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返京師虎口脫險 殺親王龍目無恩 (一)

小說:九州烽煙記 作者:賦江山

翌日,天光大好,萬里無雲。

陽光照入幽州的行宮,斜照在元和殿青磚鋪砌的地面上,更照耀在遼主耶律賢和文武百官的心坎上。耶律賢高坐在大殿正中的龍椅之上,俯視著群臣。在座都是像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樣一等一的大將和重臣,每人面前的桌子上,都堆積著肉山酒海,每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耶律賢拿起面前的酒壺,為自己斟了滿滿一杯酒。他持杯在手,微笑道“諸位,宋人一貫對我大遼虎視眈眈,當今宋國皇帝趙光義更是野心膨脹,無故入侵我大遼州縣,此番全賴諸位齊心協力,拼死一戰,這才擊退宋軍,保住我大遼疆土,故朕在此敬諸位一杯!”

眾臣聞言也都忙站起身道“官家,末將慚愧。此番宋軍來勢洶洶,若非官家洪福齊天,雲公子用兵如神,我們縱然力戰至死,也未必能擊退宋軍。”

眾人齊齊把杯中美酒一飲而盡,隨後都把目光落在左邊第一張桌後的銀袍輕年身上。耶律賢笑道“雲公子,數月前你作為宋國使臣第一次踏上我大遼的土地,便為朕設下了如此氣勢恢宏的戰策,朕那時還將信將疑,唯恐你其中有詐!不料宋軍果然被一步步引向燕雲,又一步步引到了幽州城下。雲公子之才,莫說當今天下舉世無雙,縱然孔明覆生、子房轉世,也未必能有這般手筆!”

雲子霄微微一笑,道“官家過譽了,在下算準燕雲乃宋軍必取之地,趙光義為人又急功近利,故此略施小計。若非耶律沙將軍在石嶺關大敗,劉禹等將軍沿路望風歸降,韓德讓將軍故作怯懦,耶律休哥將軍及時趕到,趙光義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此戰勝利是諸位精誠合作的結果,又豈是雲某一人之功!只可惜趙光義雖敗未死,仍是大遼的心腹之患,雲某更是未能報得殺父之仇,實乃此戰之憾!”

耶律賢寬慰道“雲公子,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足智多謀,能掐會算,以後還有很多機會報仇!伱我都一心想滅了宋國,無論你何時想出妙計,朕都願意隨時依計行事。”

眾將也齊聲道“官家所言甚是,我們隨時敬候雲公子的妙計。”

雲子霄略一沉吟,道“官家,眼下倒是還有一個機會,但在下沒有十成把握。如果諸位願意,倒是可以一試,只是若吃了敗仗,切莫怪雲某無能才是。”

耶律賢大笑,道“哈哈,一計放施又有新計,雲公子當真了得啊!你與眾人說來,我們都願意洗耳恭聽。”

雲子霄搖搖頭,道“官家,此間人多,恐計策洩露,在下只能告訴您一人。”

耶律賢微微頷,雲子霄見狀起身,走到他耳邊低聲耳語了幾句。耶律賢聞言,笑容越燦爛了,雙眸貪婪的望向西南,似乎對宋國勢在必得。

三日後,汴梁二十里外。

濃密的烏雲凝聚在半空,遮蔽了汴梁城上高懸的半輪紅日,沉沉得彷彿要墜下來,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

汴梁已是幾朝古都,城外的官道寬敞、平整,筆直的從遠方通往城門。此時一隊人馬,浩浩蕩蕩的從東北方天際出現,徐徐的行進在官道之上。隊伍中有些人手持長槍,走在外側,還有一部分人趕著一輛輛滿載糧草的太平車,在持槍士兵的保護下緩步前行。

隊伍最前面是員身披金甲的老將,他身邊緊隨著一位銀甲長槍的輕年,正是楊業父子。身著紫色戰袍的宇文延懿和皂袍大將呼延贊則走在隊尾。隊伍正中是一位在眾人拱衛下的中年,自然是大宋天子趙光義。

趙光義面色蒼白的騎在馬上,馬背每顛簸一下,臀部都會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他傷口剛剛結痂,此時又被牽扯得滲出血來,鮮血順著他的臀部流到馬背上,原本潔白的鬃毛立時一片血汙。

隊伍走得很慢,不多時,突然聽到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本能的停下腳步向後望去,宇文延懿和呼延贊更是駁轉馬頭,各持兵刃在手,虎視眈眈的望向馬蹄聲的來處。

少傾,一位銀袍輕年,騎著一匹白馬疾馳而來。他全身上下風塵僕僕,像是一路賓士,未來得及停歇。所有人見到他的一剎那都輕呼一聲,因為只有他曾給在場眾人心中帶來過不同程度的震撼。

趙光義驚喜的喊道“雲通判,你從何處來?”

