臣......

藍玉的赫赫戰績在朱高熾腦海中一一閃現。

\"涼國公,當年以三萬精兵堅守洪都,阻擋陳友諒南下,為鄱陽湖之戰贏得寶貴時機......\"

\"多謝太子殿下誇獎。\"

藍玉略帶傲意地瞥了朱高熾一眼。

\"若是我,絕不會死守洪都。\"

朱高熾稚嫩卻堅定的聲音迴盪在大殿每個角落,不懼他人異樣的目光。

朱元璋心中欣喜,威而不怒的眼神示意藍玉退下。

\"那你有何計策?\"

朱高熾心中早已繪出一幅宏大的戰爭圖景。

\"若孫兒駐守洪都,先挑選一批水性極好的敢死隊,他們秘密出擊,攜帶火藥炸沉陳友諒的水軍。\"

朱高熾低頭稍作思考,接著說:\"只要敢死隊行動隱秘,必能獲勝。同時,我們可在陳友諒到來前,提前將洪都城牆後移三十丈,使他的巨炮無法施展,削弱其攻擊力。\"

其實,朱元璋當年也曾考慮過朱高熾的策略,只是因為拆牆重建耗人力物力巨大,且時間緊迫。

\"待炮火過後,陳友諒必定會率大軍登岸攻城,如此一來,他們的水軍優勢將不復存在。而陳友諒本人定會在嚴密的船隻保護下前進,但經炸船之事後,他必定不敢將糧草留在船上,這就為我們提供了機會,可暗中燒燬敵方糧草。\"

正如俗語所說,走一步看一步是庸才,走一步謀三步才是英才。

朱高熾今日的舉止,雖未能完全驅散朱元璋的疑雲,卻也令他對這位孫子重燃好奇之火。藍玉立於一旁,臉上滿是不忿,卻也不得不承認,朱高熾的策略確屬上乘,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佩。“其實還有一招,可在夜深人靜時派兵焚燒敵人的糧草,如此一來,陳友諒便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霍去病的聲音在朱高熾耳邊低沉響起,“自古戰爭,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這樣一來,陳友諒那三十萬大軍將面臨斷糧之困,連朱允炆站在此處,也能預見其結局,更別提久經沙場的朱元璋了。“一旦糧草被毀的訊息傳開,陳友諒的軍隊必將人心惶惶,不少士兵恐怕未戰已敗。如此,攻陷洪都城只需兩三天,而我們的損失不過是原先的二十分之一……”

“此刻正是良機,我們可以集結精銳部隊直搗陳友諒的大營,若能一舉斬殺陳友諒,便可一戰定乾坤。”朱高熾的戰術佈局如絲如縷,緊密相連,找不出絲毫破綻。就連被譽為朝廷第一謀士的劉伯溫,也不禁點頭,目光中盡是讚賞。

朱允炆站在一邊,徹底愣住了。他雖不通兵法,但從朱元璋滿臉的喜悅,以及在場淮西將領的神情,他也明白朱高熾今日的耀眼。“這些兵法你是從何處學來的?”朱元璋迅恢復,如鷹般犀利的眼神中帶著疑問,“朕記得曾吩咐教導皇太子的師傅,皇太子的早課應以儒家學說為主。”

朱高熾的表現太過出色,出色到讓朱元璋都有些難以置信。想起遠在邊疆的燕王朱棣,難道四子曾秘密回京?想到這裡,朱元璋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藩王未經詔令,擅自回京,將以謀反論處。

四子,你竟敢!

“我多次提醒你,要收斂鋒芒!現在好了,引起明太祖的疑慮,只怕你們父子日後要在錦衣衛的監視下生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