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前夜(1 / 4)

小說:宋膽 作者:憨皮拉朋丫

縱觀兩宋三百載,在軍事上羸弱,在文化上卻可稱古今之巔。是繼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後,在學術上最為開明的時代。

儒釋道,皆有集大成者光耀千古。

開學立說,立地成聖,亦非仰古人之息的妄想。

極好的文化氛圍,使得兩宋文人除了政治追求之外,在學術上亦極為看重。

當官可為萬人之上,權傾四海。而做學問,卻可為萬古之上。

說白了,兩宋的大文人,誰不想築“程朱”之基?誰不想成為第二個孔孟?

於是你會看到,兩宋能名留青史的,但凡是個文人,不管是范仲淹也好,歐陽修也罷,亦或蘇東坡、張載、司馬遷等等,沒有一個是因為當了多大的官兒,掌的多大的權出的名兒。

無一不是因詩書文章、鴻篇鉅製而名滿古今。

這是這個時代共性,是這個時代所有文人的終極追求。

包括江鉦自己,也動過開學立說,以大道載千古的想法。

可別覺得江鉦是痴心妄想,論實力,江鉦不敢說有這個把握,但起碼有這個希望。

江家三代公卿,世學淵源,加上他自己的資質,他是有這個可能的。

事實上,世家大族之所以如此強烈的反對教改,要保住士大夫的地位,這個原因佔了不小的比重。

就拿蘇劉義來說吧,且不說他的立場如何,只說家學。如果大宋不亡,蘇劉義又能在宰相的職位上功成身退。

那麼子孫後代再出高官大儒,幾乎就是一定的事兒。

萬一子孫之中有一個天姿縱人之輩,你想想,先祖是蘇東坡,再加上蘇劉義的名聲,想不聞達天下都難。

稍稍使點力氣,你怎麼就知道不是第二個朱熹呢?

這才是世家大族最為看重的東西,可以讓家族永遠延續輝煌的根本。

連江鉦都想好了,等到天下太平那一天,什麼殿前司啊?給我宰相都不當。

辭官不幹了,回家專心做學問,耕讀傳家。就算我成不了,也得讓子孫出息一個。

當然,江鉦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希望很渺茫。

而在他所處的這個時代,說心裡話,如果真能出一個以學問傳世的牛人,可能不是王應鱗,也不會是文天祥和謝疊山。

別看他們號稱當代文壇三大領袖,可是和張簡之一比,都不行!

與張簡之共事也有好幾年了,加上相爺之前的名聲,觀客的來說,相爺的所謂奸學是真有東西的。

江鉦很是佩服,也漸漸的瞭解張簡之的心境。

相爺自己是想開學立說的,做夢都想。

可惜命不好,培養出三個大奸之徒,被人罵了半輩子。

好不容易收了趙維,有了盼頭兒,有了翻身的資本,但是誰也沒想到,趙維給他來了一出教改之變。

之前,江鉦以為張簡之是真的倒向了舊黨,而且他理解為什麼張簡之會這麼做。

說句難聽的,教改破滅的也是他江鉦的家學之想,他要是心眼稍稍小那麼一點點,他也義無反顧的跟著舊黨幹寧王。

可是現在,江鉦傻眼了。

張簡之不是,這個老東西下了好大一盤棋。

只是,太狠了吧?

不是對舊黨狠,而是對他自己太狠了。

人最在意的,就是他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

而張簡之這輩子也反不過來的是什麼?是弟子造成的名聲敗壞,是被人戳著脊樑骨罵奸徒之師。

所以,張簡之最在意的是弟子。相爺對收徒這個事兒,猶如逆鱗。

都說趙維是他的弟子,二人也以師徒之禮處之。可是,趙維是沒給張簡之行過師徒之禮的,這一點滿朝皆知。

即使趙維幾次要求正式拜入張簡之門下,相爺都拒絕了。

他已經不敢收徒了,哪怕是趙維。

由此可見,張簡之現在要收呂洪生為徒,這是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這老傢伙瘋了?”

江鉦都不敢想,一定是瘋了,對自己太狠了,狠的讓人心疼。

....

————————

祥興八年,六月初八。

寧王轉押錦衣衛已經有半月之久,正正經經的吃了半個月的牢飯。

對此,無論民間,還是朝堂,都頗有微詞。

那畢竟是大宋的功勳親王,且尚未削爵,就這麼住底層牢房顯然是說不通的。

可是,呂洪生卻以錦衣衛暫無優待為由,搪塞了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