雲子霄在馬上朝趙光義一抱拳,道“官家,微臣那日去幽州搬兵回來的路上,因單槍匹馬,不慎為被遼軍所擄,若非微臣急中生智,只怕早已沒有性命回來見官家了。”

宇文延懿和呼延贊都收起了兵刃,閃在道路兩旁,他們身後的宋軍也自動自覺的讓出一條路來。雲子霄見狀策馬來到趙光義面前,隨即翻身下馬,道“官家,那日一別後,您是否安然無恙?”

趙光義微微嘆息,道“那日敗退高粱河,朕受了三處箭傷,所幸並未致命。後一路趕往涿州,幸遇三位年輕俠士相救,才免被遼人擒住。直到遇見楊老將軍等人,總算死中得活。”

雲子霄略一思忖問道“官家,大軍中可有人知道您還活著?”

趙光義微微一怔,隨後道“不知!”

雲子霄憂心忡忡的道“官家,萬一京城百官誤以為您已晏駕,另立別人做了新君,您此刻再貿然返回東京,豈非凶多吉少?”

趙光義聞言一驚,隨即又嘆口氣,道“朕這幾日傷痛難忍,無心顧及其它,竟一時將此事忽略了,不如就勞煩雲通判先行回京,將朕即將回京的訊息告知眾臣。”

雲子霄一拱手,當即上了馬背,“官家放心,微臣這就去!”說著一提韁繩,駿馬一聲長嘶,彷彿一支離弦利箭直衝向前方的汴梁城。

趙光義望著雲子霄遠去的背影,命令道“諸位,雲通判回來前,隊伍暫時在此待命。若京中有人敢趁機謀亂,你們便隨朕殺入城中,將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眾將士齊聲道“官家放心,我等誓死保衛官家!”

眾人等了許久,大道盡頭才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雲子霄策馬返回,一向從容的臉上,此時帶著一絲焦慮。宋軍將士見狀,忙紛紛讓出一條道來,雲子霄徑直來到趙光義面前。

趙光義急切的問道“雲通判,京中如何?”

雲子霄喜憂參半的道“自那日官家失蹤後,大軍曾在高粱河一帶遍尋無果,朝中百官接到通報,都以為官家已經晏駕了。以石守信為的軍中眾將都擁立武功郡王為帝。只是事出突然,登基大典尚未完備,不然武功郡王早已榮登大寶。”

趙光義眉頭緊蹙,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終還是生了。他沉聲問道“皇侄聽聞朕還活著,可還要一意孤行,登基為帝嗎?”

雲子霄笑著搖頭道“不,武功郡王聽聞官家尚在人世,當即便取消了登基大典,並準備帶領文武百官隨時恭候聖駕回京。”

趙光義微微鬆了口氣,但他緊皺的眉頭,並沒有因此鬆開,而是皺得越緊了,暗道,“趙德昭若是一心爭奪皇位,朕還不至如此憂心,大不了用計除了他,以防後患。可他如此能屈能伸,是個能成大事之人,反倒是朕的一塊心病。”

雲子霄似乎看透了趙光義內心所思,只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什麼。楊業見趙光義並未下令,忙駁轉馬頭,問道“官家,我們是否繼續前進?”

趙光義聞言回過神來,朝前方一揮手,“楊老將軍,皇侄和百官還在東京等著朕呢,隨朕回京!”楊業應了一聲,帶著將士們緊隨其後,慢慢的向東京進。

幽州之戰雖然大敗,但所有人的心情此刻卻是放鬆的,至少持續了數月的大戰終於結束了,天下又恢復了原有的平靜。唯有趙光義的內心卻如頭頂這片陰鬱的天空,烏雲密佈、欲雨還無。

本章完

喜歡九州烽煙記請大家收藏九州烽煙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