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讓利於民

所謂的讓利於民,實質上是緩解驛站展壓力的一種方法,至少朱高熾是這樣認為的。

南方水路暢通,暫時可以應對貨運量的急劇增長,但長久下去,必然會出現問題。

儘管水路運輸有許多優勢,目前驛站仍以6路運輸為主,明朝各地的道路承載著主要壓力,車輛增多,路面自然會變得坑坑窪窪。

此外,地方政府為了驛站創收,已投入大量資金,無暇修復道路和碼頭,只能用臨時設施敷衍。

在奉天殿內,朱高熾滔滔不絕。

“讓利於民,核心在於‘民’字。設立驛站,不就是為了方便民眾生活嗎?”

“因此,我認為玉票的價格還可以再降低。同時,隨著驛站機構的完善和貨運、商隊設施的擴充套件,我們的人手管理不過來,不如交給當地有經驗的商人和舉人來經營。”

聽到這裡,朱元璋開始思考。他當然不願將朝廷的驛站交給平民管理。

然而,老皇帝清楚當前形勢,大明抓住了驛站這個機遇,卻無法完全掌控。與其坐視其衰敗,不如新增調料,將其轉化為另一種菜餚。

漸漸地,朱元璋開始接受孫子的觀點,但他也意識到,這種前的理念肯定會遭到保守大臣的反對。

“熾兒,你能否詳細解釋一下,將朝廷的事務交給百姓辦理,真的可行嗎?”

“祖父,其實孫兒所說的並沒有那麼複雜,讓我給您舉個例子吧。”

朱高熾一邊說著,一邊站了起來。

“還是以武昌為例,每日有成百上千的商隊進出,為了降低成本,商人們自然會選擇在驛站休息。”

“但驛站人手不足,導致商人們的體驗不佳,也許下次他們就不會再選擇驛站了,皇爺爺,您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明白這個問題了。”

“道理我明白,可如果把部分驛站的工作交給百姓,豈不是會減少國家的收入?” 朱元璋摸著下巴,提出了他的憂慮。

“不會的,這就像客棧出租房間給旅客一樣,我們把工作交給百姓,當然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既能提升驛站的服務質量,又能簡化管理,一舉兩得。”

“這樣說也有道理,但我還是有點擔心,那些普通人能做好這些工作嗎?”

朱元璋慢慢點頭,仍有些許疑慮。

“皇爺爺,您多慮了!”

看著祖父深思的模樣,朱高熾微微一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這是官府交給百姓的任務,在他們看來,這是穩賺不賠的差事。再說,百姓是為了生活而勞動,不像我們為了賺錢而賺錢。如果他們不好好工作,豈不是要餓肚子?”

聽到這裡,朱元璋終於放下了心結,下面的大臣們眼中也透露出一絲理解。

驛站原本就融入了百姓生活,經過朱高熾的提議,無疑解決了當前的所有問題。

“對了,皇爺爺!”

朱高熾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

“驛站物流的經營權不能落入權貴鄉紳之手,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們必須讓驛站的利益真正惠及百姓和民眾,這樣才能對得起他們對我們的信任。”

“哈哈,你說得很對。”

經此提醒,朱元璋想起了早上的奏摺,孫子的辦法很好,但也不能排除驛站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的可能。

“我今天提出的只是一些初步想法,要付諸實踐,還需要工部和戶部的各位大臣仔細研究,制定出最適宜的方案。”

朱高熾微微一笑,作為領袖,他的任務是做決策,而執行的問題則交給下屬去處理。

然而,目前阻礙驛站展的,仍然是大明老舊的官道。

自大明建立以來,國內滿目瘡痍,道路幾乎全部損毀,朱元璋對此非常重視,不惜投入大量資金來恢復交通。老爺子很清楚,只有各地之間的聯絡加強,國家才能穩定,百姓所需的生活物資才能順利運輸,民生才能得以展。

如今物流運輸業如火如荼,這對大明簡陋的交通系統構成了巨大的壓力。

按照大明工匠的規劃,官道是由鬆軟的泥土鋪設在預定的路徑上,接著用馬車拖著重物反覆碾壓,最終形成清晰可見的道路。而在大城市附近,道路則是用青石板鋪設。然而,隨著幾個月來商隊的頻繁通行,許多中心城市的青石板已破損成碎石,嚴重影響了交通狀況。

朱高熾接著說:“驛站如同一盞盞燈火,逐漸點亮大明的每個角落。若想這些燈火長明,就必須修繕好官道。”他的話語在朝堂上落下,引起了大臣們異樣的神情。就連朱元璋也皺起眉頭,北有長城修建,南又要修官道,哪裡能找到那麼多民夫來服役。況且修路是浩大的工程,身為愛民如子的老人,他不願看見百姓剛剛過上安寧生活,又陷入無休止的勞作中。

之前,他同意呼叫民夫到北方修長城,因為長城是邊疆的最後屏障,不同於內地,它保障了大明的安穩。至於官道,可以暫時將就,等國庫充實後再考慮也不遲。

“道路是物流的根本,一旦主要城市連通,大明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朱高熾注意到無人回應,聲音漸漸低落,“修路對於驛站的展至關重要,無論如何,我們至少應重視此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